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果
我能知道自己正处烦恼之中。
我知道怎么摆脱烦恼的情绪。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教学准备
教学场地可以是本班教室,也可以是比较宽敞安全可以进行小组教学的地方;将故事“晃动的牙齿”制作成幻灯片,并用于课堂讲授。
用一个纸盒制作一个“烦恼箱”,放置在教室的一角。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本节课是“喜欢我自己”专题的第三节课,是核心专题。本专题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感到烦恼时的情绪反应,并掌握帮助自己和别人消除烦恼的方法。
(三)教学组织方式
热身活动:给你的心情打分。
主题导航:我的烦恼。
探究与体验:角色扮演,体验烦恼的情绪反应。
总结与反思:能够告诉别人你的烦恼,能找到帮助别人消除烦恼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给你的心情打分(5分钟)
教师对学生进行拇指手势表达的简短训练:同学们举起一只手,如果心情很好,向上竖立大拇指;如果心情一般,大拇指保持横向直立;如果心情很差,很焦虑或者担心,向下竖立大拇指。
让全班同学用手势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
“大家做得很好,都能明白不同手势的含义。现在能告诉我,你的大拇指为什么向下竖立?”
第一,拇指手势训练时,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表示是否正确。
第二,请一两个同学说一说拇指手势向上竖立、水平竖立、向下竖立所表达的不同心情。
(二)主题导航:我的烦恼(5分钟)
学生将令自己烦恼的事写在小纸条上,放入教室中的“烦恼箱”中。
学生两两一组,与同伴交流自己有烦恼时的身体反应。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烦恼吗?当你有烦恼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请将令自己烦恼的事写在小纸条上,放入放置在教室后面的‘烦恼箱’。”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当我们心理压力大时,我们都会出现烦恼的情绪,并且身体会出现反应,如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出冷汗,紧张,坐立不安等。正常的烦恼情绪能够帮助我们面对突发的事件,但是长期的烦恼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当自己和别人有烦恼时,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有烦恼时的身体反应。
第二,告诉学生正常人的烦恼是人们预期到某种危险或痛苦境遇即将发生时的一种适应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
(三)探究与体验
活动1:阅读故事“晃动的牙齿”(15分钟)
教师讲述故事——“晃动的牙齿”(故事内容见见主题资源)。学生听故事。请学生想一些词语来描述晶晶的感受。例如,学生扮演成晶晶,并像晶晶一样忧心忡忡地坐在**(或椅子上)。
请学生两两一组,思考如何帮助晶晶消除烦恼。
请一个学生扮成晶晶,学生轮流给晶晶出主意。她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达这些主意对她是否有帮助。
“故事讲完了。请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帮助晶晶从烦恼中恢复过来。你认为,这些办法有用吗?”
“下面,我想邀请一个同学扮演晶晶。请大家轮流给晶晶出主意。晶晶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回答这些办法是否对你有帮助。”
活动2:说出我的烦恼(10分钟)
请学生在“烦恼箱”中随意拿出一个纸条,念出来,请大家轮流给这个同学出主意。
“如果晶晶同学来到我们学校,那么她可能会烦恼什么呢?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下面我们将打开‘烦恼箱’,请大家想想办法解决同学们遇到的烦恼。”
第一,教师随机抽取,或学生自己抽取“烦恼箱”中的纸条。
第二,讨论解决办法时,可以以抽出的纸条为引,学生两两讨论,分享他们的解决办法,并交流他们想到的烦心事。
(四)总结与反思:摆脱烦恼情绪(5分钟)
在学生充分分享自己曾有过的烦心事和消除烦恼方法的基础上,请学生想象能使自己放松的事情。让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愿意的话,把这些想法写到白板或者挂图上。
第一,在白板上或者一张纸上将办法总结出来,如告诉别人你的烦恼、做些和你烦恼无关的事、想想能让你放松的事。
第二,请一两个学生跟大家分享他们的想法。
“同学们,烦恼我们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境。例如,快考试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时,通常会抓紧时间复习应考,积极去做能减轻烦恼的事情。正常人的烦恼是人们预期到某种危险或痛苦境遇即将发生时的一种适应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当烦恼持续时间过长时,它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因此我们在产生焦虑的情况下要积极想办法消除焦虑,调整情绪,使自己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中。
“当我们看到周围的同学处于烦恼的情绪中时,我们也要积极地想办法,帮助他们从这样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主题资源
晃动的牙齿
明天是晶晶的生日,她马上就6岁了。她躺在**,想睡觉但是兴奋得睡不着。晶晶在**翻来覆去,突然她觉得她的一颗门牙有些不对劲。她卷起舌头舔了一下,牙齿动了。
她喊妈妈,“我的牙齿松了”。妈妈吻了一下她的额头,笑了,“你的牙齿要掉了。你已经长大了!现在睡吧。”
晶晶还是睡不着,现在她不再想她的生日了。她正在想妈妈说的话,想她的牙齿。她喜欢她的牙齿,她要用牙齿吃东西。
她开始想:“如果我牙齿掉了怎么办?我没办法吃饭了。我得像婴儿一样把东西捣碎了。”
“要是牙齿碎成两半怎么办?”这是个让人恐惧的念头,于是她试图想别的,如明天的生日。晶晶越想越担心。
她在想:
“如果我的胳膊松了然后掉下来,那么我就没法骑自行车了。
“当我做数学题的时候,如果眼球出了问题然后掉出来,那么我就看不见数字了。
“如果我的头松了,从肩膀上掉下来,那么我就没法做梦了。
“如果我的腿松了,一个接着一个掉下来,那么我就没办法步行到学校了。
“如果我的鼻子松了,然后掉下来,那么我就闻不出食物的味道。”
这些担心对于晶晶来说太沉重,她开始哭泣。爸爸听到她的哭声来到她的房间。他搂住她问,“怎么了,晶晶?”
晶晶吸气,给爸爸看那颗松了的牙齿。
“为什么我的牙齿会动,我是不是要分成两半了?”爸爸听后快要笑出声来,但他克制住自己。他看出晶晶很担心,“别担心,你不会变成两半的。只是说明你长大了。每个人的牙齿都会掉,然后新的、更坚固的牙齿才能长出来……”
他开始说他小时候掉牙的事情。她感觉心里好受多了。“每个人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牙齿都会掉,”她一边想一边闭上眼睛。她蜷在**,很快进入了梦乡。晶晶的爸爸看着熟睡的晶晶,笑了。他把被子拉好,吻了吻女儿的额头。
[改编自英国社会情感学习(SEAL)项目课程教材,原故事出处“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UK, Excellence and Enjoyment: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learning. Good to be me Year 1 and 2, 2005, DfES 1355-2005 G, pag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