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这个道理李嘉诚从开始创业之时就懂得。
李嘉诚是靠一招鲜,赢得了事业的辉煌发展。但如果他一直靠着一招鲜,那么,今天的李嘉诚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他的成功就在于及时放弃了帮他成功的塑胶花产品,而选择了另一种产业。
在塑胶业界经历了一番风风雨雨的李嘉诚,终于在商海中站稳了脚跟,并且赢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美誉,赚得盘满钵满。
然而,物极必反。早在李嘉诚开发塑胶花以前,他就预见到,塑胶花是社会快节奏的产物,只能风行一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将趋向于崇尚自然,而塑胶花无论怎样也不能取代有生命的植物花卉。
处于全港塑胶业领先地位的李嘉诚,空闲之余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塑胶花的大好年景还会持续多久?什么时间会结束呢?虽然长江公司拥有稳固的大客户,同时又是塑胶业的龙头老大,不用发愁市场问题。但如果整个行业在走下坡路,长江的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因素在向李嘉诚敲着警钟。香港塑胶厂已是遍地开花,塑胶花简直都快泛滥成灾了。据港府劳工处注册登记的数据,塑胶及玩具业厂家,1960年为557家,1968年为1900家,1972年则猛增至3358家。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由1960年占全港制造业劳工总数的8.4%,上升到1972年的13.21%。并且,该行业的厂家,有半数以上是塑胶花专业厂或兼营塑胶花的。
李嘉诚深知,塑胶花业之所以这样兴旺,一方面是由于这种产品本身所具备的某些优点,另一方面是它迎合了人们追求时髦的心理,甚至后者才是最为主要的因素。曾几何时,富人穷人,全都以系塑胶裤带为荣,可是没过多久塑胶裤带便逐渐地无人问津了,因为人们发现还是真皮裤带好。
塑胶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尽管塑胶花可以变幻无穷,但无论怎么变最终还是塑胶花,绝对无法完全替代充满自然气息的植物花。李嘉诚从海外杂志上了解到,有的家庭已把塑胶花扫地出门,又重新种上了天然的植物花。在国际塑胶花市场,发达国家的需求量日益减少,已形成了严重积压的局面。市场已开始逐渐地向南美等中等发达国家倾斜了,而这些国家,也在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生产塑胶花。
在香港,劳工工资逐年递增,劳动力不再低廉。由于塑胶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一定不会长远。香港已出现过几次塑胶花积压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生产过滥和欧美市场的萎缩。虽然积压并没有造成大灾难,也还不至于直接影响到长江,却引起了李嘉诚的高度重视。
正是基于这一系列的分析,李嘉诚未雨绸缪地采取了应变行动。他的未雨绸缪,不是增加投资,强化竞争能力,而是采取一种方式,即渐渐从塑胶花市场中淡出,慢慢放弃这个使他成名的产业。他渐渐开始把全部精力投注于缔造以地产为龙头的商业帝国,这也是他从商以来,在心中渐渐酝酿成形的宏伟抱负。与塑胶花相比,后者在他的心目中地位更重要。也正是由于他后来实现了这一抱负,舆论界才给他加上了“超人”的桂冠。
识时务者为俊杰,拿得起,放得下,李嘉诚正是这样一位商界奇才。李嘉诚是第一个进入塑胶花领域的商人,赚了一大笔之后,他又审时度势,激流勇退。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他都占尽了先机。
做生意就是这样,该投入时就要果断投入,该撤离时也不能有丝毫犹豫,要义无反顾地离开。从某一方面而言,只有勇于放弃的投资人才会大有作为。
“盛极必衰,月盈必亏。”道家的朴素辩证法,自然也适用于投资界。任何一项业务,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后,必将走向衰落,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抱着不放,必将随着该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很多人都可以做到“拿得起”,但真正到了需要“放下”的时候,就会犹犹豫豫,不甘不愿。实际上,没有永远赢利的业务,在该放弃的时候,就应该学会放弃,利用从事前一种业务所积蓄的力量,可以轻松地开展下一个业务。业务不断转移更换,但保持赢利这一核心不变。
在商场中,勇于撤退的实例很多。例如香港“假发之父”刘文汉发现美国盛行“假发热”,于是断定善于跟风赶潮的香港必定会步其后尘,所以抢先在香港成立假发制造公司。结果真如他所料,大大赚了一笔。接着,他又料定假发热只会维持一时,不会长久,于是在市场攀到高峰时,他又及时退出假发市场,并携资移居澳大利亚,开创新的事业。没过多久,事实就证明了刘文汉判断的准确性。美国的“假发热”消退,香港的假发制造厂家也纷纷倒闭。此时,香港假发业的开拓者刘文汉,却在隔岸观火。
尽管李嘉诚果断收手,退出了塑胶业,但无论他后来的事业发展到怎样庞大,获得的盛誉有多少,他都永远不会忘记从事塑胶花生产的那段岁月。是塑胶花把他引入了辉煌事业的大门,给了他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也使他的意志力得到了磨炼。
李嘉诚回首这段岁月说:“虽历经坎坷,但从未徘徊不前。我深刻感受到:资金,它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信誉、诚实也是生命,有时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李嘉诚在后来的创业中一直牢记这些经验和教训,使他的事业走向了更大的成功。
所以,无论我们目前正在做什么,不管是不是我们最终所愿意干的,都应该尽力干好它。人生的征程需要一步一步地去走,每一步都可能是决定未来成功的因素。脚踏实地,善待今天,才是最重要的。
[投资金律]
“鹰立似虎,虎行似病”这都是动物为捕获食物而麻痹猎物的一种手段,但一日时机成熟就立即出动。一个人有把握确信一个行业的美好前景时,就应果断地进入。不然,就会丧失先机。反之,当你看到正从事的行业前景不妙时,就应断然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