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果
我能设置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
我知道奇迹学习者应该具备的特征。
我知道我作为学习者的优点和缺点。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
课前确定足够宽敞安全的场地;准备制作记忆卡片、剪刀、手工剪纸和彩色笔。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讨论清楚“奇迹学习者”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以成为更好的学习者,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这节课会涉及“目标”这一概念,教师要在过程中加强引导。
(三)教学组织方式概览
热身活动:小猴子捞月亮。
主题导航:什么是目标。
探究与体验:奇迹学习者的目标;奇迹学习者的特征。
总结与反思:我要成为真正的奇迹学习者。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小猴子捞月亮(5分钟)
一组学生(大约6人)手拉手围成一圈成为“水井”,选一个学生进圈做“小月亮”,另选其他两个学生做“小猴子”。
活动开始后,“小猴子”要伸手抓井里面的“小月亮”,“小月亮”要努力不被“小猴子”抓到,“小月亮”的活动范围就是圆圈内。被抓住的“小月亮”要表演节目,然后另选一个新的“小月亮”出来继续玩。大家讨论“小月亮”如何才不被抓住。
“‘小月亮’和‘小猴子’都很棒,因为你们分别在为了‘不被抓住’和‘抓住’而努力。有时候想法的实现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小月亮’要想不被抓住,还与其他学生组成的‘水井’的功劳密不可分。所以,没被抓住的‘小月亮’,要感谢扮演“水井”的学生的帮助和配合。”
第一,提醒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和、友善地对待他人。
第二,鼓励被抓住的“小月亮”或者没抓住“小月亮”的“小猴子”不要气馁,可以总结经验,争取在下一次的活动中表现更好。
(二)主题导航:什么是目标(5分钟)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目标”一词的含义,并在全班交流“达成共识”的定义。
“目标就是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想要获取什么呢?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有一个方法,就是想一想我们的梦想——哪些是我们特别希望发生的事情。”
如果学生在讨论“目标”一词的含义时表现出茫然,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些他们能想到的词语,如“决心”“想法”等。
(三)探究与体验
活动1:奇迹学习者的目标(8分钟)
和学生一起浏览全天的课程表,向他们解释他们将要做的事情。让学生思考,他们作为奇迹学习者的目标是什么,然后两人一组进行交流,互相指出对方的目标是否切合实际。
“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你昨天晚上睡着了的时候,仙女来到你的床边,挥一挥她那神奇的魔杖,一个奇迹发生了。你今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你变成了一个‘奇迹学习者’。那么作为奇迹学习者,你的目标是什么呢?”
第一,提醒学生在相互交流时尊重对方,要学会聆听他人对你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告诉学生,若伙伴无法判定你的目标是否实际时,可以请求老师的帮助。
活动2:奇迹学习者的特征(17分钟)
以班为单位,让大家列举出自己认为的奇迹学习者应该具备的特征。
学生可以自己做一些东西来帮助他们记住如何做一个更好的奇迹学习者。这些东西可以是一张放在书桌上的记忆卡片或是贴在墙壁上的海报,甚至可以是一首诗或一首歌曲。
“同学们,奇迹学习者总是能够达成自己的目标,因为奇迹学习者有许多美好的特征。让我们一起想想,奇迹学习者的特征到底有哪些?”
根据时间,可以按照下述活动建议,强调“奇迹学习者”具备的两三个典型特征,包括快速做好学习的准备、抵抗分心、独立自主等。
快速做好学习的准备:让学生想出一些能够帮助他们做好学习准备的事物。他们可以自己组成一个小组,设置一个小组目标,监督每个人进入学习状态的速度。还可以使用计时器来帮助计时。
抵抗分心: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你可以邀请一个学生通过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来示范良好的学习行为是什么样的,如练习书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使用合理范围内的各种方式去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学习者需要自始至终保持学习。
示范结束后,可以请学习者向大家介绍自己使用了哪些策略来抵抗分心、保持自己的注意力集中。
然后,换一个学生作为学习者,继续这一活动。
独立自主:让学生列举出当他们在完成一件任务时,遇到困难了会怎么做。
和一个朋友或者学习伙伴说这件事;
请求教师把该任务用不同的方式再解释一遍;
利用教室里的一些资源来帮助自己,如词典;
回想上一次遇到类似状况时,自己是怎么做的。
学生可以利用他们提出的想法制作一些关于“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的海报或卡片放在书桌上来提醒自己。
(四)总结与反思:我要成为真正的奇迹学习者(5分钟)
在学生充分讨论奇迹学习者的特征后,请学生总结归纳大家的观点。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在这些特征上的表现。
“同学们,你们刚才讨论得非常全面,准确地谈到奇迹学习者的很多特征,如能快速地做好学习的准备、注意力集中、独立自主等。更让老师为你们开心的是,你们能够根据这些特征查找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老师相信,你们会不断进步,你们也要相信自己会成为真正的奇迹学习者。”
第一,在学生总结归纳时,教师可以板书记录。
第二,在学生分享时,教师可以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理解如何当众表达和交流。
·轮流/等待轮到自己;
·互相尊重,对别人的发言有异议时使用礼貌用语;
·学会倾听,不重复别人已经提过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