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让城别走”,原来设计是放弃天京和周边苏南浙西等地区,大军西走,赴西北会合陈得才等部。中原逐鹿,得中原者得天下。他要在中原打开局面。李秀成这项设计未雨绸缪,设计了两套可行性方案:一套是放弃天京,拥洪秀全亲征,彻底离开“小天堂”天京;一套是据纳王郜永宽交待和无锡被俘的潮王黄子隆供词称,李秀成曾分别向他们说:拟拥幼主由宁国县、常山、玉山,以入江西、湖北,联合扶王陈得才等,留天王守天京待援。两套方案都是与陈得才等部会合、接应。
陈得才等部原是1862年初,陈玉成在庐州(安徽合肥)派出远征的一支部队,经过两年转战,由小变大,竟然在汉中地区立足,蓬勃发展,兵力增加到十余万众。
陈玉成死后,洪秀全将陈得才等部交给李秀成指挥。陈得才一度回到天京后,还专程赴苏州向李秀成请示。李秀成命陈得才等仍留在汉中等地,继续开拓和发展。
陈得才等军始终是能为天京解围的一支大军。天王对他们寄以希望,他时时说的“天兵”自天而降,也许就包括这支生力军。
解救天京之围的另一路大军,就是李世贤率领的赴江西就食部队。
李世贤赴江西是李秀成授意的。李秀成因天王拒绝“让城别走”战略,于是提出第二套方案,组织天京附近常州、丹阳等各处人马,为解决粮荒赴江西就食。
当时天京周边方圆百里,遍处赤地,颗粒无收。洪秀全屡派洪仁玕、李瑞生、洪仁政、赖桂芳和林绍璋等重臣外出征粮,但多无效。洪仁玕于此颇有认识:“京粮益缺,而京困益无所持。”“于去岁十一月奉旨催兵解围,身边丹阳、常郡、湖州殊各路天兵,惮于无粮,多不应命。”军队无粮难行,洪秀全多次下诏要他们前来解围,主要就是缺粮。天京城里无兵接应还不是症结,而城里拿不出粮,援师要靠自己携粮前来。前军打仗后军筹粮,一军两任,这是很难办到的。
1864年1月初,天王派出林绍璋、李荣发攻打常州奔牛镇,几天后又以李秀成与来自溧阳的李世贤联手,加紧对奔牛进攻。林绍璋还以“飞而复来”轮船助阵。当时淮军东进已指向常州,位于常州和丹阳间的奔牛镇战略地位甚为重要,守将邵小双却不战而降。但此次征战,两李等没有取胜,“飞而复来”轮船还被烧毁,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以两李所率精锐,竟就连一个小镇都没有攻下。1月23日,李世贤军回湖州,李秀成折回天京,此后就一直留在天京,直至城陷被俘。应该说在此期间,他与李世贤仔细、认真地策划了赴江西就食战略,设计了由江西驻扎,待三个月秋收后回救天京,为之并撤出苏南浙西若干城镇的部队,建立与天京呼应的以广德州、四安与湖州的中转站,以黄文金、刘官芳和杨辅清等宿将带重兵留守,作为日后江西军北援天京的后方基地。这个赴江西就食战略的制定,李秀成后来被俘审问时作答有:
侍逆各党之窜江西,乃李酋所使。八月以前,则就江西之粮,八月以后,仍复回窜,则徽、宁、句、溧一带秋稻熟矣。其意仍在回顾南京之粮,而不思窜楚窜粤也。
这时天京周边剑拔弩张。
早在1863年10月,奉王古隆贤献皖南石埭、旌德、太平三城降清,接着皖南苏南掀起一场投降龙卷风,至11月,仅一个月,就有建平、高淳、东坝、溧水等城不战而降,其中高淳杨友清、溧水杨英清还是东王杨秀清的本家兄弟呢。
在浙北自1863年11月至明年2月,也刮起了投降风,先后有平湖、乍浦、海盐、海宁和桐乡等城镇不战而降。其中海宁州守将会王蔡元隆,是李秀成女婿,主动渡江向蒋益澧纳降。蔡元隆降后,将自己拥有的小金库中钱财拿出来充作军饷,由此深得左宗棠信任,赐名元吉,改任文职通判,统率由本部改编的元字八营(四千人)。他是降人允许带领旧部人马最多的。此后蔡元隆奉左宗棠令围攻湖州,追杀当年同侪,极为卖力,与在太平天国为将时期判若两人。蔡元隆叛变,对李秀成影响如何,李秀成在供词中没有表示,但当此事传到天京和天王处,应该说仍是有影响的,为他增添了若干不信任度。
在此之际,李世贤大军据守的宜兴、溧阳,也因有叛徒内应,为淮军攻陷。
3月31日,杭州失陷,几天后,余杭失陷,陈炳文、汪海洋等合军西走。
4月12日,句容失陷,4月15日,宝堰失守,4月25日,金坛失陷,守王方海宗、显王袁得厚等部退扎金坛、丹阳一带。
5月11日,护王陈坤书坚守半年的常州沦陷。5月13日,清广西提督冯子材等由镇江攻陷丹阳、格王陈时永被杀。
短短半年,太平天国兵败如山倒,天京周围城镇尽失,天京成为孤城。
自1864年2月,李世贤据李秀成赴江西就食战略,陆续会合从杭州、苏南等地撤出人马,连同本部人马,自湖州等地先后分五路转移:
第一路是李世贤派出的先遣队,由花旗、陪王谭富率几万人马。它带有投石问路的开道作用。
第二路是李世贤从溧阳出发的主力部队,经广德西走。李世贤途中返回湖州。
第三路是李世贤率听王陈炳文、康王汪海洋,来王陆顺得和戴王黄呈忠等,由湖州走德清、昌化至开化。其中听王、康王由婺源入江西;李世贤中途折回。
第四路是李世贤率主力由绩溪进入江西。
第五路是常州、丹阳等失陷后由苏南战场进入江西部队,由凛王刘肇均、花旗列王林彩新等率领几万人进入江西。6月1日,在弋阳失利,林彩新落水死,刘肇均率众并入李世贤军。
此后五路大军在江西汇合为三支部队,一是听王陈炳文部,二是康王汪海洋部,三是李世贤部。随之陈炳文部投降,只剩下汪海洋和李世贤两部。
李秀成后来在供词中说,因为嘉兴、常州、丹阳、金坛、溧阳、宜兴等地失陷,“各将各王无法可施,是以上江西而去。”他还交待了出走江西之将,有李世贤、刘肇均、汪海洋、陈炳文、陆顺得、朱兴隆、李恺顺、谭应芝、陈承琦和李荣发;其中有些重要将领,如扶朝天军主将、养王吉庆元和阶王谭体元,就都在常州失陷前夕调防天京;殿左军主将、戴王黄呈忠在李世贤赴江西前夕,也调往天京助守。忠二殿下李荣发原拟随李世贤赴江西,但也没有同赴。本年李荣发十六岁,他原在天京担任护粮官,经常行走句容、金坛一线护送外粮进京的。这是围城湘军,别有用意放开这条路,让城里有少量粮食接济,以酿成人众粮少分配不均的内讧。随之湘军全面封锁,李荣发亦进不得天京城滞留在湖州,后护洪天贵福由广德走安徽、江西,在江西断后因护送家眷被知县陈宝箴的义宁团练俘获。陈宝箴没有杀害和献俘,而是带回义宁(江西修水)家中抚养,配以婢女,成家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