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候,给同学写同学录,在性格栏内填写的都是:内向。而我收到的寄语,大多也是和说我内向有关,要么喜欢我的内向,因为,在喜欢的人眼里,内向的女孩有一种文静的美。当然,更多是的劝我多放开自己,他们说:希望再见你时,你是一个开朗快乐的女孩。
可是,那些同学的希望没有变成现实,离开中学两三年了,我依然内向,依然在人群中没有话说,依然在大家沉默的时候,我更加沉默。
因为我这样的性格,朋友们很少带我去玩。
阿英是我的室友,我和她关系最好。两天前,阿英说,她认识一个朋友,想一起玩玩,还说到时候叫上我。我很少有兴致去参加所谓的朋友一起玩的场合,但那次,也许,是我心情太好,一口应承,而且很期待。
但是,第二天晚上,我从图书馆回来,刚走到寝室门口,便听到阿英在请求大姐一起陪她去见朋友。大姐说:“我明天真的没空啊,你不是经常跟小六子一起吗?让她陪你去好了。”阿英说:“唉,别提她了,跟她在一起,简直就是跟一个哑巴在一起一样。你想啊,明天那个本来就是陌生人见面,不知道说什么,带小六子去,她都不说话的,气氛不是要更尴尬嘛。”“简直跟一个哑巴一样!”就连阿英都这么说我。
在那之前,我只是不喜欢人多的场合,不喜欢和人交往,但是,那次事件之后,我变得害怕和别人在一起,不管是只有我和另外一个人,还是和很多人。
人多的时候,
他们玩得很开心,要么聊得热火朝天,要么争得面红耳赤,但,不管怎么样,大家在一起的气氛既热闹又和谐,只有我,只有我是一个沉默的,像墙角的花瓶一样。最多有人会喊我:“咦,你怎么了?怎么不说话?是不舒服吗?”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呢,这份尴尬更不用提了。
除非对方是个滔滔不绝的话匣子。所以,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很容易陷入谈话的中断期,他无话,我更无话。如果是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大家不说话也不觉得尴尬还好,但是能跟我达成这种默契程度的好朋友,基本上来说没有。所以,我害怕和所谓的朋友在一起。当话题一中断,我都不知道该怎样找话题跟别人聊,打破这该死的令人尴尬的沉默。
我讨厌这样的自己。
毕竟人是社会性的,没有朋友的生活不但孤独,而且最容易让思想陷入消极的状态,让心情变得很不好。
最让我担心的是这样的性格,现在不仅仅影响到我交普通朋友,更影响到我的恋爱。没有一个男孩子喜欢跟一个话不多,又不知道找话题聊天的女孩子谈恋爱吧,别说对方的感受了,我自己都觉得跟我这样的人在一起是一件很乏味的事情。
曾经有个男生,前几次见到我,喜欢上了我,据说是喜欢我的文静的感觉,但是,我和他仅仅交往了不到一个星期,他就消失不见了,后来从阿英嘴里得知,男孩子说:“女孩子内向一点,文静一点,是好,但是,太内向了,太文静了,文静得两个人没话说,待在一起也挺难受的。”
我想突破自己,我想改进自己,可是,我又该怎么做呢?
MINA:
不说话比乱说话要好得多。
与其滔滔不绝让别人知道你无知,还不如闭嘴让别人怀疑你无知。
心理医生很少说话,但是病人因此更相信和依赖、感激他——专注的聆听有时候比热烈的讨论更让人印象深刻。
忘记在哪儿看过一个故事——
某个有阅历有钱的人很喜欢邀请别人来自己家做客,他提供好酒好菜,并且语言风趣见识广博,他以为自己会是最好的主人,但是他的客人们很快就会一脸倦容辞行回家。
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一边苦恼一边继续扮演好客主人。
有一次,他嗓子坏了,但客人们如约而止。他沮丧地预视到他们的失望。可是客人们喝掉一瓶又一瓶的酒,谈兴很浓,精神很好。
客人们离开的时候,他忍不住躲在衣帽间偷听他们聊天。他们夸他是个魅力非凡的主人,他们还说非常享受这顿晚餐,他们热爱他。
这夜,有钱人失眠了,他不明白这次宴客成功的原因在哪儿。
他向管家嘟囔:“我几乎什么都没说。”管家笑着回答:“是的,大人,就是因为您几乎什么都没说!”
呵,聆听的力量!
同样是一个平面,人类不爱面对墙壁,却会在镜子面前呆很久——因为他们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
你不爱说话,也看不见听不进他们的开心和痛苦——在你的世界里他们看不到自己也看不到你。
假想一下有人给你热烈的爱情表白:“今夜我不思考人类,我只想你。”
你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脸无表情,心想:“我从来不思考人类,我只思考我自己。”
面壁冷冰又无趣,他们当然要离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