年初
与芜湖《皖江日报》社长谭明卿和副刊编辑郝耕仁商议,在该报副刊上辟设《皖江新潮》,由郝耕仁主编。主要内容是反对旧道德、文言文,提倡新道德、白话文,并以白话文抨击所谓庙堂文学。对于五四时期芜湖学生爱国运动起了先导作用。
1月
胡适到芜湖五中讲学。李宗邺回忆:“胡适先生声音不高,但逻辑严整,论据充足,娓娓道来,如山间清泉,浸润人心。”
正月廿一日
致胡适信:“去年阴历腊月里我头一天离了芜湖,先生第二天就到了此地,这真叫做‘失之交臂’,实在令我懊恼得很!今天接到你给希平先生的信,蒙你记挂着我,我是很感激的。我回到学校已经好几天了。我和希平先生在此对于学生处处眼光都注在‘平民的生活’上,极力反对官僚主义,目的一般人,但都对于学生时常的谈及政治,因为‘政治’这种学理在现代国家社会里面,我们一般人万不能不研究他;更万不能不教学生晓得国家社会的起源和组织的成分,以及我们人类对于国家社会民族何等地位。所以先生的‘二十年不谈政治’的话,我和希平先生皆未敢绝对赞同;因为现在中国闹得乱七八糟,是杜甫所说‘白狐跳梁黄狐立’的时候。政治若想它有之望,还全仗着我们以教育做生活的人常常对着一般青年谈谈,才有打破军阀政治官僚政治的之一日。所以我和希平先生极端赞成先生二十年不人政界,却希望先生永远做一个政治学者、哲学者,时常发表政治的谈话,做一般青年的指导。”
阴厉二月二日
“芜湖街上玩灯,街上的人拥挤得利害。我打人空中冲到义务学校,哪晓得大门紧闭,外边站了十来个学生,都候着开门。其中有一个,便是泥水匠。他对于我非常殷情,很晓得求知识是要紧的事,并且很感激我们教育他们的意想,我临走时,他把我送得多远!像这种天真烂漫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3月6日
共产国际(第三国际)成立于莫斯科。
4月5日
《每周评论》刊载《共产党宣言》节译。
5月1日
美国哲学家杜威抵上海,胡适等迎接。
△《新青年》杂志马克思专号出版。
5月4日
北京大学等13校学生3000余人举行示威运动。
5月5日
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由电报传到芜湖《皖江日报》社。郝耕仁立即托社长谭明卿之子、省立五中学生谭邦杰将这份电报送给高语罕。高语罕立刻喊起还在睡梦中的学生:“要响应北京运动,光一个学校不行,今天你们到各校联系。”教员方面由语罕本人亲自联系。学生方面,由胡澍到圣雅阁,蒋侠僧(光慈)到萃文找翟宗文、翟光炽,胡涣到二农找王持华、何其巩,赵宗汉找二女师方金銮、秦冀平,另外还找了二农的尹宽、芜关中学的陈原道等。
5月6日
芜湖学生联合会在芜湖西门詹家巷召开,教师方面有五中余小宋,二农吴觉农、王肖山、吴遁生,二女师姚慎思等。学生有胡澍、胡灏、王稼祥、翟宗文等。开会时,先宣读电报、消息,提出响应,决定成立学生联合会和教职工联合会,由何其巩任学联会会长,蒋侠僧、李宗邺任副会长。同时,决定在5月7日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国耻日举行大示威。高语罕当场起草宣言,几千字的宣言不到二十分钟一挥而就。二女师学监姚慎思反对学生运动,他说身为女校学监,女子与男生在一起开会、游行,有违男女授受不亲之古训。话音刚落,语罕猛地站了起来,捋了捋袖子,用拳头击桌,模仿他的腔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男生爱国,女生也是国民,也应该爱国,为什么男女不能同时示威游行?若说男女不能在一起,请问姚先生,你是男是女,你年纪也不大,胡子也不太长,你为什么和女生天天在一起,岂不要避嫌!请姚先生慎思、慎思、再慎思!”语罕说完,男女生均鼓掌:“请姚学监慎思、慎思、再慎思!”在一片掌声与笑声中,姚慎思灰溜溜地离开会场。当天晚上,省立五中、二农、二女师、萃文中学、圣雅阁中学、芜关中学全体学生联名发出三个通电,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力争青岛。
△芜湖各界人民召开大会和示威游行,通电北京政府和巴黎和会代表,反对日本强夺我青岛及山东领土。
5月7日
各省国民大会,反对将青岛让于日本。
△芜湖各校学生在全省率先走上街头,为声援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并用发表演讲、散发传单、组织检查日货队等多种形式发动广大民众参与斗争。
5月9日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辞职赴津。
5月10日
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省立第五中学、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萃文中学、圣雅阁中学、芜关中学全体学生联名发出三个通电,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力争青岛。
△芜湖召开了反日爱国大会,举行了游行示威,会上并发出“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号召。
5月13日
杜威在上海讲实用主义。高语罕赶去听课,并提问题。“记得杜威第一次到中国来的时候,适值五四运动和全国革命民众反对北洋政府的**,他在南京东南大学讲演,我也从家乡赶去听讲,以友人之介,和他谈了一次话,我问他对于中国学生运动及中国政治现状作何感想;他婉辞谢绝,不予表示意见。这并不是他到中国做客有点客气,实在这是实验主义者的根本态度;他们对于任何政治,都承认其有存在的权利,他们只求在现成的政治状况之下,实施他们所谓民主主义的教育。因为他们不要根本改造,只求就地改良。那么我们的结论就是:实验主义(即杜威的教育哲学)的教育,是改良的教育,而唯物史观的教育是革命的教育;相去天壤,岂能苟同?”
5月16日
《皖江日报》、《工商日报》停登日商广告、船期、商情。
5月17日
芜湖各界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抵制日货及提倡国货办法。
5月18日
芜湖革命风潮日盛一日,抵制日货的运动迅速发展。抵制日货在芜湖最得力的是商业夜校的学生,他们分散在各店,知道哪个商店进日货、卖日货,一有消息就报告语罕,语罕再告诉学联。学生晚上就出动二三百人的检查团,查出日货就送到十三道门烧掉。
5月19日
芜湖群众冲击日商药房。芜湖学生痛打商会会长汤善福,迫使他签字承应查封和不售日货。
5月下旬
安徽督军倪嗣冲、省长吕调元先后发布紧急命令和布告,开始镇压学生,扬言要“依法逮惩”,“决不姑宽”。
5月29日
安徽督军倪嗣冲下令解散罢课各学校。
6月3日
芜湖学生联合会发表宣言,痛斥北京政府媚日卖国,庇护国贼,迫害爱国学生。
6月8日
芜湖工人、学生、商民实行罢工、罢课、罢市。
6月11日
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在北京大世界散发传单被捕。拘留83天获释后赴上海。
6月
安徽**雨兼旬,芜湖等十五县均遭水淹,至8月,水尚未退。
6月
被五中校长潘光祖婉言解职。皖南镇守使马联甲的参谋长储耕野是日本士官生,在日本时与高语罕、刘希平认识,赞成爱国运动。马联甲欲对高语罕及学生采取行动,储耕野规劝、阻止。芜湖官方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突然宣布学校提前放假,并逼迫五中将高语罕辞退。
6月
刘希平和五中学生在长江边为高语罕送行。刘希平说:“国事纠纷,来日大难,前途安危,未可预料。今日小别,望诸君努力振作,不忘语罕先生几年之教导。”高语罕垂泪而别:“刘先生的夸奖实不敢当,今天承各位同学设宴饯别,别的话不说了,仅以死友韩蓍伯(衍)先生的话相赠:我之道德完备,天地鬼神,皆来听命。道德苟有一丝一毫之可议,魑魅魍魉,于我皆有发言权。时事不艰难,人人皆善思而善处之也,安用吾辈为?时事之愈厉愈难,所以试吾手腕愈伸愈大。自种之花,看之愈媚,自造之河山,事护之愈惨淡。”
7月20日
胡适在《每周评论》发表《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秋天
被安徽省立第二农业学校聘为教师。发动尹宽、李慰农、季苏等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从上海大资本家霍守华以及曾任皖省都督的孙毓筠那里募捐,作为发动赴欧勤工俭学活动的经济来源。
10月10日
中华革命党正式改名为中国国民党。
初冬
安庆《国民日报》副刊编辑李克农乘船回到芜湖,高语罕、蒋光慈、阿英等在江岸沙滩迎接。
11月
尹宽等人从上海出发,同蔡和森、向警予等人乘船到法国。
年底
反对二农校长吴光祖巴结倪嗣冲亲戚,领导学生发起学潮。吴光祖开除了何其巩、马寅寿、胡浩川等学生骨干,逼迫高语罕离校。
冬
恽代英应刘希平和芜湖学联的邀请来芜湖作题为《青年运动道路问题》的报告会。
12月24日
胡适陪同杜威到济南演讲,直到1920年1月5日才回到北京。
12月29日
致胡适信。“新文化的运动,总算很快,芜湖青年也多少受点影响。我们饮水思源,不能不归功于先生和独秀。所以从北京来的朋友,我必须要问问他们:适之怎样?独秀怎样?这并不是个人友谊的原故,因为你俩一举一动,皆与青年前途(文化运动青年改造)有极大的关系。前天有一个北大的学生来说:‘独秀此次出狱以后,越发长进;而适之先生近来大嫖起来了!’言下很有替我们青年前途担忧的意思。我因为虽读过先生好些著作,通过信,同朋友谈论过你,却未曾见过面,不敢妄加批评,但我的忧虑也同这个北大学生一样。北风多厉,祈望珍重!”
是年
自12月到次年1月底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