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强有力的金句扔出去,杀伤力堪比核弹,辐射速度和能力超出你的想象。
如何创作金句?说来也不算难,因为所有的金句无非由两样东西组成:一点儿智慧+ 一点儿套路。智慧这一块请恕我无能为力,但阿鱼有千层套路,可以帮你把你的智慧表达出来。
下面,我会给你讲我总结的金句创作套路,每种套路都会提供例句。如果你觉得我的例句不好,没关系,我相信你能用我总结的套路写出更好的金句,我很期待并乐意被“打脸”。
1. 双词打架
生活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
—木心
这句话是木心说的,你读完之后是不是觉得还不错呢?但要把后半句去掉呢?是不是平平无奇了?这句话的亮点就在后半句—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用在一起,这种精妙的冲突一下子就构建出了一种通透的哲学意味。
世界上有很多事物我们没办法给它下定义,比如木心这句话里的“生活”。你能说清楚生活到底是什么吗?你我都不行,因为它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木心用两个互相矛盾的词去解释它,通透感一下子就出来了。没人敢说他说得不对,因为好坏都沾了,至于具体怎么理解,就让读者自行理解去吧。
我们怎么能创作出这样的句子呢?
【无法解释的复杂事物+ 描述词+ 含义相反的描述词】备注:无法解释的复杂事物多半是指成长、生活、爱情、命运、孤独、生命、友谊、奋斗这类抽象事物。描述词包括但不仅限于形容词。
【阿鱼的例子】
(1)恋人之间的相处不就是小心翼翼地张牙舞爪吗?
( 2 )18 岁以后的成长,就是昂首挺胸地不停给人下跪吧?
(3)有些人快乐到极致,总爱兴高采烈地在别人身上建立痛苦。
(4)创作的难度就在于,它总是要求人疯疯癫癫地规规矩矩。
(5)暗恋的味道很奇妙,生吃柠檬,猛灌蜜糖。
2. 小兵在前,大炮在后,营造跨越感我吃得下一个超市,一群牲口,吃得下一群梦想和野心。
—《饥饿是很好的锻炼》
保持身体健康的唯一办法,就是吃点儿你不想吃的,喝点儿你不想喝的,以及做点儿你不愿做的事情。
—[ 美] 马克·吐温
这种金句的点睛之笔仍然在后半句,请注意,我后面讲的金句创作套路中,也是把点睛之笔放在后半句。不是因为我的套路太过于固定,而是只有这样才能惊艳到读者,要先放砖瓦在前,才能衬托出后面的金玉。不信你去找,几乎你能找到所有金句的重点都在后半句。
第一个金句的重点在哪里?其实意思本来很简单—“我吃得下所有的梦想和野心”,可是你这样直白地说出来就普通了。你要在前面放两个小兵,把真正的意识大炮放在最后,把读者炸个措手不及。所以它先说的是“我吃得下一个超市,一群牲口”,这两个现实意象的排列也是有顺序的,一个超市小于一群牲口,而最后的野心和梦想又绝对大于一群牲口,最后放出的意识大炮和前面列举的意象事物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先形成惯性,再来一个大跨越,把句子拉到完全不同的另一个高度。如此,这个句子就会有奇妙的阶层跨越感了。怎么把这些完全不同的事物组合起来呢?需要用一个适合用在你列举的所有事物身上的动词连接,比如这句话里用的动词就是“吃”。
【动词+ 低阶事物1+ 更大的低阶事物2+ 高阶意识】备注:动词务必是适用于你列举的所有事物的动词,不能随便用。
【阿鱼的例子】
(1)我发现现在的教育总是热衷于教我们写汉字、英文、数字,却很少教我们如何写出一个大写的“人”。
(2)多年来,母亲的这张嘴,咽下了解渴的白水,滋补的汤水,自然也咽下了生活灌下的苦水。
(3)8 岁时我追过车,18 岁时我追过人,而我现在28岁了,我想追追梦。
(4)既然我们会花时间整理书桌、整理房间,那为什么不能花点时间来整理心情呢?
3. 大炮在前,小兵在后,营造落差感有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很明显,这个创作方法正好跟上一个相反。如果说上一个创作方法是小兵在前,大炮在后,一下子把句子的意境拉高,形成巧妙的跨越感,这个就是大炮在前,小兵在后,一下就让句子的意境降低到你意想不到的地步,从而形成落差感。这种强烈的落差感会让人有一种做梦掉下悬崖,一下子惊醒的感觉。这种突然清醒会让读者不自觉地思考,当读者开始思考时,会无形中拔高你的句子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我们在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也没有上一个方法的限制了。动词,你随便用,合适就行。
【大格局的意象+ 小格局的意象】备注:“大格局”和“小格局”取决于意象含义,比如“山川湖海”在含义上来说,其格局就比“昼夜、厨房与爱”要大得多。
【阿鱼的例子】
(1)小孩子眼里的光总是很亮,因为他们想的是长大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成年人眼里的光就弱了,因为他们想的是明天要怎么生活。
(2)我还以为获得快乐需要得到成功和金钱,再不济也要有一张赏心悦目的脸蛋儿,结果只需要夏天的一个冰镇西瓜就好了。
(3)经过努力,我熬过了16 年的寒窗苦读,挺过了昼夜颠倒的工作加班,修炼到了上能到讲台高谈阔论,下能在饭桌觥筹交错的地步,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既不健康又不优秀的普通人。
(4)你总说你追求的是诗和远方,可你连阳台上的一盆草都养不活。
(5)我本来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的目标是30 岁前环游世界。不过刚才再看了一遍银行卡余额,现在我的目标是中午吃完饭还能加个热狗。
4. 拟人:以喜衬丧
星星应该哈哈大笑,反正宇宙是个偏僻的好地方。
—[ 苏联] 帕斯捷尔纳克
这是一种拟人的用法,这再明显不过了。重点在于它把本应不带感情的事物赋予了极强的情绪,这种情绪一定是快乐的。
比如,这句话里作者用到的词就是“大笑”,似乎是很极致的快乐,对吧?但后半句马上给了一个反转,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这个事物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强烈而快乐的情绪—反正宇宙是个偏僻的好地方。
就像你跟着所有人一起哈哈大笑,笑得合不拢嘴,突然有人从头顶给你泼了一盆冷水,你瞬间清醒过来,再也笑不出来,但周围的人还是疯狂地笑着。那一刻,你极度清醒又极度孤独。
这样的句子,要义就在这里,就是要给读者泼上这么一盆冷水。
这是不好受的情绪,但许多人都爱这种自虐的感觉,所以他们爱这样的句子。
【事物+ 用拟人营造出极其快乐的情绪+ 回到现实的极其丧气的另类角度诠释】
备注:难点不在于我们找到的事物是什么,也不在于我们到底想营造什么样的情绪,而在于我们如何找到那个能给读者泼下冷水的另类角度。
【阿鱼的例子】
(1)狗尾巴草跟风行侠仗义很多年了,潇洒到你想象不到,当然不是你想不到,是你不会去想。
(2)这罐可乐的气泡很兴奋,都在讨论要先炸掉我的哪个味蕾。我听见了,静置,气泡死光了,我的味蕾安全了,快乐,却死了。
(3)月亮爱跳华尔兹,独舞。
(4)知道泪水为什么是咸的吗?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脑袋里都装了个可爱、粗心的厨娘,她喜欢炖汤,每次泪水溢出来的时候,其实都是她太贪心把汤炖太满了。不过今天她的汤应该不好喝,把一整锅全倒了……5. 拟人:喜不挽悲
与岁月对望,所有人都老了,再没人死于心碎。
—高晓松
没错,又是拟人,不过希望你这次把它牢记在心,因为这种方法会经常用到。前面的方法是以喜衬丧,在人笑的时候给人泼冷水,这个方法就有几分作对的意思了。比如,你本来很悲伤,我让你试着挽救一下,可最终还是挽救不回来。就像电视剧里,你的爱人掉下了悬崖,你抓住了她的手,可还是没能把她救起来。你难受不?难受就对了,我就是奔着让你难受去的,不让你难受你怎么记得住我呢?
【事物+ 拟人化之后产生一个强烈悲伤的现象+ 另一个角度的轻度快乐现象】
备注:难点是你要找到另一个角度。还有一个重点,快乐的现象所带来的情绪强度要小于悲伤现象所带来的情绪强度。
【阿鱼的例子】
(1)我的理想死了,我安全地活着。
(2)青春期的心事湮灭了,青春痘还没走。
(3)连手机都跟我作对,删掉的照片居然自作主张地给我云备份了!但……我确实在删完你的照片的那一刻就后悔了……
6.“最”的答案
其实,这世界上最催泪的情书,是聊天记录。
—网易云音乐《解脱》的热评
这个创作方式其实不怎么需要技巧,需要的是创作者的智慧。在句子最前面先写下一个最xxx 的事物,后半句给出一个跟上半句所提到的事物完全属于不同类别的事物作为答案,这样就会给人一种出其不意又很奇妙的感觉。这个答案并不是那么好找,要与上半句里所提到的事物存在某种关联性,而这种关联性又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到的。比如,这句话里的情书和聊天记录,它们的关联性就在于,都是情侣交流的工具。
【最xx 的事物A+ 答案(与A 属于不同类别的事物B)】备注:事物A 和事物B 虽然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但一定要具备某种一般人难以察觉的关联性。
【阿鱼的例子】
(1)最难跨越的山,是成见。
(2)有时候,最高的蔑视,唯有沉默。
(3)进入职场后才知道,最让人委屈的话不是诬陷,是“都不容易,忍一忍就过去了……”
7.玩字
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
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林语堂
汉字中有很多象形字,就是这个字长得就很像其含义之下所代表的事物。而我们的文学创作就是借“字”发挥。你看,例句中,林语堂把“孤独”两个字拆开来看,加上了自己的解读,他的解读就属于象形的意向。
在玩字这一块,我们有很多种玩法。你可以拆开看,也可以找一个角度看整体,给它一个全新的诠释。比如,你看“成长”这两个字都没有偏旁。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字说成:“成长本就无依无靠,不然你看,‘成长’这两个字连个偏旁都没有。”
再说拆开看,林语堂是把字拆开后描述一种意向,我们也可以。
比如“蠢”字,可以说:“爱情这个东西一个字就可以概括了,两只虫子在春天蠢蠢欲动。”
【选定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字+ 把字拆成多个部分(成为多个字)+ 将拆完的字组合成意象】备注:重点在于你最后描述出来的意象够不够好。玩字其实很考验文学功底,一般人玩不来。如果想精进这方面的能力,建议平时多看看《咬文嚼字》《文心》。
【阿鱼的例子】
(1)“老”字下面是刀,“孝”字下面是子,合称,老来送孝,必送刀子。
(2)终于明白长大是什么了。“人”头上有了刺,就“大”了。
(3)你看“自由”这两个字,就算被条条框框压得那么严实,还是想着冲出去。
(4)“观”是一个浪漫的字,因为它写着“又见”。
8.放洋屁
为什么work 永远做不完?因为它是个不可数名词。
—来源不详
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英文单词,说白了就是用英文抖机灵。这个方法很好用,不过需要你对这门语言十分熟悉。
每次我说这样的句子时,我姐姐总说我在“放洋屁”,所以我就把这种技巧的名字取名为“放洋屁”。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
一般会有3 种方法:
(1)从单词属性等方面来说,比如,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动词、形容词。
(2)把单词拆开,就像拆中文一样。
(3)可以玩单词的谐音梗。
【选定一个英文单词+ 从新的角度抖机灵】备注:每次都说要从新的角度,但正是这个新的角度比较难想。这实在是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多搜集多看,这样以后就有思路了。
【阿鱼的例子】
(1) 男人总是刚开始你叫你honey, 最后推托你hurry。
(2)终于知道family 为什么是family 了,因为father and mot her I love yo u。
9.同一动词,相反用法
这一生,总有一个人,老是跟你过不去,你却很想跟他过下去。
—张小娴
我们用同一个词组合成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词组,再把这两个词组放在同一个句子里关联起来,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创作方法,本身就充满了矛盾。所以,用这种方法创作出来的句子,总会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不过想让两个性格相反的人在一起,也需要我们去创造能够让他们相处的环境。用这个方法创作句子也是同样的道理,想让一组矛盾的词在一句话里融洽相处,我们要先创造一个合适的语境才行,这个语境往往是能够让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关联起来的,至少逻辑上是不违和的。
【选定动词+ 创作一组矛盾词+ 创作能让一组矛盾词兼容的语境】
备注:创作出的语境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前面比较好,不过有些时候,整个语境是融入句子的,就没有必要单独把语境放在前面了。
【阿鱼的例子】
(1)那个总让你分心的人,就是你在未来不想分开的那个人。
(2)最舒适的友情,就是你不说话,我也不必没话找话,永远不会尴尬。
10.同尾词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
—马银文
几个在含义上毫无关联的词语,它们共同之处在于最后一个字总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只要创造合适的语境,把这几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关联起来,一个充满哲学意味的句子就出来了。这个方法很简单,建议你马上试试。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尾词+ 能关联所有词的语境】备注:你可能觉得找到能够关联同尾词的语境很难,其实很简单,一般就是找人生、爱情、友情、成长之类的词套用就可以了。稍微难一点儿的地方在于找到几组不错的同尾词,这跟我所讲的其他方法相比,算是简单的了。另外,告诉你一个很好的办法,你可以去网上直接搜“以xx 结尾的词”,有一个叫“在线汉语词典”的网站,非常好用。
【阿鱼的例子】
(1)爱情允许小脾气,但不允许怨气和意气,更不能有阴阳怪气。
(2)有那么些人,为了名声,忽视民声;听见风声,异口同声;最终,陷入骂声。
(3)别相信任何誓言,刚开始都是掷地有声,结尾多是寂然无声。
(4)想许个心愿,祝愿我的一厢情愿,最终得偿所愿。
(5)不管你有什么优势,把握不住时势,那就别想干过趋势。
(6)讨论增长能力,争论折损智力。
11.同首词
人生有三大美食:美人、美酒、美钞,不过它们目前只存在于我的美梦中。
—阿鱼
和上一个方法差不多,差别就在于刚才的方法用的是尾部一样的词,这次用的是首部一样的词。难度同样在找词里,即使你的文学修养再高,真到用的时候还是会脑袋空空,想半天也想不到几个合适的词语。你同样可以去网上查“以x 字开头的词”,在查到的词中挑几个用就好了。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首词+ 能关联所有词的语境】备注:其实用同首词比用同尾词更简单一点儿,但用的时候,我还是建议至少用3 个以上。
【阿鱼的例子】
(1)别问美人从何而来,懂点儿美学,拥有美貌,有双美手,擅长美颜。
(2)其实修炼气质也不难,一分气节,二分气度,三分气魄,足矣。
12.无法具体表达的情感就列举小事当我拥有你,无论是在百货公司买领带,还是在厨房收拾一尾鱼,我都觉得幸福。
—[ 日] 川端康成
很多感情是无法准确表达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小事传递。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那些稀松平常的小事呢?正是因为那些小事太普通了,普通到每个人都做过,所以别人才能感受到你的感受。所谓的感同身受,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这件事你经历过,我也经历过,所以你跟我说起来,我才会理解你。用普通的小事解释独特的大事所带来的情感,这是一种技巧。
【无法描述感情的大事+1 件以上的日常小事+ 简短的情感描述】
备注:列举的小事一定是那种几乎人人都有过的经历,不然就很难让别人感受到你想传递的东西,尤其要记住,最后的情感描述一定要简短一点儿,形容词不能太多,因为冗余感会打破句子本身的美感。
【阿鱼的例子】
(1)一瞬间长大是什么体验?一个人在暴雨中撑伞前行,风却直接把伞从手里吹走了,落到地上恰好被人踩坏了,于是你把步子放缓,淋雨前行,那一瞬间不得不继续前行的释然无助,就是长大。
(2)在商场选笔的时候总是会仔细评估款式、颜色和价格,真正要用的时候,其实只要能出墨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在真实生活中对梦想的态度。
13.拟人:让宏大的事物做一件小事今天早晨,我坐在窗口,世界像一个过客,在窗口暂停片刻,朝我点点头就走了。
—[ 印度] 泰戈尔
有些心情我们自己也说不清,也不知道它具体是什么样的情绪,甚至不知道它属于悲伤的还是快乐的。如果你有这样的时刻,就可以用这样的创作方式。泰戈尔的这句话就是一种很典型的、反客为主的表达,他说世界像一个过客,朝他点了点头就走了。他表达的真实含义是,每个人都是世界的过客。但如果直接这样说是不是感觉意境一下就没了?所以说,创作金句,智慧和技巧缺一不可,你可以用“每个人都是世界的过客”这样一种顿悟的智慧,但把它表达得很普通,岂不是太可惜了?
【想好你要传递的智慧+ 选取一个宏大的事物把它作为拟人体+ 安排它做一件普通的人会做的事】备注:宏大的事物一般指生活、爱情、幸福、世界、命运、夕阳等。
【阿鱼的例子】
(1)云朵偷喝了我屋顶的酒,今早起来天空一片绯红。
(2)昨日我跟落日告白了,结果他今早没出来,应该是怕热到我吧,真疼人。
(3)本来我是在好好生活、好好工作的,生活突然找我拼命,我挨了一记重拳,现在躺在**。
(4)青春挺过分的,联合自卑和敏感一起欺负我,幸好我赢了,不过留个疤,时不时痒痒的。
(5)今天下午,我在海边的一个露天咖啡厅点了一杯澳洲奶白,我看见我的梦想落魄成了乞儿,他在每个人面前都停留了,除了我。
(6)刚才我在一个招聘市场看到有人在招聘人类生活规划官,排队的人都是劈柴、喂马的莽夫,唯独一个文质彬彬的绅士,面试官却判他不合格。
14.形容词:把心扒给你看
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
—黄永玉
之前我们讲的方法都太委婉了,总是拐弯抹角地说话。然而总是这样,也会腻的,所以这时候,如果你**裸、张扬地直接表达你内心的感受,反而会让读者感到心动。所以现在,忘掉我之前告诉你的那些技巧吧,用最粗犷、直接的形容词,形容你的感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直接的时候就应该特别直接,所以在语气方面也应该是特别直接的表达。一般来说,要使用类似于祈使、命令、肯定的语气,并使用绝对化的词语,比如绝对、任何、只有……【3 或3 个以上的形容词组+ 肯定语气+ 事物】备注:这样的句子,一般积极向上的比较好。
【阿鱼的例子】
(1)请成为永远不羁、永远张狂的火焰。
(2)不要浪费你的任何精力,明确表达你的好恶和喜欢,不用顾忌任何人的心情,我们的承诺有限,精力有限,明确拒绝讨厌鬼,认真答应心上人。
(3)我要的是棋逢对手的爱情和绝对忠诚的真心。
(4)我要所有眼神为我发光,所有掌声为我而响,全世界的鲜花为我绽放。
(5)用绝对性的努力和压倒性的胜利去换取肆无忌惮的快乐和不可抑制的满足。
15.难度极高:人生总结
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小王子》
只有两种人最具有吸引力,一种是无所不知的人,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
—《道林·格雷的画像》
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怀疑一切,青年人什么都懂。
—《道林·格雷的画像》
每个人生来都是君王,但大多数在流亡中死去。
—[ 英] 王尔德
可以看到,这个创作方式没有固定的章法,如果非要找到它们的共通之处,就是它们都用上帝式的真理语气表达。这种语气很好把控,难把控的是我们找不到真理来说。所以在这里,我想跟你分享如何找到那些真理的方法。
①选定一件事,看看不同类别的人做这件事有什么差别,然后根据这种差别总结出规律。
②选定一类人,看看这类人在不同时期分别喜欢干什么事,然后总结规律。
③选定一类人,看看这类人在干不同但相似的事情时有什么区别,然后总结规律。
④选定一类人,看看这类人在不同时刻做同一件事时有什么区别,然后总结规律。
【上帝式的真理语气+ 你发现的规律】备注:动笔之前先想想你找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
【阿鱼的例子】
(1)奇怪,衣架总是在晾衣服的时候才觉得少。
(2)皮肤的变化已经概括了人的一生:刚出生时,皱巴巴;将入土时,皱巴巴。无限循环、周而复始。
(3)能难倒所有聪明人的题,往往出自笨蛋。
(4)朋友中的恋爱专家往往没谈过恋爱。
16.经典名句:质疑
我命由我不由天。
—《悟真·绝句六十四首》
例句里面质疑的就是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里写的:“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以前不知道听谁说过这么一句,“文学就是质疑一切”,我认为正是如此。这样的创作方式很容易让你觉得自己有文化,因为它是一种变相的引经据典,而且你还不会质疑它,没达到一定高度怎么能质疑经典语录呢?
写这种句子的前提是,我们要先找到一个质疑的主体,例句里面的主体就是“我”,并要找到一个角度去跟原话争。你不用管到底是谁更有道理,只要让自己看起来有道理就行,让自己这句话站得住脚。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真的跟原句作者辩论,争一个输赢,我们只是要有一句发言让别人注意到我们的独特。这种句子就是让读者觉得你这个作者不一样。所以写这种句子,在语气的把控上一定要极端一点儿,要狂就狂到底,要自信就自信到头,要丧就丧到极致。
【选定名句+ 确定质疑主题+ 找到辩论点+ 极端情绪化的语气】
备注:你选定的名句最好是耳熟能详,很多人都知道的句子。否则,太小众了,就不能显得你肚子里有货了。
【阿鱼的例子】
(1)人生有常,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常常一个不少。
(2)爱情才不伟大,爱情极其自私。
(3)别人以痛吻我,我凭什么报之以歌?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4)少年是最识愁滋味的,也最是温柔的,一草一木的疼痛都至关重要。反倒是人大了,却麻木了。
(5)习惯不能被改变,只能被替代。
(6)其实书里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但我们仍然读书。不是为了头戴金冠,身着锦袍,而是为了胸中有锦绣,腹内有乾坤,天下之事,尽在掌握,命里之事,信手拈来,我们读书的意义,从来不止于此。
17.暗黑童话:质疑
丑小鸭之所以能变成白天鹅,是因为人家本来就是天鹅。
—网络
童话大多是有漏洞的,为了给孩子造梦,忽略了很多逻辑上的问题。当然,孩子也发现不了。这时,我们就可以当一个残忍的“刽子手”,斩断孩子们的那些美梦,让他们清醒。美梦破碎对作者来说其实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事实上,很多文学创作者都很擅长当“坏人”。当大家的童话梦被打碎后,在那一瞬间他们也是又痛又爽。当然,痛还是比较多。但是他们也会有一种“变态”心理,就是要痛大家一起痛,所以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分享给其他人。那么,你写的这句话击碎了别人的美梦,就很容易火了。
【选定一个耳熟能详的童话+ 找到它的逻辑漏洞,用现实击碎它】
备注:这个时候就不要去找那种别人看都没看过的小众童话了。你也可能说,经典童话就那么几个,别人都说完了,我还能说什么?朋友,你看看我给你列的公式,你还可以找其他逻辑漏洞啊!一个童话往往有很多漏洞,你还可以用不同的现实去击碎它,这样不就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了吗?
【阿鱼的例子】
(1)王子都见过灰姑娘了,却还只凭着水晶鞋找她,因为他喜欢的从来不是平凡的灰姑娘,而是配得上高贵水晶鞋的任何人。
(2)童话里总说巫婆是坏人,可她下的每个诅咒都在帮王子和公主找到真爱啊。
(3)真正的公主从来不需要王子的拯救。
(4)豌豆公主是不是贵族写给民众的故事?记住自己的身份,你努力也没有用,出身是注定的。
(5)童话里没能拯救公主的王子是不是都成了恶龙?
(6)小矮人对公主再好也抵不过王子的一个吻。
18.数字:真诚温柔的调料
如果你说你在下午4 点来,从3 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到了4 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准备好迎接你的心情了。
—《小王子》
也许世界上也有5000 朵和你一模一样的花,但只有你是我独一无二的玫瑰。
—《小王子》
想把句子写得温柔的人一定要看看《小王子》。我这个人外壳挺硬的,但所幸《小王子》让我柔软了些。如果你看了《小王子》,就一定会发现,这本书里用了许多数字,没有特意用,却在每个能用的地方都用了。我也是在这本书里发现数字到底有多温柔,任何话好像给它加一个数字,如时间、期限、次数,瞬间就显得温柔、真诚了许多。
不信的话,我们来试一试,“我想和你吃早饭”和“我想和你吃接下来的10902 顿早饭”相比,是不是有了数字就显得温柔、真诚了?
【选一件事+ 一个数字】
备注:不要强行加数字,不然太生硬了。要加在那些本来就可以用数字概括的事情上面。
【阿鱼的例子】
(1)以后不要逃避问题了,逃避会面临几百个日夜的痛苦,但解决它或许只需要3 天。
(2)我只看了你一秒,从此心脏每天为你跳动86000 次。
19.文学蒙太奇:意象组合
风筝在阴天搁浅,想念还在等待救援,我拉着线复习你给的温柔。
—《搁浅》
意象组合是一种相当高级的创作手法,当然,有时候高级也代表着难以理解。例句是周杰伦歌里的歌词。我来说说为什么要把这个方法称为文学蒙太奇。
有些人可能听过,蒙太奇是一种剪辑理论,认为电影是镜头与镜头构筑并列的艺术。用远景、大量特写等镜头的连接造成心理、情绪与抽象意念的结果。另外,还有一个叫爱森斯坦的人,他受俄国辩证性哲学思维的影响,认为不同镜头间的并列引起的冲突能造成第三种新的意义。所以,当我们在描述一个主题时,可以将一连串相关或不相关的镜头放在一起,以产生暗喻的作用,这就是蒙太奇。
文学蒙太奇的道理和这个解释类似。我们可以将一连串相关的事物连接在一起放在同一个句子里,不用考虑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合理性和逻辑框架,不用讲究正常的叙事方式。完全摆脱时间、空间、事物正常发展的逻辑进行创作,只需要把所有你觉得能够传递你当下情绪的事物放在一起就行了。你的目的只有一个,传递情绪。为了传递这种情绪,你可以不讲任何规矩。这个方法我不会放公式之类的东西,因为它也没有固定公式,我只想告诉你,的确存在这么一种方法,至于你怎么用、何时用,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情。
【阿鱼的例子】
北方的冷风吹散了南方的炊烟,临街的小孩拖走了遥远的笑脸,破旧的单车带走了最新的低喃,我坐在有海风的咖啡店,搅拌我们不懂珍惜的昨天。
20.绝妙的比喻:虚比虚
记忆是相聚的一种形式,遗忘是自由的一种方式。
—[ 美] 纪伯伦
这是我能想到的比喻效果最佳的句子了。以前我总觉得,比喻就是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其实这个想法狭隘了。大脑是一个特别奇妙的器官,有时候我们需要用更具象的比喻来理解抽象的事物,但有时候,大脑其实是可以做到用一种抽象事物去理解另一种抽象事物的。因为抽象事物本身有一个理解梯度,有些事物虽然是抽象的,但它并没抽象到我们难以理解的程度;有些事物又确实太抽象了,因为离我们太远了。所以这时,我们可以用高梯度抽象事物去比喻低梯度抽象事物,从而方便我们理解。
比如,例句里纪伯伦的那一句,“记忆”就是一个比相聚更难理解的概念。说起“记忆”,你一般想不到一个具体的画面,但说起“相聚”,你的脑海里可能会出现同学聚会的场面、杯子碰在一起的时刻等非常多的画面,这就是你对记忆的一次回溯。你会觉得,哇,这句话怎么这么妙啊,太有道理了!这份理解经过了你的大脑,理解途径会更长,所以也更能深入人心。
这就是绝妙的比喻,把一个超抽象的概念比喻成一个能让你想起一些画面和片段的较抽象的概念。虽然这样比喻是从概念到概念,从虚到虚,但它带来的冲击力是其他任何比喻方法都无法匹敌的。
【一个超抽象的概念+ 一个能产出画面的抽象概念】备注:重点是提起低梯度的抽象概念时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呈现画面。
【阿鱼的例子】
(1)死亡是人一生中最后一次分离。
(2)每次分离都是一次轻度死亡。
(3)一个人说“我忘了”,就是在说“风被风吹走了”。
21.世界对你温柔溺爱
你看见了,这个方法的名字是最文艺的一个。原因无他,因为这个方法就是用来写文艺范儿的金句。用起来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你把代表世界的所有事物,例如风、花、雪、月、朝阳、日落、晚风、星辰、尘埃等都想象成两种会温柔地爱着你的人。之所以说是两种人,因为会这样温柔地爱着你的人一般是女人,她们分别是你的母亲和你的爱人。
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在所有代表世界的事物里,我最喜欢风。我唯一能想到会温柔地爱我的人只有我母亲。那么我喜欢母亲对我做什么事呢?
【代表世界的事物+ 对你最温柔的人所能做的一切爱你的事】
暂无备注。
【阿鱼的例子】
(1)晚风小心翼翼地擦干我的泪,叮嘱我不要怕,好的坏的都会过去的。(想的是母亲在我受委屈时给我擦眼泪)(2)无论来自哪个角落的风,都无法停止叮咛。(想的是不论什么样的母亲,总是喜欢在孩子耳边碎碎念)(3)再喜欢风的人,也无法在骑自行车时对逆风微笑,但风不一样,总想把人揽入怀中,不论你持何种态度。(想起母亲总是会在我“长大了翅膀硬了”的时候跟我唱反调,但最终总是无果,最终总是母亲先低头)好了,这一章就到此为止吧。还是要为你送上一句话:“推开暗壁,对面总有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