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案
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
《北京档案史料》《历史档案》中的档案资料选编
(二)报刊
《北京新报》,1912-1919年
《北京自治报》,1919-1937年
《北平晨报》,1930-1937年
《北平市市政公报》,19334-1937年
《北平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1934年
《北平特别市市政公报》,1929-1930年
《北平朝报》,1928-1929年
《北洋画报》,1928-1937年
《晨报》,1918-1928年
《大公报》,1900-1937年
《大众卫生》,1935-1937年
《第一助产学校年刊》,1930-1936年
《东方杂志》,1904-1937年
《妇女杂志》,1915-1930年
《公共卫生月刊》,1935-1937年
《华北日报》,1929-1937年
《教育杂志》,1912-1928年
《京报》,1930-1937年
《京报副刊》,1925-1926年
《京话日报》,1904-1922年
《每周评论》,1918-1919年
《社会学界》,1927-1934年
《申报》,1900-1937年
《时代教育》《时代教育季刊》,1933-1936年
《世界日报》,1925-1937年
《市政评论》,1934-1935年
《市政通告》,1915-1919年
《司法公报》,1927-1930年
《顺天时报》,1905-1930年
《通俗卫生月刊》,1922年
《通俗医事月刊》《医事月刊》,1919-1924年
《卫生丛报》,1916年
《卫生公报》,北平特别市卫生局,1928-1929年
《卫生公报》,卫生部,1929-1930年
《唯生汇刊》,1932年
《现代评论》,1928年
《医学周刊集》,1928-1932年
《中华教育界》,1920-1928年
《中国卫生杂志》,1931年
《中华医学杂志》,1918-1930年
(三)资料汇编、工作报告、地方志等
北平特别市公安局编:《北平特别市公安局公共卫生事务所第二暨第三年年报》,1928年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五年年报》,1930年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六年年报》,1931年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七年年报》,1932年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八年年报》,1933年
《北平市卫生处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九年年报》,1934年
《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十年年报》,1935年
《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十一年年报》,1936年
《北平市学校卫生工作委员会年报》,1935年
北京市处理粪便事务所编:《北京市处理粪便事务所业务报告》,1938年
京都市政公所编纂:《京都市政汇览(中华民国三年六月至七年十二月)》,北京,京华印书局,1919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日]服部宇之吉等编:《清末北京志资料》,张宗平、吕永和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
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
吴廷燮总纂:《北京市志稿》,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张在同、咸日金编:《民国医药卫生法规选编(1912-1948)》,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一1911)》,台北,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
中央公园委员会编印:《中央公园廿五周年纪念刊》,北京,和平印书局,1939
中山公园管理处编:《中山公园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四)民国和现代学者相关论著
1.民国著作
蔡恂:《北京警察沿革》,出版地及出版者不详,1944
陈方之:《卫生学与卫生行政》,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陈垣:《陈垣早年文集》,陈志超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2
胡定安:《胡定安公共卫生言论集》,上海,大东书局,1930
胡鸿基:《公共卫生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胡宣明:《中国公共卫生之建设》,上海,亚东书局,1928
金天翮:《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罗森等:《早期日本游记五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茅盾:《中国的一日》“第八编 北平·天津”,上海,生活书店,1936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姚灵犀编:《采菲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姚祝萱:《北京便览》,上海,文明书局,1923
恽毓鼎:《恽毓鼎澄斋日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枝巢子:《旧京琐记》,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2
周作人等:《北京城》,新京,开明图书公司,1942
《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第六册,上海,上海新文化书社,1923
刘昌裔:《北平市电影业调查》,见葛兆光选编:《学术薪火——30年代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毕业生论文选》,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当代著作
David Strand,Rickshaw Beijing: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Henri Lefebvre,Rhythmanalysis:Space,Time and Everyday Life.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2004
Ka-che Yip,Health and National Reconstruction in Nationalist China: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ealth Services,1928-1937,Ann Arbor: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1995
Kerrie MacPherson,A wilderness of Marshes:The Origins of Public Health in Shanghai,1843-1893,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法]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高晞:《德贞传——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韩]辛圭焕:《国家·城市·卫生——20世纪30年代北平市政府的卫生行政和国家医疗》,ACANET,Seoul,Korea,2008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台北,新星出版社,2006
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
廖育群:《岐黄医道》,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刘丰祥:《身体的现代转型以近代中国城市休闲为中心(1840—1937)》,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刘志琴主编,闵杰编著:《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修订本),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吴敏、子羽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景跃进、张静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美]大卫·哈维:《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黄煜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时间、陆地和海洋篇》,严撷芸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美]高彦颐:《缠足——金莲崇拜由盛及衰的演变》,苗廷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美]肯尼斯·F.基普尔主编:《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张大庆主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美]罗芙芸:《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向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美]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美]司徒琳主编:《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中的明清变迁(上卷),从明到清时间的重塑》,赵世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美]西德尼·D.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陈愉秉等译,北京,中国书店,2010
彭善民:《上海公共卫生与都市文明(1898-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日]飯島渉:《ペストと近代中国:衞生の「制度化」と社会変容》、東京,研文出版社,2000
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王业龙,周卫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王书奴:《中国娼妓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谢阳谷:《百年北京中医》,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徐海燕:《千载悠悠一金莲——中国的缠足文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英]罗伊·波特主编:《剑桥插图医学史》(修订版),张大庆主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英]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周连春:《雪隐寻踪——厕所的历史·经济·风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余新忠等:《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应研究》,北京,中国书店,2004
张泰山:《民国时期的传染病与社会——以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建设为中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张自力:《健康传播与社会——百年中国疾病防治话语的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五)相关论文
1.已发表论文
曹树基:《国家与地方的公共卫生——以1918年山西肺鼠疫流行为中心》,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1)
陈春燕、赵继伦:《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多维透视》,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4)
陈凤林、刘士英、梁峻、杨津林、姜永香:《北京道济医院考略》,载《中华医史杂志》,1998(3)
陈蕴茜:《时间、仪式维度中的总理纪念周》,载《开放时代》,2005(4)
褚晓琦:《近代上海菜场研究》,载《史林》,2005(5)
杜丽红:《1930年代的北平城市污物管理改革》,载《近代史研究》,2005(5)
杜丽红:《20世纪30年代北平市的公共卫生教育》,载《北京档案史料》,2004(3)
杜丽红:《知识、权力与日常生活——近代北京饮水卫生制度与观念嬗变》,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
杜正胜:《医疗、社会与文化——另类医疗史的思考》,载《新史学》,1997(4)
杜志章:《论晚清民国时期“卫生”涵义的演变》,载《史学月刊》,2008(10)
高丙中:《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载《开放时代》,2005(1)
高世瑜:《缠足再议》,载《历史研究》,1999(2)
郭湛:《论社会群体及其主体性》,载《社会科学战线》,2001(6)
[韩]辛圭焕:《20世纪30年代北平市政府的粪业官办构想与环境卫生的改革》,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7(8)
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滥觞》,载《学术月刊》,2003(2)
胡勇:《清末瘟疫与民众心态》,载《史学月刊》,2003(10)
黄兴涛:《清末民初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性”问题——兼论“思想现代性”与现代性“社会”概念的中国认同》,载《天津社会科学》,2005(4)
姜虹:《试论近代中国的女子警察》,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6)
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证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见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李学智:《政治节日与节日政治——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庆活动》,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5)
李忠萍:《“新史学”视野中的近代中国城市公共卫生研究述评》,载《史林》,2009(2)
李宗克:《现代化与现代性:概念的清理》,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梁淳威、梁峻、曹利娟:《清末北京卫生管理概要》,载《北京中医》,2007(5)
梁淳威、梁峻、曹利娟:《清末北京卫生法规和医学堂》,载《北京中医》,2007(6)
梁其姿:《麻风隔离与近代中国》,载《历史研究》,2003(5)
梁其姿:《明清预防天花措施之演变》,见陶希圣九秩荣庆祝寿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国史释论——陶希圣九秩荣庆祝寿论文集》,台北,食货出版社,1987
梁其姿:《医疗史与中国“现代性”问题》,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7(8)
刘岸冰:《近代上海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初探》,载《史林》,2006(2)
刘北成:《福柯史学思想简论》,载《史学理论研究》,1996(2)
刘正刚、曾繁花:《解放**的艰难:民国时期“天乳运动”探析》,载《妇女研究论丛》,2010(5)
路彩霞:《饮食卫生与晚清防疫——以京津地区肉类饮食习俗为主的考察》,载《民俗研究》,2006(4)
路彩霞:《天津卫生局裁撤事件探析——清末中国卫生管理近代转型的个案考察》,载《史林》,2010(3)
陆文雪:《上海工部局食品卫生管理研究(1898-1943)》,载《史林》,1999(1)
彭善民:《商办抑或市办:近代上海城市粪秽处理》,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3)
邱五七、马彦:《公共卫生概念的历史演进和思考》,载《预防医学情报》,2006(3)
饶东辉:《民国北京政府的劳动立法初探》,载《近代史研究》,1998(1)
史如松、张大庆:《中国卫生“启蒙运动”——卫生教育会的贡献》,载《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5)
王继、王浩兵:《马克思主义社会现代化思想探析》,载《社会学研究》,2003(3)
王建革:《近代华北的农业特点与生活周期》,载《中国农史》,2003(3)
王霄冰:《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4)
王秀云:《不就男医:清末民初的传道医学中的性别身体政治》,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8(59)
吴宁:《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载《社会》,2008(2)
吴宁:《列斐伏尔的节奏分析理论》,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孙语圣:《新生活运动再审视——从卫生防疫角度》,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夏玉珍、姜利标:《社会学中的时空概念与类型范畴——评吉登斯的时空概念与类型》,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3)
小田:《“庙会”界说》,载《史学月刊》,2000(3)
熊月之:《张园:晚清上海一个公共空间研究》,载《档案与史学》,1996(6)
谢凤华、张学武:《中国妇女缠足放足探析》,载《社会科学论坛》,2003(12)
薛林平:《试论北京清代戏园建筑与文化》,载《华中建筑》,2009(3)
徐甫颖、黄明坤:《时间节奏初探——新技术革命引起时间观念的变化》,载《哲学研究》,1986(2)
杨念群:《“兰安生模式”与民国初年北京生死控制空间的转换》,载《社会学研究》,1999(7)
杨念群:《北京“卫生实验区”的建立与城市空间功能的转换》,载《北京档案史料》,2000(1)
姚霏:《近代中国女子剪发运动初探(1903-1927)——以“身体”为视角的分析》,载《史林》,2009(2)
尹保云:《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历史定位》,载《学术月刊》,2005(10)
余丽芬:《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载《东南文化》,1993(6)
余新忠:《清代江南种痘事业探论》,载《清史研究》,2003(2)
余新忠:《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载《历史研究》,2003(4)
于小川:《近代北京公立市场的形成与变容过程的研究——以东安市场为例》,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余章宝:《散乱的历史——福柯后现代主义历史观》,载《史学理论研究》,2001(4)
袁熹:《近代北京医疗卫生事业与市民健康》,载《北京档案史料》,2005(3)
张丹红、张苏萌:《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学校卫生》,载《中国学校卫生》,2001(6)
张丹红、张苏萌:《19世纪后叶20世纪前叶中国的学校健康教育》,载《中华医史杂志》,1999(10)
张丹红、张苏萌:《中国早期校医设置概述》,载《中国学校卫生》,1998(4)
张丹红、张苏萌:《20世纪前叶我国以学校卫生为书名的著作略述》,载《中国学校卫生》,2005(4)
张泰山:《民国时期国人对公共卫生建设的认识》,载《安徽史学》,2008(5)
张应超:《辛亥革命中的西安起义研究》,载《唐都学刊》,1991(4)
赵婧:《1927-1936上海的妇幼卫生事业——以卫生行政为中心的讨论》,载《史林》,2008(2)
甄橙:《美国传教士与中国早期的西医护理学(1880-1930年)》,载《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4)
郑忠:《试论影响近代北京城市转型的因素》,载《北京社会科学》,2001(3)
钟少华:《略论中国近代卫生观念与卫生事业的起源》,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
朱德明:《上海公共租界食品检疫初探》,载《历史教学问题》,1995(6)
朱慧颖:《民国时期小学卫生教育初探——以天津为例》,载《浙江社会科学》,2008(4)
朱慧颖:《民国时期天津环境卫生管理》,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5)
左玉河:《从“改正朔”到废旧历——阳历及其节日在民国时期的演变》,载《民间文化论坛》,2005(2)
左玉河:《评民初历法上的“二元社会”》,载《近代史研究》,2002(3)
2.学位论文
陈蔚琳:《晚清上海租界公共卫生管理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程亚丽:《从晚清到五四:女性身体的现代想象、建构与叙事》,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杜丽红:《近代北京公共卫生行政的建立》,中山大学博士后报告,2007
郭峰:《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医疗卫生事业》,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龚小雪:《清代城市公共卫生管理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秦韶华:《上海市华界中小学学校卫生研究(1929-1937)》,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杨欣:《基督教在华妇女医疗事业研究(1840-1949)》,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叶科:《民国时期学校卫生教育研究——以浙江公立中小学为例(1927-1937)》,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俞莲实:《民国时期城市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以北京、上海、南京为重点》,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