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元年(1912)二十六岁(1 / 1)

高语罕年谱 王军 582 字 4个月前

1月1日

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2月9日

倪嗣冲派代表到正阳关,商定停战办法,皖北地区罢兵休战。

2月12日

清帝溥仪退位。

2月15日

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2月28日

韩衍与陈独秀、易白沙、高语罕创办《安徽船》日报,对开八版,是一张具有全国影响的民主激进报纸。社址在安庆近郊的怀宁驿口。创刊号上,发表了韩衍为庆贺创刊而作的一首诗:“怀宁驿口浪滔滔,万马声中第一篙。寄语诸君须坐稳,前途月黑正风高。”

3月

袁世凯当大总统后,韩衍愤而疾呼:“中山一去中原黑,快组虚无一党行。”自编《青年军讲义》,创办机关刊物《血报》、《青年军报》,号召反袁,准备北伐。在为青年军设计的军旗上,缀以“人”字,以示奉人道而行。立誓:倘袁氏夺位,即使“三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都承认,我孤云一个人也不承认。”后来把《韩衍子》书名改为《孤云冷语》(即《青年军讲义》),油印数百本,散发给青年军官兵。

△韩衍屡遭当时的皖军总司令柏文蔚电报颉质,要他听从指挥,不可妄动。韩却反唇相讥,还把来往电文公布于众,又印成小册子,名之《五日交涉记》,广为散发,致使矛盾加剧,而杀身之祸即隐伏于此矣。

4月17日

赴督署议事毕,晚回家行至同安岭街道名时,背后突遭歹徒连刺数刀,当即倒卧在血泊之中。高语罕与王萧山冒险予以收殓,葬于安庆城北门大龙山中。

4月

《安徽船》报同人痛感悲愤,陈独秀执笔作《呈报韩君事迹并请旌恤文》:“韩君以乞丐生涯,尽国民义务……其停辛伫苦,牺牲国事之劳,实不在熊成基、范传甲诸烈士之下。”

高语罕揆文:“先生被刺于安庆同安岭时,家徒四壁,缸中只余糙米三升,然而先生含笑入地,言不及私!此皆我所亲见,不能不为世人及全国有血气青年垂涕而道之者也!”

△请了一笔官费,经青岛去日本留学。“此时的目的一方面要研究政治,预备回国后在政治舞台上算一脚;一方面相信政治是救国的唯一的方法。”

△与朱子良等同赴青岛,寓连升栈。后迁移若野町。

△孙毓筠称病辞职,不久赴京充任袁世凯总统府的高等顾问。

4月27日

中华民国政府任命柏文蔚署安徽都督(代孙毓筠)。

5月3日

安徽都督柏文蔚就职,陈独秀任秘书长。

6月17日

柏文蔚解散青年军,焚毁人字旗。

8月25日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是年

在日本读书。“一天,在中国青年会同一个外国牧师谈到中国的《圣经》翻译事业,他感慨地说:‘还早着呢!真正翻译中国《圣经》的还没出世,或已出世,正在成长中。’言外之意,中国还没有完好的《圣经》译本。”

是年

在东京“高田村”享受住“贷家”生活的愉快。“只是只身作客异乡,生活上未免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