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三镇是典型的割据型藩镇,故其公开地与中央对抗也就显得再平常不过。大历、建中、贞元、元和、长庆各时期,唐朝政府皆与河朔三镇发生过激烈的战争,大多都以唐朝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据《资治通鉴》记载,从广德元年到乾符元年(874)的110余年间,共发生过171起藩镇动乱,河朔三镇就占65起,在以上四类藩镇中居于首位。
在经常反叛的大背景下,有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河朔三镇完全独立于中央而存在。其实并非如此,这些藩镇有时也会遵守唐王朝的一些法令,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独立。例如,唐朝政府实行的科举制度在藩镇同样适用,有不少杰出的人物还从边镇出来考取了功名。而中央对于当地的行政区划的改变等无关大碍的方针一般也都能得到实行。另外,唐朝政府在河朔三镇设置了监军院,各镇在首都长安亦有进奏院,这些机构都是藩镇与唐朝政府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发挥了重大的政治作用。综合于此,我们可以说河朔三镇与中央的关系是游离性与依附性并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