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山下龙二著、文君妃译:《王阳明传》(台北,国际文化,1989)
(日)冈田武彦著、吴光等译:《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日)秋月观暎著、丁培仁译:《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净明道的基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日)岛田虔次著、蒋国保译:《朱子学与阳明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日)沟口雄三著、林佑崇译:《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台北,“国立”编译馆,1994)
(加)卜正民著、方骏等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美)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台北,允晨文化,1996)
(美)牟复礼、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明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王学之思”编委会:《王学之思》(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学的对峙与合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方志远:《旷世大儒:王阳明》(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方尔加:《王阳明心学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牛建强:《明代中后期社会变迁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王振忠:《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左东岭:《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全汉升:《明清经济史研究》(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7)
朱鸿林:《中国近世儒学实质的思辨与习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台北,学生书局,1979)
何柄棣:《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5)
何炳棣著、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7)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7)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台北,允晨文化,2003)
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2004)
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台北,东大图书,1996)
余英时:《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6)
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1522—1602》(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吴震:《聂豹、罗洪先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吴光主编:《阳明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吴宣德:《江右王学与明中后期江西教育发展》(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吴智和:《明代的儒学教官》(台北,学生书局,1991)
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8)
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李纪祥:《两宋以来大学改本之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8)
杜乃济:《明代内阁制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孟森:《明清史讲义》(台北,里仁书局,1982)
季芳桐:《泰州学派新论》(成都,巴蜀书社,2005)
林月惠:《良知学的转折——聂双江与罗念庵思想之研究》(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
林丽月:《明代的国子监生》(台北,东吴大学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78)
邱仲麟:《独裁良相——张居正》(台北,久大文化,1989)
侯外卢、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胡吉勋:《“大礼议”与明廷人事变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韦庆远:《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唐立宗:《在“盗区”与“政区”之间——明代闽粤赣湘交界的秩序变动与地方行政演化》(台北,台大文学院,2002)
容肇祖:《容肇祖集》(山东,齐鲁书社,1989)
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5)
祝平次:《朱子学与明初理学的发展》(台北,学生书局,1994)
秦家懿:《王阳明》(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2)
衷尔钜:《蕺山学派哲学思想》(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张艺曦:《阳明学的乡里实践: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庄练:《明清史事丛谈》(台北,学生书局,1972)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陈大康:《明代商贾与世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陈郁夫:《江门学记》(台北,学生书局,1984)
陈时龙:《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162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北,学生书局,1983)
陈荣捷:《王阳明与禅》(台北,无隐精舍,1973)
陈荣捷:《朱学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2)
陈桥驿主编:《浙江古今地名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陈宝良:《中国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麦仲贵:《明清儒学家著述生卒年表》(台北,学生书局,1977)
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台北,谷风出版社,1986)
傅衣凌主编,杨国祯、陈支平著:《明史新编》(台北,云龙出版社,1995)
嵇文甫:《左派王学》(台北,国文天地杂志社,1990)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台北,学生书局,2003)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台北,食货出版社,1990)
黄俊杰:《孟学思想史论》(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7)
黄进兴:《圣贤与圣徒》(台北,允晨文化,2001)
黄进兴:《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台北,允晨文化,1994)
黄彰健编著:《明代律例汇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9)
杨天石:《泰州学派》(北京,中华书局,1980)
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杨祖汉:《儒家的心学传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杨国荣:《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廖可斌:《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刘志琴:《晚明史论——重新认识末世衰变》(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蔡仁厚:《王阳明哲学》(台北,三民书局,1974)
蔡仁厚:《王学流衍:江右王门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邓志峰:《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钱明:《儒学正脉——王守仁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钱明:《王阳明及其学派论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钱明:《浙中王学硏究》(北京,中囯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5—8)》(台北,东大图书,1976)
钱穆:《朱子学提纲》(台北,兰台出版社,2001)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台北,学生书局,1977)
钱穆:《国学概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
钱穆:《阳明学述要》(台北,正中书局,1955)
钱振民:《李东阳年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鲍世斌:《明代王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钟彩钧:《王阳明思想之进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钟彩钧主编:《刘蕺山学术思想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筹备处,1998)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台北,里仁书局,1994)
简锦松:《明代文学批评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9)
邝健行等选编:《韩国诗话中论中国诗资料选粹》(香港,中华书局,2002)
罗宗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苏同炳:《明史偶笔》(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
栾成显:《明代黄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