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宣布李嘉诚为香港首富。李嘉诚说:“不,我跟你讲,所谓首富大家都明白,是一个错误。在香港比我有钱的人不少,我不可以讲他们的名字,然而香港人都明白。但是,富要看你的做法,是怎样富的。如果单以金钱来算,我在香港第六、第七还排不上。我这样说是有事实根据的。我认为,富有的人要看他是怎么做。照我现在的做法,我自己内心感到满足,这是肯定的”。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李嘉诚并不在乎首富这个虚名,他更看重的是自己高尚的为人,看重用钱来干什么。是为善,还是为恶?是为大家,还是为自己?他一再强调:“月是故乡明。我爱祖国,思念故乡。能为国家、为乡里尽点心力,我是引为荣幸的。”
李嘉诚在资助家乡修建安居楼和医院之后,又资助家乡450万元修建韩江大桥。
此外,李嘉诚与夫人庄月明和母亲李庄碧琴老夫人,还捐资111万余港元修建了潮州市的开元镇国禅寺。先后捐资修复开元寺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他们的名字都已镌刻在大寺内左侧回廊“乐善好施”的碑石上。
1987年~1990年,李嘉诚又捐资80万港元给潮州、潮安两医院作“医疗福利基金”;1985年,他给潮州市庵埠华侨医院捐赠了12万港元;1989年,捐赠10万港元给潮州作为“教育奖励基金”;1990年,捐资150万港元建潮州市体育馆。此外,1992年还捐款50万港元赞助南澳县人民医院。
李嘉诚对家乡、对国家做了大量好事,但却一贯秉承“低格调”的做人准则,“只期默默耕耘,不拟作任何宣传”,也不愿出席剪彩仪式。在香港是这样,在汕头、在广州是这样,在家乡也同样是这样。
1983年元宵佳节,潮州举行盛会,有多项开幕或剪彩仪式。其中也包括潮州、潮安两医院的开业剪彩仪式。李嘉诚既不同意用自己的名字给医院“命名”,也不带“长实”的职员参加,更不邀请香港的嘉宾前来,并且自己也不愿前去剪彩。只是由于潮州市党、政、民、侨领导人的一再邀请,碍于情面和乡谊乡情,李嘉诚在最后一分钟才答应前往医院参加开幕剪彩仪式。
李嘉诚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他认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无私的奉献”,“人的一生应该为国家、民族和人类做一些高尚有益的事情”,“为年轻一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一个人当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想到曾为国家、民族、社会做过一些好事时,也就心满意足了”。李嘉诚正是从这个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发,来实践自己人生信条的。李嘉诚对香港社会福利事业的种种贡献,也显示了他具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博大的爱心。
李嘉诚秉承着“达则兼善天下”的古训,关怀香港社会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慈善福利事业。他认为,在香港有两种人最值得尊敬、关心和鼓励。一种是教师,他们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一般来说,教师的生活都比较辛勤和清贫。也由于李嘉诚的父亲曾经做过教师,深知当老师的甘苦,所以他特别尊敬老师,也特别重视和关心教育事业。
第二种人是警察,李嘉诚也深知当警察的辛苦,因为他们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坚强支柱。他们忠于职守,出生入死,辛勤工作,廉洁奉公。香港社会的繁荣发展与安定,有他们一份不可磨灭的功劳。他们也很值得尊敬、关心和爱护。
李嘉诚对香港医疗事业的热心捐献,也广为香港市民所称道。于1984年6月开业的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李嘉诚专科诊疗所,就是李嘉诚捐赠3000万港元兴建的。当时的港督尤德主持了该专科诊所开幕典礼。这家诊所楼高4层,拥有49间检查及诊疗室和整套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尤德说:“这座新专科诊所是香港当局扩展新市镇医疗服务区计划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李嘉诚为此做出了贡献。”
1987年,李嘉诚在香港捐资5000万港元在跑马地等兴建了3家老人院。1988年~1989年,李嘉诚还捐资1200万港元兴建儿童骨科医院,并对亚洲盲人基金、香港肾脏基金、东华三院均有可观的捐赠,其总额超过数亿港元。
李嘉诚热心捐赠医疗事业,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吾亲以及人之亲,痛吾痛以及人之痛”。一是基于他对“体之健康,益于社会”的深刻认识;二是他痛感昔年父亲因失之贫穷和医治不及而过早辞世的切身之痛,早在青年时期就立下,当发达之日一定要发展医疗事业造福社会的夙愿。
李嘉诚对香港的社会福利和文化艺术事业也十分关心和热心,多有捐赠。在这方面捐赠的项目,包括有香港公益金、警察福利基金、惩教处福利基金、消防署福利基金、麦理浩基金、邓坚慈善基金、尤德爵士基金、香港女童军、圣雅各福群会,扶康会、香港路德社会服务处、皇家香港警务处退役同僚协会有限公司、香港皇家员佐级协会、星岛报业以及在港的多间潮州机构以及香港文化艺术基金、香港芭蕾舞学院、合一堂、香港管弦乐团、香港经济发展协会有限公司、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写字楼等25个项目,捐资数额超过1亿港元。
另外,李嘉诚还捐资助建了香港的佛教堂、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至于李嘉诚在香港不时扶危济困、抚恤孤寡的事例更是不胜其数,但他从来都是默默地做着好事,从不张扬。
李嘉诚说过:“我的钱来自社会,也应该用于社会。”“我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钱,我赚钱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公司,为了股东,也为了替社会多做些公益事业,把多余的钱分给那些残疾及贫困的人。”据悉,他还有一本“私账”,那是“扶危济困、抚恤孤寡、帮助亲朋”的“账本”。逢年过节或者一月一季,他的手下就会按名字、地址、数目寄去款项。
从1977年以来,李嘉诚每年都以“匿名”方式,用1亿元港币,帮助香港和大陆发展医疗教育事业。当然,也不要因此就误解李嘉诚“挥金似土”。他是精明细致的,很讲究“钱”如何用得有意义,有社会效益。他是绝不允许“奢侈”和“浪费”的。因此,众多的香港市民都夸奖李嘉诚“会用钱,会使钱”。
[投资金律]
做人要有金钱之外的思想,保留一点自己值得骄傲的地方,人生活得才更加有意义。我的人生观就是,我所做的都是我认为对国家和民族有利的。我的钱来自社会,也应该用于社会。扶贫济危,抚恤孤寡、帮助亲朋是我做人的基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