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入20世纪,中国人的国民意识逐渐觉醒,身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符合卫生的强健身体意味着国家富强的希望,“总而言之,人民者国家之基础也。身体者又人生之基础也。身体强则人民强,人民强而国家自无有不强”[99]。在近代北京城市中,民族国家话语推动卫生知识成为一种评判和形塑身体的新标准,逐渐在许多民众的身体上打下烙印。
卫生知识批判中国传统的身体审美观,否定不良的生活习惯,引发了改造民众身体及身体观念的社会运动。不卫生的身体被批判、隔离,甚至被消灭,传统的身体观念由此被打破,社会对疾病身体的容忍度降低。为了摒除不卫生的身体,确立卫生身体的规范,采取了身体检查的方式进行证明和选择,这项工作在学生、工人、妇婴等社会群体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展。在反复检验和不断证明的过程中,卫生的标准得到一再确认和强调,加大了卫生知识对民众身体的影响力度。
卫生知识是界定身体正常和健康与否的标准,具有破和立的两重力量。身体被划分为卫生与否的对立两方。卫生运用否定的力量,批判传统的身体,驱逐病弱的身体,甚至要求彻底消灭感染的身体,这个摧枯拉朽的过程为造就新的身体奠定了基础。卫生推动了身体的再生产,确保健康的身体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从而推动了国民身体素质的切实提高。
[1] [英]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11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俞凤宾:《论公众卫生之必要及其范围》,载《东方杂志》,1915(3),11页。
[3] 《全国体育会议第三日》,载《申报》,1932-08-19。
[4] 王德照:《中国女子的束胸》,载《生活周刊》,1934(3),470页。
[5] 聂绍经:《体育的社会观》,载《学生杂志》,1923(4),2页。
[6] 杨贤江:《青年对于体育的自觉》,载《学生杂志》,1923(4),2页。
[7] 陈益浦:《卫生要旨》,载《中医新刊》,1928(4)。
[8] 张汉民:《中国民族身体健康问题》,载《新北辰》,1936(10),1052页。
[9] 《杂谈·衣服》,载《通俗医事月刊》,1919(2),40页。
[10] 杨渡溪:《不卫生的生活》,载《通俗医事月刊》,1920(4、5、6),21页。
[11] 《禁行人赤身露体》,载《晨钟报》,1917-05-24(5)。
[12] 《取缔车夫赤足》,载《晨钟报》,1918-05-23(6);《警厅取缔赤背》,载《晨钟报》,1918-06-17(3);《禁止车夫急驰》,载《晨钟报》,1918-05-09(6)。
[13] 《修正车夫规则》,载《晨钟报》,1917-09-09(6)。
[14] 《夏天勿打赤膊》,载《晨钟报》,1918-06-29(6)。
[15] 《叫化子背狗有碍卫生》,载《晨报》,1922-05-13(7)。
[16] 《有碍卫生》,载《北京新报》,1912-07-15(3)。
[17] 明夫:《怎样吸烟》,载《晨报》,1922-09-29(7)。
[18] 《研究纸烟之弊害》,载《大公报》,1913-01-17(2)。
[19] 《内务部取缔烟卷》,载《大公报》,1913-12-06(2)。
[20] 《内务部取缔纸烟》,载《晨钟报》,1918-06-28(6)。
[21] 《严禁儿童吸烟》,载《晨钟报》,1918-09-12(6);《教部禁吸纸烟》,载《晨报》,1920-03-27(6);《学务局取缔学生吸烟》,载《晨报》,1927-06-13(6)。
[22] 《劝戒纸烟运动》,载《晨报》,1923-06-13(6)。
[23] 博言:《北京之纸烟毒》,载《晨报》,1926-03-04(6)。
[24] 《平市并未有令禁止吸售卷菸》,载《京报》,1935-06-27(6)。
[25] 张静澜:《北京戒烟公所》,载《万国公报》,1906(9),10页。
[26] 《今日之拒毒大运动》,载《晨报》,1925-09-27(7)。
[27] 碧影:《黄沙迷漫中的北平》,载《读书月刊》,1935(5),221页。
[28] 《注意禁烟办法》,载《晨钟报》,1917-11-12(3)。
[29] 《内务部重定惩办烟犯条例内容》,载《晨报》,1919-05-27(6)。
[30] 《总监禁烟加紧》,载《晨报》,1916-08-16(5)。
[31] 《内务部训令(七七八号)》,载《政府公报》,1913(535),6页。
[32] 《警厅定期焚土》,载《晨报》,1919-05-10(6);《监视焚土人员》,载《晨报》,1919-05-12(3)。
[33] 《戒烟室有人满之患》,载《晨报》,1924-07-02(6)。
[34] 《京兆禁烟第三分局》,载《晨报》,1927-11-25(7);《禁烟局生意发达》,载《晨报》,1927-11-29(7);《禁烟分局成立》,载《晨报》,1927-12-03(7)。
[35] 《北平特别市禁烟条例》,载《北平特别市市政公报》,1928(5),37~38页。
[36] 《训令自治事务各区分所奉市府转奉委员长行营令颁禁烟实施办法及与禁烟有关规章检发原规章等并本处编制浅说标语令仰遵照办理具报由》,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5(322),46页。
[37] 《平津烟毒近况》,载《拒毒月刊》,1936(104),31页。
[38] 《北平戒毒所成立》,载《市政评论》,1934(9),10页。
[39] 《关于卫生事项·成立烈性毒品戒除所》,载《北平市政府行政纪要》,1934(3),79页。
[40] 《市党部主办拒毒宣传周》,载《卫生月刊》,1935(5),268页。
[41] 《北平清毒大会概况》,载《拒毒月刊》,1937(108),23页。
[42] 《清道执行细则(1909年)》《管理牛乳营业规则(1910年)》《各种汽水营业管理规则(1909年)》《管理剃发营业规则(1909年)》《管理旅店规则(1906年)》《管理浴堂营业规则(1909年)》《外城初级教养工厂章程(1906年)》《外城中级教养工厂章程(1906年)》,见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14、128、139、163~164、178、192、276、296页。
[43] 《应考人体格检验规则》,载《考试院公报》,1931(3),2页。
[44] 《市立民众教育馆》,载《时代教育》,1933(6),155页。
[45] 《健身五要素》,载《晨报》,1926-06-21(6)。
[46] 《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1902年)》,见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245页。
[47] [日]服部宇之吉等编:《清末北京志资料》,239页。
[48] 《陆军部军官学校招生简章》,载《政府公报》,“通告”,1918(882)。
[49] 《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招男、女生广告》,载《北京高师周刊》,1923-06-17(1),
[50] 《本校附属中学校本届招生之经过》,载《北京师大周刊》,1924-10-26(5)。
[51] 君鲁:《“检验身体”》,载《京报副刊》,1925-07-21(8)。
[52] 王克让:《健康检查》,载《教学生活》,1936(4-5),7页。
[53] 季白:《健康检查意义及其重要》,载《卫生月刊·北平晨报》,1934-03-01(37)。
[54] 《学校注重体育》,载《晨钟报》,1917-07-24(5)。
[55] 《通令学校防疫》,载《晨钟报》,1918-01-23(6)。
[56] 《考察学校防疫》,载《晨钟报》,1918-03-10(6)。
[57] 《检验各校生徒》,载《晨钟报》,1918-03-15(6);《学务局预防传染症》,载《晨报》,1920-10-22(6)。
[58] 赵光绍:《检查学生体格方法商榷案》,载《教育杂志》,1919(11)。
[59] 《本校布告·(一)本日应到体格检查处受检查诸班如左》,载《北京大学日刊》,1919-03-19(1)。
[60] 《校务纪要·检查学生体格》,载《北京师大日刊》,1924-10-12(9)。
[61] 杨嘉椿:《小学卫生问题》,载《中华教育界》,1924(2),7~9页。
[62] 赵鸿志:《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附属小学校概况》,载《中华教育界》,1924(3),23页。
[63] 《学校学生健康检查规则》,载《卫生公报》,1930(1),121~122页。
[64]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六年年报》,39页。
[65] 《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十一年年报》,93页。
[66] 秦佩玫:《北平市卫生教育委员会半年工作报告》,载《时代教育》,1933(2),60~61页。
[67]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五年年报》,43页;《北平市卫生处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九年年报》,76页;《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十一年年报》,75页。
[68] 《北平市卫生处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九年年报》,81页。
[69]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八年年报》,88页。
[70]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六年年报》,46页。
[71]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八年年报》,92页;《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十年年报》,68页。
[72] 《制发复验员工体格证明书》,载《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1934(989-1014),115页。
[73] 《员工可自动请验体格》,载《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1934(1142-1167),11页。
[74] 《应考人体格检验规则》,载《考试院公报》,1931(3),2页。
[75] 《训令直辖各机关准内政部咨为奉令首都普通考试应考人在公立医院机关检验体格准予免费令行饬遵一案令仰知照由》,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4(241),16页。
[76] 《为补缴体格检查法请鉴核备案由》(1935-12-31),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J005-001-00072。
[77] 《公共卫生事务所创设保婴会》,载《晨报》,1926-09-30(6)。
[78] 《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十一年年报》,61、64页。
[79] 《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十年年报》,3页;《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十一年年报》,65页。
[80]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八年年报》,113~114页。
[81] 《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十一年年报》,85页。
[82] 《训令市立医院、保婴事务所令仰会同保婴事务所、市立医院在该院、市立医院及东郊诊疗所设立孕产归(作者注:应为妇)婴儿幼童健康检查由》,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4(237),70页。
[83] 《儿童节与如何保婴》,载《时代教育》,1934(4),61~66页。
[84] 《婴儿比赛会将开始》,载《晨报》,1919-05-12(3)。
[85] 《青年会儿童赛会》,载《晨报》,1920-05-19(6)。
[86] 《儿童健康大会》,载《晨报》,1925-09-13(7)。
[87] 《昨日之孩童比赛会》,载《晨报》,1925-06-08(6)。
[88] 第一卫生区事务所:《卫生运动大会的意义》,载《大公报》,1934-05-22(11)。
[89] 《关于卫生事项·举行第一次卫生运动大会》,载《北平市政府行政纪要》,1934(2),134页。
[90] 北平市政府卫生处编印:《北平市政府卫生处业务报告》,150~151页。
[91] 《方局长报告词》,载《卫生月刊》,1935(8、9),13页。
[92] 《第二次卫生运动大会昨开第三次筹委会》,载《京报》,1935-04-21(6)。
[93] 《训令市立、私立各小学幼稚园奉教育部、卫生署令转知各校园举行各项儿童健康活动以便检阅令仰遵照由》,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6(372),27页。
[94] 《儿童检阅日手册》,载《公共卫生月刊》,1936(10),81~82页。
[95] 《北平特别市卫生局种痘免疫章程》,载《北平朝报》(卫生周刊),1929-03-08。
[96] 《卫生局往各校种痘》,载《北京自治报》,1928-10-25(2)。
[97] 《关于卫生事项·北平市市立医院附设妓女检治事务所检治规则》,载《北平市政府行政纪要》,1934(2),158页。
[98] 《关于卫生事项·戒除证明》,载《北平市政府行政纪要》,1934(3),99页。
[99] 《论体育(续二十二日稿)》,载《大公报》,1904-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