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语:
我旅港数十年,每碌碌于商务,然无日不怀恋桑梓,缅怀家园,图报母恩。
中国传统文化最注重孝道。不论谁生意做得多大,官做得多大,落个不孝的名声,他的成功也就失去了光彩。
一个人对事业、母亲和女友的关系应该这样处理:事业第一,母亲第二,女友第三。
李嘉诚从小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而且在他拼搏的时候,母亲常常是他的精神支柱,常常是母亲的一句话就能够让他顿悟很多道理,所以,李嘉诚对母亲的感情非常深,他当初追求财富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取得成功后,首先就是给母亲尽自己的孝道。
李嘉诚不光是在事业上的成功令人称道,而且他待母至孝至敬,更是为世人所称道。由于少年丧父,又饱尝贫穷、辍学之苦,眼见母亲李庄碧琴在那孩子幼小、寄人篱下的艰难日子里,面对无情岁月,茹苦含辛地操持那个家,抚育年纪尚幼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还经常在昏暗的灯光下,做着手工,为幼子缝缝补补,督促孩子温习功课做作业,苦口婆心地劝诫孩子们要恪守社会道德,学会做人,刻苦耐劳,奋斗成人……懂事的李嘉诚深知母亲的挚爱与凄苦!尽管不时有舅父庄静庵的关照,得解燃眉之急,能有三顿之安,但生活还是过得甚为窘迫,时时捉襟见肘。而母亲总也不向苦难低头。更使李嘉诚刻骨铭心的,是贤惠的母亲总是以积极向前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的严酷和拮据,不时谆谆地教育孩子们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李庄碧琴老夫人跟随丈夫李云经先生多年,自己也增长了许多知识学问,不时给孩子们讲述许多诸如“孙悟空西天取经”、“岳武穆精忠报国”、“文天祥抗元护宋”、“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好些潮汕地区动人的民间故事,依此给孩子们带来勇气和希望。
李嘉诚深深地敬爱他的母亲。从走上社会伊始,就痛下决心,“吃得苦中苦,来日报母恩”,期望帮助母亲撑起那个负担并不轻的家,扶持弟妹们快快成长,努力使生活带来欢愉。见儿子有志气、有毅力、能吃苦、尚俭朴、人聪明、也有活力,这些自然使母亲万分高兴。
也许是李嘉诚的孝心感动了上帝,李嘉诚发迹了!老母亲也舒心地微笑着。但做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母亲经历了人生的许多苦难,仍然谆谆教诲已经发迹的李嘉诚,一定要循古德,要讲“忠恕”之道,要“慈悲为怀”。
他尊重母亲礼佛的信愿,数次以老母亲的名义捐资在家乡潮州整修开元护国禅寺。为了让母亲晚年生活过得欢愉,他用巨款给母亲购置了一座花园别墅。每天上班前,下班后,他像例行公事那般,总要上门参拜一番高堂,聆听教诲。每天他都吩咐管家上市场买活鱼来烹煮,给老人家补养身体。
凡有亲朋馈赠食品,是母亲所喜欢的家乡土特产或为母亲所钟意的美食,李嘉诚必亲奉母亲先尝。当母亲病重入院治疗时,他亲自小心翼翼地把老母亲抱上救护车,抱下救护车,生怕有所闪失而增加母亲的痛苦。
老母住院治疗期间,李嘉诚极尽人子之孝,日夜守候勤加护理。
李嘉诚听从母训,对弟妹极尽心力帮助他们成家立业闯天下。他拿出巨款,于1980年将40年前的故居——府城北门街面线巷的祖宅重新改建,妥善地安排了堂兄们及子侄辈,让他们安居乐业为社会做贡献。
李庄碧琴老夫人是于1986年5月1日去世的。李嘉诚为母亲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及殡葬仪式。是日,香港总督卫奕信及港府的达官贵人、香港社会的显要贤达、亲朋好友、新华社香港分社主要负责人、潮州商会、潮州公会、香港汕头商会,香港潮安同乡会,以及企业界的同仁等等有3000多人参加追悼会。汕头市市长陈燕发、汕头大学第一副校长林川,率汕头市吊唁慰问团参加追悼大会。
当时,汕头大学师生员工奉赠李庄碧琴老夫人的挽联是:
李庄太夫人千古:
勤劳闵闵,含辛茹苦育人杰;泽披桑梓,懿德堪扬扬懿德。
诲化敦敦,创业夺魁报慈恩;荫及痒序,母仪足式式母仪。
李嘉诚致的悼词,更令人情折五内!
追悼会及举殡仪式,备极哀荣,也显现人子之至诚至敬至衷至孝。李嘉诚还跪亲奉送给佛寺主持的礼赠,以表诵经超渡之佛德。
李庄太夫人的灵柩葬于柴湾佛教墓地。
李嘉诚捐资500万港元,在跑马场兴建“李嘉诚护老院”,为母亲大人设置灵堂,供奉灵位,遗像悬瞻,以志永念。
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老先生,早年(1943年)安葬于九龙沙岭和合石之潮州老家。数十年来历经修缮,铺筑路径,广植林木,竟至绿树成荫。先人有知,也慰安矣。李嘉诚还多次捐资修建潮州老家,恩泽润及桑梓同乡先灵。乡人有知,也谓之大仁大义大德。
此后的每年春秋二祭,李嘉诚都会偕同夫人、子弟,前往扫墓,忠孝之情,令人赞佩。
感悟: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我们不要等到自己当父母了,才知道父母可亲可敬。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他们在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