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仙寻药,憾然离世(1 / 1)

在唐太宗的一生之中,他最后一次出征就是御驾亲征高句丽。让他深感遗憾的是,他并没有通过战争使高句丽臣服。随着时间的流逝,唐太宗的身体不再强壮,而是呈现出疲惫衰弱的状态。贞观后期,他因为太子李承乾谋逆、东征高句丽失败等事情感到身心俱疲,甚至不想继续活下去。幸好有很多忠心耿耿的大臣陪伴在他的身边,他才能渐渐释怀。然而,魏王李泰很快又出现了问题。要知道,唐太宗一直很喜欢魏王李泰,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想废太子李承乾,而立魏王李泰为太子。所以魏王李泰的事情给了唐太宗很重的打击。

自从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后,唐太宗发现李治生性怯懦,没有能力掌控庞大的帝国,居然又动了废太子的心思,而想再次改立庶子李恪为太子。对此,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坚决反对。在这样的情况下,唐太宗陷入了矛盾,一方面纵情于女色,麻痹自己,另一方面想要寻找仙药,使自己老迈的身体重获生机。然而,没有任何药物能让唐太宗重回青春。在这样绝望的心境中,唐太宗的身体越来越衰弱,他居然萌生了要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想法,想让自己永远不老。

起初,唐太宗曾经公开怀疑过道教的真实性,后来又对道教采取择善而从的态度。对于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汉武帝把女儿嫁给道士这样的荒唐做法,他是持否定态度的。但是等到自己也步入晚年之后,服用普通的药物对身体已经不见效了,这使得唐太宗对道教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渐渐地,他开始相信方士。从一开始为了减轻痛苦而服用药丸,到后来受到炼丹方士的蛊惑,想要服食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唐太宗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望。

然而,唐太宗病入膏肓,即便服用了很多仙丹妙药,他的病情也没有好转。正相反,因为长期服用仙丹,唐太宗的身体出现了金属中毒的症状,状态越来越糟糕了。此时的唐太宗固执己见,他还派人去国外寻找各种灵丹妙药。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王玄策、蒋师仁奉唐太宗的诏令,出使天竺。天竺崇尚佛教,两位大将到达天竺后,不但铲除了天竺的内乱,而且活捉了叛军首领阿罗那顺。阿罗那顺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方士,名字叫作那罗迩娑婆。那罗迩娑婆鹤发童颜,看起来很年轻,却自称已经活了两百多年。王玄策得知那罗迩娑婆的玄妙之后,马上带着那罗迩娑婆拜见唐太宗。唐太宗哪里知道那罗迩娑婆就是个江湖骗子,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察言观色呢?那罗迩娑婆刚刚见到唐太宗,听到唐太宗迫不及待地询问他长生不老的事情,就知道自己有机可乘。他自称得到了老子真传,能够炼制出让人长生不老的丹药,使凡人活到两百多岁。唐太宗当即信以为真,不但以最高礼遇对待那罗迩娑婆,还在全国各地搜罗奇药异石献给那罗迩娑婆。就这样,那罗迩娑婆持续不断地炼丹,供给唐太宗服用。那罗迩娑婆很会伪装,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炼成了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唐太宗满怀希望地服食“仙丹”,却因此而中毒暴亡。一代明君唐太宗,前半生是叱咤战场的英雄,后半生是励精图治的君主,却死在江湖术士的“仙丹”之下,可悲可叹!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在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驾崩,享年51岁。他留下遗诏,命令太子李治在灵柩前即位,并且要求暂不发丧,按照汉代的制度办理丧事。五月二十七日,唐太宗的飞骑营护送李治先行回到长安,然后调集四千名六府甲士,站立在道路和安化门的两旁,恭迎唐太宗的车驾入长安城。当时,唐太宗的车马和侍从护卫和他生前一样。直到五月二十九日,朝廷才公布了唐太宗驾崩的消息。六月初一,唐太宗的灵柩摆放在太极殿。八月十八日,唐太宗安葬于昭陵。唐太宗的墓葬群数量众多,规模庞大,气势恢宏。

就这样,唐太宗传奇的一生终于画上了句号。唐太宗作为一位明君,不但爱护百姓,励精图治,而且开创了贞观之治。他是千古帝王之典范,理应受到后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