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 面对改变(1 / 1)

学习成果

我知道同学们对上中学有复杂的情感。

我知道当面对改变时谨慎和不适是正常的,能够解释原因。

我知道升入中学后会有改变,但也有不改变的事情。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

教师提前一天准备一个盒子,让每个同学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担忧(不用署名),放进盒子里。

教师在课前确定足够宽敞安全的场地,准备好展示相关问题和图片的幻灯片,每组准备1张A4纸。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这节课是六年级“迎接新变化”专题中的第一课,是核心课程。本节课的主题是让学生理解面对升入中学,每个人在期待和兴奋的同时,也会有不适感,如焦虑、紧张、恐惧。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与分析自己的感受,并说明这些不适感都是正常的,而且知道这样的不适感会触发自己的行为(本专题的第二课的学习内容)。

本课的一个知识点是让学生理解面对改变的不适感的产生原因。教师在课前熟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在课上向学生举例说明不同层次的需要各自指的是什么。

(三)教学组织方式概览

热身活动:担忧盒子。

主题导航:升入中学的担忧。

探究与体验:与改变有关的情绪变化,情感变化的原因,需要的满足和威胁。

总结与反思:不改变的事情。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担忧盒子(10分钟)

(课前)教师准备一个盒子,每个同学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担忧(不用署名),放进“担忧盒子”里。

(课上)教师打开“担忧盒子”,请一名同学随机抽取一张并念出来,大家一起帮他/她想办法排解担忧。

“今天游戏的名字叫‘担忧盒子’,上周(昨天)我们写下了自己的担忧。下面老师要打开我们的担忧盒子。请一名同学随机抽取一个担忧,我们大家一起帮他想办法排解担忧。”

1.担忧要提前一天或课前让同学们写好放进“担忧盒子”里。

2.纸条上不写名字,保证大家不知道是谁写的,让学生放心。

3.教师可以选择3~5名同学,解决3~5个担忧,其中最好有关于“上中学”的担忧。

4.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在这一环节无法念完所有同学的担忧。建议教师保留“担忧盒子”,可以事先分类,或利用其他时间重复这一活动,尽可能地涉及所有同学的担忧。

(二)主题导航:升入中学的担忧(3分钟)

“从刚才同学们的担忧中,老师听到了,有的同学担心自己的成绩不好,担心自己和好朋友关系不好,还有的同学担心就要升入中学了。对于我们每个同学来说,升入中学都是很大的改变。这一改变很值得期待,但也意味着有某种失去。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面对改变我们会有哪些感受。”

如果在热身活动中,学生并没有提到毕业、升入中学等担忧,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小结学生的担忧,并引出也许有的同学会担忧即将升入中学。

(三)探究与体验

活动1:与改变有关的情绪变化(10分钟)

学生两两一组,讨论面对上中学这一改变,自己会有哪些情绪上的变化。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关于感受的词汇提示学生。例如:

紧张、恐惧、害怕、焦虑、担忧、不安、颤抖、不开心、茫然、自惭形秽、孤单、孤独、厌倦、失望、困惑、生气、易怒、开心、兴奋、期待、感激、温暖、安全感、归属感、友好。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上中学是很大的改变。下面请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即将升入中学,你有哪些感受?”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走动观察学生讨论的情况,必要的情况下,出示一些词汇提示学生,引导学生主要关注与感受、情绪有关的内容。

活动2:情感变化的原因(5分钟)

“面对升入初中,同学们说出的这些感受都是合理正常的反应。几乎所有的同学在六年级毕业之际,都会在兴奋之余感到焦虑、紧张和恐惧。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恐惧感和不适感呢?因为我们人类天生面对改变就很谨慎,改变会威胁我们的基本需要,这是人类的生存本能。”(教师出示人类需要层次结构,或者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逐层写明各项需要,一边画一边向学生解释各个层次的需要。)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位于最底部,能够发挥我们最大潜力的需要在最顶部。我们只有在满足了底部的需要之后,才有可能实现顶部的需要。

“任何会威胁我们满足这些需要的事物,都会让我们情感不适。大自然就是这样运作的,所以,我们面对不熟悉的人和环境时,就会格外谨慎。这些不适感对我们也是很有意义的,往往能够触发我们的行动。例如,饿了就要吃饭,这些不适的情感会让我们采取行动来改变眼前的情形。”(需要层次图参见主题资源。)

活动3:需要的满足和威胁(10分钟)

学生思考在现在的学校里,自己的各类需要是如何被满足的?学生将来升入中学,会威胁到自己哪些需要的满足。

思考后,全班一起讨论,分享观点。

“同学们,请大家讨论在现在的学校里,自己的各类需要是如何被满足的,升入中学,会威胁到哪些需要的满足。讨论后,请把你们的答案写下来。”

(讨论结果示例)

1.教师让学生讨论:现在的学校满足了自己的哪些需要,升学会威胁到哪些需要的满足?

2.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他们的不适情感。

3.教师提醒学生前几年学过归属感的重要性,归属感是一种重要的情感需要。

(四)总结与反思:不改变的事情(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了面对即将升入中学,我们会有哪些感受。同学们在兴奋和期待之余,说到自己的焦虑、紧张,还有恐惧。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明白了这些不适感都是正常的,这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的需要受到了威胁。通过大家的讨论和分享,我们看到升入中学后,自己某些需要的满足会受到威胁。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还有一些需要的满足并不会受到威胁。即使毕业了,有些事情也将保持不变,为我们提供着支持。例如,自己的家人不变,在小学结交的朋友在中学仍能保持联系。”

主题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