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人信奉的是多神教,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两者兼而有之。“脆弱而劳苦的世人,牢记自己的脆弱,就将这些神分成各个组,以便一部分一部分地崇拜他最为需要的每个神。”[1]
罗马人所奉祀的男女众神,各司其职,名号极其复杂、繁多。希腊诗人赫西奥德认为:宽广的土地上有3万神灵。[2]早期罗马的神灵应该更多,对此罗马学者佩德罗尼乌斯讲得很清楚。他说:“我们的神灵如此之多,以致我们在街上碰见神比碰到人还要容易。”[3]在罗马人的概念中,每一种物体和每一种现象都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神;每一个人和每一个过程都有自己的保护神。一个人从他降生时起,在不同的时期就处于不同的神的保护之下。罗马人从来不把个人的一生托付给一位神,就是对土地的关怀也是如此。他们将农田交由鲁西娜(Rucina)女神掌管,将山岭委托给尤伽提努斯(Iugatinus)神,群山交给考拉蒂娜(Collatina)女神。他们感到一位女神赛格提亚(Segetia)不足保佑他们的全部谷物种植,因此只要种子还在地下,他们就期望赛亚(Seia)女神照管;当它长出地面,他们就把它委托给赛格提亚女神;谷物收割储藏时则托佑图蒂利娜(Tutilina)女神。[4]由于早期罗马民族的农牧业特性以及时常出现的战争状况,因此几乎所有当时的神都与农牧业和战争有关。宗教意识来源于生活的痕迹非常明显。
罗马最初的宗教非常简单,既没有复杂的教义,也没有神的图像。只有一些标式代表职能不同的神灵。如马尔斯的标式是长枪,朱庇特表现为山石,而常年不熄的圣火则是维斯塔的象征。罗马人为神祇造像,为时较晚。大约在公元前399年,罗马发生天灾,掌管祭祀的十人团首次在罗马设神位祭神,并在八天内献祭阿波罗(太阳神)、拉托娜和狄安娜(月亮神)、赫拉克勒斯(大力神)、墨库利(通信及商业神)和尼普顿(海神),他们以其所能获取的最华贵的东西为诸神铺设睡椅。当时,全城每家每户敞开大门,一切来客不论相识与否都受欢迎,人们甚至同仇人互致问候,大家停止争吵和诉讼,连囚犯在这些天也被松开锁链。[5]这说明罗马的宗教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罗马时代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罗马对外族宗教持包容态度,在信仰上坚持多元原则。他们几乎将所有神灵都请入罗马,将其供奉在神殿里。在这些神中有维爱的朱诺神、普莱内斯特的朱庇特神、萨姆尼城的维纳斯神等。有一位学者曾这样说过:“罗马习惯将被征服城的宗教带回到本城,对于这些宗教,它有时列入到氏族中,有时列入到城邦的宗教里。”[6]对此,公元2世纪下半叶的罗马作家米努契乌斯·菲里克斯在其所著《屋大维对话录》中有更深刻的分析。他说:“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神灵崇拜仪式——如埃留西尼人拜西瑞斯神;弗里吉亚人拜大母神;埃庇道利人拜埃斯库拉庇乌斯神;卡尔狄亚人拜巴尔神;叙利亚人拜阿斯塔特神;陶利安人拜戴安娜神;高卢人拜墨丘利神——罗马人除了拜自己的神之外,还拜所有的神……刚征服一个城堡,就对这一地区的神灵叩拜起来,无论什么神都拜,甚至设立神龛拜不知名字的神,还拜亡灵。只要是罗马人统治地区的神,他们都接受、都拜。”[7]罗马人敬奉异族之神,但并不把罗马的神强加于人,不强迫异族按罗马人的形式信奉罗马之神。它保留自己的保护神,努力增加异族之神的数目,并使其成为维护罗马社会发展及其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当然,对于罗马人而言,多神崇拜不是没有秩序,宽容外神也不是没有原则。秩序主要体现于罗马的习俗之中。罗马人按照习俗,扮演家长、战士、农民等角色,也按照习俗主持或参与家祭和邦祭。原则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罗马利用自己的传统宗教担当组织和管理社会的重任,维护并巩固公民间的团结,塑造和培育自身的民族精神;同时,罗马又利用吸纳外族宗教的方式,密切罗马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使所有不同的神、仪式、典礼或传统彼此相容,和平相处。这与上古时期世界其他众多地区广泛实行的宗教孤立政策完全不同。它是罗马人留给人类的一大创举,也是罗马人成就地中海霸业的重要因素。
[1] “Fragilis et lab oriosa mortalitas in partes ista digessit,infirmitatis suae memor,ut portionibus coleret quidque quo maxime indigeret.”参见老普林尼:《自然史》,2,5。
[2] 赫西奥德:《工作与时日》,1,250。
[3] Petronius:Satyricon,3,17。参见阎宗临:《欧洲文化史论》,31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圣奥古斯丁:《上帝之城》,4,8。
[5] 李维:《罗马史》,5,13。
[6] Arnobe,Adv.Gentes,3,38.
[7] N.Lewis and M.Reinhold,eds,Roman Civilization:Selected Readings,Vol.2,New York,Harper and Row,Publishers,Inc.1990,p.574。参见普林尼:《自然史》,28,18~19。Macrobius:Saturnales,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