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利益之争勇者胜(1 / 1)

在逆境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自己逆境的时候,我认为我够!因为我勤奋、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及建立信誉。

有君子之风的李嘉诚素以为人谦和著称,但他也并不是一味退让,在必要的时候,他甚至也会跟人争个头破血流。人生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并不因你曾取得过辉煌成绩,就可以对你网开一面。表面上看李嘉诚的事业是一帆风顺的,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不是就没有对手了呢?事实上,李嘉诚同样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9号码头发展权的争夺战,李嘉诚大意失荆州,败给了对手李兆基的财团,二李之间的这场大战随机爆发。

其实,商业界最看好的,是李嘉诚财团于80年代后推出的大型屋村计划,步入90年代进入收获旺季。以茶果岭的丽港城为例,第一期工程于1989年3月开工,第一批楼于1990年5月推出,每平方英尺售价为1700港元,而到次年5月底,每平方英尺飚升到2100港元以上。这个大型屋村是长实与和黄共同发展的,地产经纪商估计,发展商在此项大型工程中获利润约56亿港元。

1991年财政年度,长实公司盈利48亿多港元;1992年盈利62亿多港元。1993年8月19日,长实集团宣布上半年(截至6月30日止)盈利情况,长实盈利45.3亿港元,和黄纯利则为25.2亿港元。李嘉诚表示,下半年盈利会优于上半年。

据《资本》杂志1993年1l期刊文估计,长实公司的售楼收益,1994年将达70亿,1995年可达87亿。而据《资本》杂志1990年2期公布的资料又显示,1979-1989年10年间,长实盈利112.4亿,和黄盈利139.2亿。

香港楼市的涨幅,远远高于物价的平均涨势。香港各业,形成千军万马“攀楼”的汪洋之势。财大气粗的新手加入,使竞争激烈的楼市竞争愈加激烈。

“售楼团”风起云涌,有冷气专车接送,还提供免费饮料午餐。所看的楼宇自然在新界,有不少“闲情者”借此作“一日游”,这项“亏本”项目,各商家仍乐此不疲。一位地产经纪商一语道破天机:“只要有一个买家,全团费用就可捞回。”楼市看好,一团岂止一个买家?

李嘉诚的楼宇单位,一部分由公司售房部直接发售,一部分派给多家代理商包销。一处屋村就有若干代理商,李嘉诚多管齐下,售楼风头之劲,一时无两。但是,“吉屋白蜡烛”事件,却使得楼市大赢家李嘉诚满脸“黑糊糊”的。

事情是这样的,李嘉诚在风水颇佳的海怡半岛屋村兴建的住宅楼宇信誉良好,看楼者多,自在常理之中。然而,当买家去参观吉屋(香港称空屋为吉屋,含吉祥之意),突见吉屋里燃有几支白蜡烛,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疑神疑鬼。香港人迷信,联想起死人丧礼上的白蜡烛,吉屋何有吉气?乃死屋也。

此事不止发生一次,也并非海怡半岛一处。谁碰着,谁倒楣,传媒一渲染,会吓走一批置业者。是何人所为呢?未查到肇事人。有人说是发展商,有人说是发展商委托的几家代理商。但无论如何这至少表明,同行业进入了恶性竞争。

1994年10月,一位资历颇深行内人士表示,过去蓝筹发展商(注:均是进入恒指成份股的大地产公司)的竞争阵地在广告宣传,在减价促销,现在他们转移到提供的按揭方式上。他们先对抗银行自办按揭,接下是同行业比拼。你七成,我就八成;你八成,我就来个九成。这样,买家所获的最优按揭,首期大约只付一成楼款。这只有长实这一类的地产巨头,具备这般雄厚的实力。有的发展商,按揭比例虽不高,却在供款期限上提供优惠。

9号码头一役失利,李嘉诚心有不甘,于是准备在房地产上与李兆基展开对决。李嘉诚的长实与李兆基的恒基,在新界马鞍山均有大型商居楼盘,长实的叫海柏花园,恒基的叫新港城,两个楼盘群仅隔一条马路,二李在经过先前的较量后,这番再次比拼。

第一回合始于1994年底,李嘉诚先声夺人,减价推出海柏花园,在很短时间内就卖出800余个单位,致使李兆基的新港城客户锐减。李兆基急忙还招,也来个减价售楼。

1995年夏,恒基兆业将推出第四期最后一座楼宇,李兆基精心策划,秘密筹备,准备打得对手措手不及,闹个满堂红。7月13日,恒基宣布以先到先得方式开售248个单位,售价仅为1100元/平方英尺,比二手价还便宜。此外,恒基还推出九成按揭,住户只要交一成的楼价就可以入住。更新鲜的是恒基搞幸运抽奖,1/10的中奖率,中奖者可得十足黄金。

装修示范单位,是效仿长实的一贯做法,但恒基另有创新。聘请著名设计师萧鸿生推出八款装修,可供买家任意选择,最便宜的一款仅4万多元一套单位。八款各具特色,最贵者也不至于贵到离谱,极易为买家接受。

7月14日恒基安排开盘,公司安排免费巴士,不停往返于沙田广场至新港城之间。私车买主,可获3小时免费泊车,并且免费享用早餐晚餐。

毋庸置疑,是日必有大批买家涌至新港城。聪明的李嘉诚,岂会错失马鞍山买主如云的良机?他做了一个非常合算的安排。13日晚,长实从媒介获悉恒基的楼价后,马上将新港城对面的海柏花园定价电传给各传媒,每平方英尺仅售4040元,较新港城的平均楼价要低许多。

本来,长实还没这么快推出新楼单位,但担心欲在马鞍山置业的买家会被恒基抢去大半,故在14日,火速请名师高文安设计监做示范装修单位,好赶到15日开放。由于时间太仓促,示范单位非实楼,而是模型。

14日晚,长实董事洪小莲出席一个酒会时向记者表示:“我们的海柏花园比新港城优胜好多好多。”一般竞争对手在公众场合,尽可避免过激语言,尤不宜直言不讳褒己贬他。壹周刊评议道:“这个破天荒的评论,掀开了李嘉诚和李兆基马鞍山之战序幕。”

两强对撼,在售楼现场更呈剑拔弩张之势。恒基造声势到16日星期天步入**。周一起,就有买家提前排队,等周二正式发售。长实见势不妙,又出“新招”——周一晚11时左右,就在排队候新港城发售的人龙前(已有180余人连夜排队),挂出一条醒目的长幅:“海柏花园每尺仅售3275元起!”

这大概是同业竞争最可怕的情景——顶烂市。一时间,新港城排队的人龙缩了一大截,跑掉很多人。据《二李决战马鞍山》一文报道:“翌日,新港城248个单位开售,恒基只派出寿号(注:凭寿号可购单位十个)过2亿,反应不及嘉湖的楼宇,首天只卖出七八成单位,较预期逊色。”

单位公开发售,本是黄牛党赚钱的好时机,真正的买家须从黄牛党手中购买二手、甚至三手四手的寿号。如此淡市,黄牛党叫苦不迭,内部认购的代理商也怨声载道,李兆基更是有苦难言。记者采访李兆基,李氏尽可扮出轻松状,表示不会再减价与海柏对撼:“我都平了许多啦,对面实际上还只是平几十文一尺,只要楼盘好,买家就不会计较这几十文。”

李兆基总算沉住气,不再与超人顶烂市。几天后,249个单位好歹推了出去,人们联想起美丽华收购战,李兆基力挫超人,胜券在握。这次马鞍山比拼,长实虽未令恒基铩羽,也总算杀了杀李兆基处处与超人争锋比肩的气焰。

在这场争战中,双方招数迭出,甚至出现互相诋毁和顶烂市的情况,实在不像两位商界大亨的所为。李嘉诚还有失一贯的君子作风,一反其不抱买古董心理的经商常态,在这一役不惜一切代价,志在必胜。

其实,这里有一个背景,继9号码头争夺失利后,李嘉诚在对美丽华的收购中,李兆基又半路杀出,令李嘉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超人无往不胜的风头受挫,对其形象及信誉度都有影响。如果马鞍山战役再落败,就难免令人对超人产生“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疑问。其负面影响会立即显示在股市上,并波及其所有事业。

股市的号召力来自于股东及股民的信心。小股东及股民的信心又来自于大股东的形象、信誉及实绩。所以,李嘉诚誓要挫败李兆基,从商业角度考虑,属精明之举。

[投资金律]

人生在世,一味无原则地退让,只意味着失败,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动摇。“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只有懂得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控制他人,以硬碰硬,长自己胆色,灭对手威风,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