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 受欺负的感受(1 / 1)

·学习成果

我能告诉你什么是欺负。

我能体会受欺负者的感受。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

课前教师运用网络或其他路径充分收集热身活动所需的图片、声像素材;准备好学生合作探究所需的大白纸与彩色笔。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教师认识本节课在二年级社会情感学习中的概念性奠基和特征性辨识作用;了解本节课是“向欺凌说‘不’”学习专题中的二年级第一课,是本专题各教学内容的重要导入;理解针对同一专题在一、二年级应设计不同的教学难度与教学重点。

(三)教学组织方式概览

热身活动:快乐动物。

主题导航:欺负。

探究与体验:受欺负的感受。

总结与反思:欺负的特征。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快乐动物(5分钟)

教师收集有关小动物欢叫或欢快情景的图片、声像资料,课前为学生播放3分钟视频。

“同学们,你希望自己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幸福的、快乐的。)快乐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今天,我们先来分享一下可爱的小动物的快乐吧!”

(二)主题导航:欺负(5分钟)

“生活在快乐中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生活中也常常会发生一些令人不快乐的事情,比如说……(请学生列举出来。)生活中还有一种令人们不快乐的事情,这就是‘欺负’。”

(三)探究与体验

活动:受欺负的感受(25分钟)

“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哪些有关欺负的事情呢?我们可以在组内进行讨论并按以下三个独立的标题记录想法,例如,‘关于欺负’‘欺负的案例’‘欺负让人感受如何’;最后,让我们在组内共同归纳出欺负所具有的特征。”

有可能学生不能准确找出欺负的案例,教师可以补充以下两个例子进行欺负的行为辨别。

·小明和小亮经常取笑小林,把他的衣服扯下来扔在地上。

·小斌和小正是同桌,小斌经常在小正的作业本上乱画;有一次,小正很生气,将小斌的文具盒扔在地上,小斌就打了小正。

(四)总结与反思:欺负的特征(5分钟)

“欺负是很严重的事,它意味着一个人故意使用其力量而让他人感到难过;欺负不是单方面的争吵或者与人打架,也不是当你生气时对别人不好;欺负是持续一段时间的行为,是故意的;会使受欺负的人感到痛苦并伤心。

“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标准来判断欺负:

1.它是故意的。它不是突然、无意地伤害别人,而是有意的、基于一定目的的行为。

2.它是不公平的。欺负者依靠他们的强大力量享受欺负带来的快乐,而被欺负的人却遭受不公平的痛苦。

3.它不是偶然发生的。它经常是重复的行为,我们可以用相关的字词表达,如‘每天’‘一次又一次’‘一直’等。

“同学们,下课后,你们可以查查字典,或者与你们的家长聊一聊,什么是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