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五 用善缘来给自己铺财路(1 / 1)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在哪儿,朋友和人缘都十分重要。多结善缘,可以让你的人生之路少点坎坷;也可以让你收获属于自己的友情,让你不会感到孤独。处于商场上的李嘉诚深谙这个道理,他用自己的真诚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

商场上的声誉比一切都重要

一个人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自己名声的好坏。欲做事,先做人,只有自己的名声好了,别人才会愿意和你合作,喜欢和你合作。

李嘉诚小时候有一次终生难忘的“饭碗危机”。那时,他在茶楼跑堂时,每天工作十几小时,可以说天天处于疲乏之中。听茶客聊天,是李嘉诚排困解乏的最佳疗法。然而,有一天却发生了意外。

那天,一位茶客坐在桌旁,侃侃而谈,大谈生意经,那些生意场上的斗智斗力,尔虞我诈,令李嘉诚大开眼界。他觉得做生意很神奇也很刺激。李嘉诚一时听得入了迷,竟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及时给客人冲水。

这时,有一位伙计,看着李嘉诚如痴如醉的样子,而客人的杯子早空了,便大声叫他,李嘉诚这才回过神来,慌里慌张地拿起茶壶为客人冲开水。由于动作匆忙,他一不小心把开水淋到茶客的裤腿上了。这下可糟了!

李嘉诚吓坏了,呆呆地站在那里,脸煞白,不知该如何向这位茶客赔礼谢罪。茶客是茶楼的衣食父母,是堂倌侍候的大爷。若遇上蛮横的茶客,必会甩堂倌的耳光,而且会找老板闹个不休。

李嘉诚知道自己闯下大祸了,真不敢想象将会有什么样的厄运降临到自己身上。他早已听说,在自己进来之前,一个堂倌也犯了这样的过失,那个茶客是“三合会白纸扇”(黑社会师爷)。老板自然不敢得罪这位“大煞”,硬是逼着堂倌给这位大爷下跪请罪,然后当即责令他滚蛋。

李嘉诚已做好了受罚的准备。这时,老板跑了过来,正要对李嘉诚责骂,想不到的是,只听见这位茶客说:“是我不小心碰了他,不怪这位小师傅。”茶客一味为李嘉诚开脱,老板当然乐得顺水推舟,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是恭恭敬敬地向茶客连声道歉。

茶客坐了一会就走了,李嘉诚愣愣地回想着刚刚发生的事,依然心有余悸,双眼湿漉漉的,暗自庆幸遇上了好人。

事后,老板对李嘉诚道:“我晓得是你把水淋到了客人的裤腿上。以后做事千万得小心。万一有什么闪失,要赶快向客人赔情道歉,说不准就能大事化小了。这客人心善,若是恶点的,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子。开茶楼,老板伙计都难做啊!”

其实,李嘉诚逃过这一劫,并非侥幸,也是他平日积善得善报的结果。由于他平时真诚待人,吃苦耐劳,顾客和老板自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自然不愿为难他。如果是一个懒惰不负责任的伙计,客人早就看他不顺眼,老板早就对他心怀不满,那么,即使没事,饭碗也很危险,若是闹出点事来,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嘉诚是自己拯救了自己,是用自己平时与人为善的作风度过了这一次险境。

但是,李嘉诚后来依然对那位好心的茶客念念不忘。他多年以后,曾对别人说:“这虽然是件小事,在我看来却是大事。如果我还能找到那位客人,一定要让他安度晚年,以报他的大恩大德。”

李嘉诚从小便从父母那里接受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的教育,如“和为贵”、“和气生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知恩报恩”等。但那是父母灌输给他的,他并不能完全领会其中的真正含义。这一次“饭碗危机”才让他真正体会到了这些传统美德的重要作用。有亲身体验,才会去贯彻执行。后来的李嘉诚始终信奉“以和为贵”、“积德行善”的做人准则,这也为他的事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李嘉诚创办的塑胶厂刚开始生产塑胶花时,曾有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为确信李嘉诚有供货能力,外商提出须有富裕的厂家作担保。李嘉诚白手起家,没有背景,他跑了几天,磨破了嘴皮子,也没人愿意为他作担保,无奈之下,李嘉诚只得对外商如实相告。他的诚实感动了对方,外商对他说:“从您坦白之言中可以看出,您是一位诚实君子。诚信乃做人之道,亦是经营之本,不必用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合约吧。”没想到李嘉诚却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他对外商说:“先生,能受到您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之至!可是,因为资金有限得很,一时无法完成您这么多的订货。所以,我还是很遗憾地不能与您签约。”

李嘉诚这番实话实说使外商内心大受震动,他没想到,在“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说法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今天,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诚实君子。于是,外商决定,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他也要与这位具有罕见诚实品德的人合作一把。李嘉诚值得他破一回例,他对李嘉诚说:“您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可信赖之人。为此,我预付货款,以便为你扩大生产提供资金。”

外商的鼎力相助,使得李嘉诚既扩大了生产规模,又拓宽了销路,李嘉诚从此成为香港塑胶花大王。通过这件事,李嘉诚悟出了一个道理:坦诚乃生命所系,也是生意场上必须坚持的金科玉律。

其实一个人做生意的过程,也是积累自己信誉的过程。信誉好了,你的名声才能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喜欢和你合作的人自然就会趋之若鹜。而在积累自己信誉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一定得恪守做人的准则,切忌违背事理,用自己的真诚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客户,那么成功自然就会到来的。

李氏箴言:

注重自己的名声,努力工作、与人为善、遵守诺言,这对你的事业非常有帮助。

好的人缘是成功的根本

人缘是很微妙的东西。我们在世间的一举一动,所接触的大人物或小人物都很可能变成日后成败的因素。而世间,密密麻麻地结着人缘的网,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个的网目之中,攀缘着网丝可以和许多人拉上关系。假如我们能和这么多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成为在事业上帮助你的朋友,在生意上照顾你的顾客,相信你的生意一定非常成功。

因此,你结的网丝越多、越坚固,就等于你有一笔无形的巨大的财产。不用说,以此为资本,不管在买卖上或金融上都将为你开拓一条康庄大道。因此,做生意一定要尽快建立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亦即人缘,这种东西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如果太客气,太内向,将失去许多和人接触的机会。

还有,有了一点儿人缘,仍要努力加以扩张、最大程度地加以活用,这样才会使得生意着实地向前发展。当你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只要运用组织的力量,扩大、运用公司的人际关系就可以使业务进展。公司有公司整体的信用和实力,干部有干部之间的人际关系,并不需要中级以下职员的人际关系,公司的业务就可以推展。至于劳动者,更可以说完全不需要他们的人际关系,只要努力做工作便好。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关系呢?首先要敢于和人接触,当然是最基本的,但并不是只要能说能说会道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朋友之间,在此后所交往的人之间,在所有认识的人之间,建立一个“信用可靠”的印象。

如前面所叮咛的:“信者得赚。”不但要让朋友信任你,而且要让客户依赖你。

在这一点上,李嘉诚做得非常出色。可以说,李嘉诚在生意上的成功,离不开他注意加强个人修养。既保持了好名声,也表现出勤恳的一面,和每个人都能融洽相处。总之,在做人方面得到了别人的认同,就容易赢得合作,从而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比如,在与人交往上,李嘉诚非常注重待人谦和。中国自古就有“和气生财”的说法,大家关系好了,才有合作的可能。所谓“和”就是与人为善、相互帮衬,从而建立起不错的口碑,有一个很好的人缘。

香港广告界著名人士林燕妮对此更有深切体会。她曾主持广告公司,而与长实有业务往来。广告市场是买方市场,只有广告商有求于客户,而客户丝毫不用担心有广告无人做。这样,自然会滋长客户尤其是类似于长实这样的大客户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的气焰。

林燕妮回忆道:“头一遭去华人行的长江总部商谈,李嘉诚十分客气,预先派了穿长江制服的男服务员在地下电梯门口等我们,招呼我们上去。

“电梯上不了顶楼,踏进了长江大厦办公厅,更换了个穿着制服的服务员陪着我们拾级步上顶楼,李先生在那儿等我们。

“那天下雨,我的外衣湿淋淋的,李先生见了,便帮我脱下外衣,他亲手接过,亲手替我挂上,不劳服务员之手。”

双方做了第一单广告业务后,彼此信任,李嘉诚便减少参与广告事宜,由洪小莲出面商谈下一步的售楼广告。

“有时开会,李先生偶尔会探头进来,客气地说:‘不要烦人太多呀!’”

“我们当然说:‘愈烦得多愈好啦,不烦我们的话,不是没生意做?’……”

李嘉诚的“与人为善”,更多的是他所受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父母对他的谆谆教诲。而重要的是,李嘉诚将他与人为善的哲学真正落实下来,并坚持下来了。

李嘉诚认为,有什么样的领导人,就有什么样的公司。领导人的风格,就是公司的风格,领导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会渗透到公司的每一个角落。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商人的素质决定着公司发展的成败。

任何一个有志把生意做大的商人,都有自己的商业梦想。但是,你的企业能够发展到多大规模,生意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基本素养。

比如,遭遇发展瓶颈时,要想获得突破、取得更大的发展,就会对商人的素质、技能、观念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你在某一方面存在不足,必然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短板。

李嘉诚通过不懈奋斗、长久积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商业世界中的一个传奇。今日的荣耀固然离不开他的勤奋和聪明,但是李嘉诚每每谈及自己的成功之道时,却一再强调良好的处世哲学和用人之道。

在李嘉诚看来,与下属、客户建立融洽的关系,有了好人缘,大家就会卖力工作,在生意上出力。关系融通了,就会一顺百顺,生意自然红红火火。这都是做人成功带来的好处。

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社会性,不论何时何地,人要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发展,都要结成群体和衷共济。谁都不可能独来独往,从这个意义上说,做人成功才能建立融洽的关系,广开财路。

独立创业者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缘广,所谓八面玲珑,自然财源广进。要想人缘好,那就要善待他人。善待他人,能使两颗心紧紧地连在一起,碰撞出人生美丽的火花。努力去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吧,你的人脉关系网也会因此散发出和谐的光芒。对伙伴、上级、下属、客户,“友善”意味着谅解、体贴、信任、爱护。长期尔虞我诈的不正常、不健康的商业环境下,懂得友善的人更容易赢得信任,从而建立起长久的买卖关系,才能赚到钱。

李氏箴言:

商道即人道,“做人”和“做生意”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用自己的真心来换取他人的信任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这是自古以来亘古不变的道理。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载体,尤其在生意场上,一个人如果缺失了自己的信义,那么,他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只有坚守自己的承诺的人,才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去赢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李嘉诚投身塑胶行业,正是顺应了香港经济的转轨。塑胶业在世界也是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塑胶制品加工,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小业主经营,原料从欧美日进口,市场由以本地为主迅速扩展到海外。李嘉诚对推销轻车熟路,第一批产品很顺利就卖出去,接下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他手里捏着一把订单。招聘工人.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单独上岗,他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开足马力,昼夜不停出货。

正当李嘉诚春风得意之时,遇到意想不到的风浪。一家客户宣布他的塑胶制品质量粗劣,要求退货。但李嘉诚手中仍攥着一把订单,客户打电话催货。李嘉诚骑虎难下,延误交货就要罚款,连老本都要贴进去。他亲自蹲在机器旁监督质量,然而,靠这些老掉牙的淘汰机器.要确保质量谈何容易!李嘉诚又一次陷于人生的大磨难中,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退回的玩具成品。一些客户纷纷上门要求索赔,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这情形扭头就走,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李嘉诚急如热锅中的蚂蚁。业内人常说:“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长江厂正处在后一种情景中。

产品积压,没有进账,原料商仍按契约上门催交原料货款。墙倒众人推,银行得知长江厂陷入危机,派职员来催贷款。弄得焦头烂额,痛苦不堪的李嘉诚不得不赔笑接待,恳求银行放宽限期,银行掌握企业的生杀大权,长江厂面临遭清盘的边缘。

李嘉诚回到家里,母亲从嘉诚憔悴的脸色、布满血丝的双眼,洞察出长江厂遇到麻烦。母亲平静地说道:

很早很早之前,潮州府城外的桑埔山有一座古寺。云寂和尚已是垂暮之年,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就把他的两个弟子——一寂,二寂召到方丈室,交两袋谷种给他们。要他们去播种插秧,到谷熟的季节再来见他,看谁收的谷子多,多者就可继承衣钵,做庙里住持。云寂和尚整日关在方丈室念经,到谷熟时,一寂挑了一担沉沉的谷子来见师父;而二寂却两手空空。云寂问二寂,二寂惭愧地说,他没有管好田,种谷没发芽。云寂便把袈裟和瓦钵交给二寂,指定他为未来的住持。一寂不服,师父说,我给你俩的种谷都是煮过的。

李嘉诚悟出母亲话中的玄机,诚实是做人处世之本,是战胜一切的不二法门。李嘉诚为自己所做的事,流下悔恨的眼泪。

翌日,李嘉诚回到厂里。工厂仍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李嘉诚召集员工开会。他坦诚地承认自己经营错误,不仅拖垮了工厂,损害了工厂的信誉,还连累了员工。他向这些天被他无端训斥的员工赔礼道歉,并表示:经营一有转机,辞退的员工都可回来上班。如果找到更好的去处,也不勉强。从今后,保证与员工同舟共济,绝不损及员工的利益,而保全自己。

紧接着,李嘉诚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祈求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限期内一定偿还欠款。对该赔偿的罚款,一定如数付账。李嘉诚丝毫不隐瞒工厂面临的空前危机,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恳切地向对方请教拯救危机的对策。李嘉诚的诚实,得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谅解。他们都是业务伙伴,长江塑胶厂倒闭,对他们同样不利。银行放宽偿还贷款的期限,但在未偿还贷款前,不再发放新贷款。原料商同样放宽付货款的期限.对方提出,长江厂需要再进原料,必须先付70%的货款。

李嘉诚的“负荆拜访”达到初步目的。他却不敢松一口气,银行、原料商和客户只给了他十分有限的回旋余地,事态仍很严峻。

积压产品,库满为患。这之中,一部分是质量不合格;另一部分是延误交货期的退货,产品质量并无问题。李嘉诚抽调员工,对积压产品普查一次。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有机会做正品推销出的,一类是款式过时或质量粗劣的。

李嘉诚如初做推销员那样,马不停蹄到市区推销。正品卖出一部分,他不想将积压产品拖累太久,全部以极低廉的价格,卖给专营旧货次品的批发商。在制品的质检卡片上,一律盖上“次品”的标记。李嘉诚陆续收到货款,分头偿还了一部分债务。

就这样,直到1955年的一天,李嘉诚召集员工聚会。他首先向员工鞠了三躬,感谢大家的精诚合作;然后,用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宣布:“我们厂已基本还清各家的债款。昨天得到银行的通知:同意为我们提供贷款。这表明:长江塑胶厂已走出危机,将进入柳暗花明的佳境!”

承诺,一个庄重而神圣的词语。许下一个承诺只需要1秒,但兑现一个承诺可能要1年,10年,100年,甚至是一辈子。做人应该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那样别人才会信任你,才会愿意和你进行交往,在生意场上一旦失信于人,那么以后你将会举步维艰,以至于最后不得不面临失败的结局。只有遵守自己的承诺,努力去实现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李氏箴言:

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别人宁愿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愿意再找他,因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会生出许多麻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