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把遗憾留给自己,(1 / 1)

把完美留给别人

人生太多的遗憾你怎么处置?答案是:不处置!让别人去完美吧,什么也做不成我还是我自己。

老子说:“绝学无忧。”(《老子·二十章》)——最高的学问让人无忧无虑。绝学其实就是让人绝望的学问。真理都让人绝望,因为它太真实残酷了。

人生太多的遗憾你怎么处置?答案是:不处置!让别人去完美吧,什么也做不成我还是我自己。

老子说:“绝学无忧。”(《老子·二十章》)——最高的学问让人无忧无虑。绝学其实就是让人绝望的学问。真理都让人绝望,因为它太真实残酷了。

????我们来看苏东坡的另一弟子张耒写的诗。张耒《对莲花戏寄晁应之》:

“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瑶柄。人间万事苦参差,吹尽清香不来摘。”????“人间万事苦参差,吹尽清香不来摘。”张耒这两句诗原是写莲花的,讲一朵莲花无人来摘的悲哀。张耒由此大叹人的一生莫不如此,你以为有可能的事往往完全没可能,你以为一定会发生的事往往竟一定不发生。

人生太多遗憾你怎么处置?答案是:不处置!让别人去完美吧,什么也做不成我还是我自己。

请一定把遗憾留给自己,把完美留给别人。

也即:把失败留给自己,把成功留给别人。

或:把冷清留给自己,把繁华留给别人。

你都这样了,这个世界还拿你有什么办法?人生最大的解脱莫过于放弃。放弃一切才能得到自己。

魔鬼说——??

我有信心摧毁你的信心。

天使说——??

我的信心并非缘于成功,而是缘于失败。失败都不能击倒我,成功更不能阻拦我前进。

把遗憾留给自己,把完美留给别人??李文明说这话时,深得王麒与王少农赞赏。这话是说:让他人完美去,我不妨并不完美。并不完美就不会有“完美之害”——凡事求完美,事情就变味,把人就搞死。不完美的才是好的。

老子说:“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余食即剩食,赘行指走不必要的路。老子以多余的东西比喻道,指出:不好的才是道,太好了就是假的。遗憾胜完美,遗憾可补,完美必败。

张耒悟莲??

盛开的莲花无人来摘。张耒的莲花诗写道:“人间万事苦参差,吹尽清香不来摘。

”他悟出人的一生莫不如此,你以为有可能的事往往完全没可能,你以为一定会发生的事往往竟一定不发生,遗憾是真实的人生。

老子说:“道法自然。”讲大道效法自然。自然生生不息,不仅是“有”的问题,更是浪费,因为它太多了。蜜蜂入花海,怅然若失。人在人海,怅然若失。人生多是“错过”状态,这也正常。就像蜜蜂虽然不会错过花期,但会错过最好的那朵花。

王少农悟石??

一块石,一个人,即构成无上妙境。石头一无所有,因此不生不灭。人应向石头学习。

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讲重是轻的根本,静是动的主宰。重怎么是轻的根本呢?以树为喻,大树很重,所以落叶很轻,不可能大树很轻、落叶很重。静是动的主宰更好懂,以眼为喻,你不闭眼怎能睁眼?一块大石头又重又静,当然胜过又轻又飘的人。天上的云又轻又飘,你抓得住吗?

朱病起悟山??

他看到小小一座香山已经是风起云涌,那么在他身上必有更大变化,而他已准备好……??

老子说:“道隐无名。”朱病起隐于香山,至今默默无名,正合于道。

惆怅??

朱病起说:情感可贵在于惆怅。懂得惆怅就懂得人生。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意即我自无心,以他人之心为心。无心的人当然惆怅。惆怅是空,空是道,人一旦觉得心头空,眼中茫,口里苦,就近道矣。

【链接解读】????

《老子·二十章》??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

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登春台。

我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

乘乘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纯纯。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若海,漂无所止。

众人皆有已,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说:

最高的学问让人无忧无虑,那就是一心向道。只有道才能解决人的问题。我问你,说话奉承与说话反对,隔多远?善与恶,又隔多远?其实都差不多。常人爱听奉承话,讨厌人家反对他。喜欢善,讨厌恶。这都是走歪了。不过,人家害怕的,你也不可不害怕。比如恶,人人害怕恶的东西,还是自有道理。荒唐啊,这一切没个终了。我看见人群熙熙攘攘,好像在享受大祭过后的祭品,又好像去登春台玩耍那样开心。我呢,早把这些看淡了,一切没反应,发像婴儿没长大,不懂事。我给人的感觉很都闷,好像无所归属。其实哪里是这样,我只是不随波逐流而已。大家手中都紧紧地抓了很多东西,用都用不完,只人我一人什么不抓,什么也没有。我嘛,就是一个傻瓜的心,喜欢单纯。俗人们前途一片光明,我只愿意沉没在昏暗中。俗人们笑喳喳,我宁愿一人独处。我的一生就像在大海上,漂漂****,无所止息,我一切任其自然,就把自己当一个浮瓶得了。大家都有好结局,只有我顽固到底。我与大家都不一样,而最看重在大道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绝学”,最高学问,指获得大道。绝,到顶了。

“唯”,象声词,应允、答应、奉承的意思。

“阿”,象声词,音è,吵骂、反抗的意思。

“荒”,荒唐。

“未央”,没完。央,结束。

“熙熙”,即熙熙攘攘,热闹的样子。

“太牢”,一种大祭,用猪、牛、羊三牲。

“春台”,不是春天的高台,而是指商纣王为享受美女修建的春宫。

“泊兮”,淡泊啊,指看淡了。

“未兆”,没有反应。兆不是预兆,指反应。

“未孩”,没长大。孩,动词,指婴儿长大为幼孩。

“乘乘”,颓废的样子。

“若遗”,好像没有。遗,丢了。

“纯纯”,单纯。

“昭昭”,光明的样子。

“昏昏”,昏暗。

“察察”,通喳喳,就是叽叽喳喳的意思。

“闷闷”,郁闷。

“淡若海”,浩大如海,渺茫如海。淡不是平淡,而是淡**。淡**即浩**。

“众人皆有已”,“已”,完,指结局。这句话意思是众人都有结局。

“我独顽似鄙”,“顽”,顽固。“鄙”,鄙夫,蠢人。这话意思是我独自一人顽固到底,像个不开窍的傻瓜。

“贵食母”,看重向母亲要吃的。“贵”,看重。“食母”,即求食于母。老子以孩子求食于母比喻人一心向道。

老子这章具体讲了什么叫“绝学无忧”,主要有三层意思:不随众人;要做婴儿;要做傻瓜。三层意思层层递进,最后推出结论:投身大道,人才可能真正无忧无虑。

老子狂奔??

无忧无虑不是因为学问,而是去掉了学问。那他为什么不裸奔?因为脱衣服太麻烦。

绝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