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弃我取,趁低吸纳(1 / 1)

在以前很多历史传记或者小说中,经常可以看见类似这样的话:“逆潮流而动,终将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这种肯定语句,好像多是用来给“反动派”下结论的。今天,如果我们把这样的话放到商场的竞争中,就不一定是真理了。有时候,与潮流相离甚至相悖,才是获得成功机会之道。

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著名商人朱陶公就曾经提出一个很有指导性的经商原则,那就是“人弃我取,低进高出”。2000多年后的今天,香港商场上的龙头老大李嘉诚也坦承,他的投资原则就是“逆流而动,用发展的眼光看事情”,将重点落在这一方面,李嘉诚可谓是个中高手。

李嘉诚认为,想要投资成功,就必须比别人看得更远,有时候甚至要与潮流反着走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1966年,持续低迷的香港房地产业出现一丝恢复的曙光,地价房价开始回升。银行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逐步恢复了资助房地产业的能力。此时,所有郁闷已久的香港房地产商都开始挽起衣袖,准备大干一场。但很不幸的是,这时中国大陆的“**”开始波及香港,并触发了香港的“五月革命”。一时间,整个香港都陷入惶惶不安之中,又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爆发了。

移民潮中以富人为多,他们在临走之前都将自己手中的产业低价抛售,一幢独立花园洋房以60万元港币的超低价格贱卖的事情时有发生,而新建成的楼宇却根本无人问津。卖多买少的状况,让刚刚充满信心的地产商和建筑商们一个个又被“打回原形”。李嘉诚当时也不例外,他手上还有大量无法出脱的产业和楼盘,搞得他忧心忡忡。

只要空闲下来,李嘉诚就收听广播,密切注意事态的发展。香港传媒对于那一场错误的灾难透露的全是反面消息,而李嘉诚却经由那种从大陆群众组织通过多种渠道流传到香港的小报,获取了重要的信息:大陆春夏两季的武斗**自8月起就已经得到有效控制。那么,香港的“五月革命”也应该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了。

政治和经济是分不开的,政治上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很可能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趋势。在获得确切的消息后,李嘉诚做出了一个被人看做是惊天动地的决定:大量收购楼盘。消息一出,李嘉诚的朋友都为他感到担心,而同行业的人则抱着看笑话的态度静观事态的发展。

随后的事实证明,李嘉诚看似疯狂的决定是正确的,大陆的“**”平息后,香港经济社会各方面开始逐步恢复,移民潮也逐渐衰退平静。但是,很多已经移民海外成功的业主,仍然急欲将没有出脱的住宅、商店和厂房贱卖出去,李嘉诚对此几乎是照单全收。他将买下的旧屋翻新出售,同时利用房地产低潮和建筑费低廉的良机,在自己的地盘上大兴产业。

到1970年香港百业复兴,房地产市场也步入繁荣的时期,李嘉诚所拥有的租赁产业,已经从最初的12万平方英尺发展到35万平方英尺,每年大约有390万港币的租金收入。很多人认为,李嘉诚获得这样的成功,是因为他敢孤注一掷的豪赌。而事实上所谓的“赌”,不过是李嘉诚敢于在未明朗形势下,做出与别人不同的决定而已。

李嘉诚在房地产界敢于抓住逆流而动的时机,在股市的投资中也有同样成功的事例。20世纪60年代,由于股市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良好发展趋势,香港出现一阵“要股票,不要钞票”的投资狂潮。这股强烈的股风几乎席卷了香港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普通的市民卖掉自己积攒多年的金银首饰,商人卖掉自己的工厂、房屋、汽车和土地,将可能到手的资金全部投入股市,甚至还有大商人将自己为建造房屋楼宇所筹集来的贷款也拿来炒股,梦想着能够在一夜之间暴富。

绝大多数人对股票的痴迷和热衷,使股风越刮越热,各行各业都趁机上市。香港股市处于空前的疯狂和混乱的状态之中。1973年3月,恒生指数飙升至1774.96点的历史高峰,在短短的一年间升幅竟达到5.3倍。在人人高喊2000大关将会被很快突破的时候,多数人都得意忘形,却忘记了在高额的利润后面必然有巨大的风险。

在这个“股风吹得港人醉”的疯狂时期,李嘉诚却对股市保持着自己清醒冷静的头脑。在别人一窝蜂涌入股市的同时,李嘉诚毫不为股市的暴利所打动,依然稳健地走着自己坚持的道路。在别人倾尽家产购买股票的时候,李嘉诚将从股市上吸纳的资金用于大量收购房地产事业。这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行为。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股市的繁荣景象并没有维持多久,熊市就紧随其后到来。1973年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石油危机,香港经济受到了很大影响,出口市场大部分萎缩,股票市场也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除此之外,一批不法之徒趁着混乱伪造股票,东窗事发后又引起更大的恐慌。很多股东大量抛售股票,使股市**,恒生指数立刻由1973年3月9日1774.96点暴跌至816.39点的水准。到1974年12月10日,跌破1970年以来的新低150.11点。

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香港股市哀声一片,除了少数能够及早明智抽身的人之外,绝大部分投资者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很多人一夜之间倾家**产。整个香港经济,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更是惨不忍睹。但是,在这次股灾中,李嘉诚的实力却几乎没有受到影响。长江实业的损失,不过是市价随着大环境跌下来,实际上它的资产并没有丝毫的损失,与别人遭受巨大灾难截然不同。李嘉诚利用股市,在其他领域获得了比预期更好的业绩。

[投资金律]

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坏。最重要的是要有远见,杀鸡取卵的方式是短视的行为。有时候,与潮流相悖,才是获得成功之道。请记住投资的一大原则:逆流而动,用发展的眼光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