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 我的成长(1 / 1)

·学习成果

我知道人们都会经历改变,改变是正常的。

我能说出自己的生活中发生的改变。

我知道当生活中发生改变时我的感受。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

课前教师确定足够宽敞安全的场地,让同学们围成一个圆圈坐;学生准备好从小到大的照片;准备好气球和一个小软球。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这节课是二年级“迎接新变化”中的第三课,是扩展内容。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人们都会经历改变,改变是正常的,而且可以说出当自己的生活中发生改变时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组织方式概览

热身活动:圆圈游戏。

主题导航:面对改变。

探究与体验:玩偶。

总结与反思:我的成长。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圆圈游戏(5分钟)

学生围坐成一个圆圈。

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学号,大家蹲在地上,第一个同学站起后要呼喊下一个同学的学号,听到自己学号的同学要迅速站起来,第一个同学要迅速蹲下,依次往下,没有及时站起来的同学把自己最开心的样子表演给大家看。

“我们今天要做的游戏叫‘圆圈游戏’,请同学们蹲在地上,老师喊第一个同学的学号,第一个同学站起来后要喊下一个同学的学号,听到自己学号的同学要迅速站起来,第一个同学要迅速蹲下,依次往下,没有及时站起来的同学要把自己最开心的样子表演给大家看。

“游戏结束后,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二)主题导航:面对改变(15分钟)

小组站在一个由绳子或坐垫围成的小圈里。有一个人(可以是学生志愿者)站在圈外,扮演学生所认识的友好的或令人惧怕的角色,一般选择特点突出的角色(例如,警察、妈妈、爸爸、欺凌人的小孩、吠叫的狗)。站在圈外的人把被喊的角色扮演出来;其他学生决定是要逃向安全的地方——圆圈的中央(逃跑),还是要面对这个角色(对抗),或者是友好地迎向他(迎向)。

“同学们,请一名同学站在圈外,扮演友好的或令人惧怕的角色,例如:警察、妈妈、爸爸、欺凌人的小孩、狗、龙。站在圈外的人把被喊的角色扮演出来;其他学生决定是要逃向安全的地方——圆圈的中央(逃跑),还是要面对这个角色(对抗),或者是友好地迎向他(迎向)。”

这个活动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学生来探索对于威胁所应当做出的适当反应,以及初步面对改变的情感处理方法。

(三)探究与体验

活动:玩偶(15分钟)

教师把玩偶放在大腿上,对学生说玩偶需要他们的帮助,玩偶想要先给他们讲一个故事。“玩偶喜欢靠着自己的朋友坐,而且总是坐在同一张课桌旁。有一天,老师对玩偶说她要换课桌。玩偶和其他同学坐在一起的时候,仍然想去看自己原来的同桌。”教师问学生:“你认为玩偶有什么感受?”然后学生表达一下心情。

教师鼓励学生谈一谈这种感觉是什么样的。教师需要先做个示范,例如:“玩偶眼里有热热的眼泪,她感到肚子不舒服,心也沉沉的。”

学生给出一些解释之后,教师假装问玩偶,是否和学生有一样的感受。学生要注意玩偶可能同时有好几种感受。

教师再问学生:“你认为玩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同学们,玩偶喜欢靠着自己的朋友坐,而且总是坐在同一张课桌旁。有一天,老师对玩偶说她要换课桌。玩偶和其他同学坐在一起的时候,仍然想去看自己原来的同桌。

“你认为玩偶有什么感受?

“你认为玩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四)总结与反思:我的成长(5分钟)

教师给学生一两分钟和自己的伙伴讨论,再与玩偶“核对”一下同学的答案和她想的是否一致。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可以有一上午或一下午的时间不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而是坐在教室的另一个座位上。他们下课后仍然可以和以前的同桌聊天和学习。

“同学们,两人一组讨论一下:同学的答案和玩偶想的是否一致。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与玩偶交流,可能会感受到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可能的改变,改变是正常的。当我们的生活中发生改变时,我们可能会有各种感受,要学会表达出我们的感受,也要理解别人面对改变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