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朦胧地感到,这是一个被爱的皮鞭抽伤了心灵的少女舔着自己的伤口在诉说酸苦的、病态的、真诚的而又失望的恋情及其思考和抉择。痛楚、神伤、自言自语、自问自答、断来继去、倒去颠来的呻吟声连缀成这篇情绪心理小说。因其都是真情的流露而使我觉得动听。编辑部让写写读后感。朦朦胧胧地感受一下是容易的,把朦朦胧胧的感受写清楚就难了。我又一次感到人的感情是最复杂最微妙最难辨析也最不易作出正确与否答案的,尤其是爱的感情。爱是难得的,幸福的,因而也就与恨和痛苦孪生着。人生不就是为着一个爱字嘛,因而爱便成了一个漩涡。谁能说得清哪些爱是值得的,哪些爱是应该的,哪些爱是悲伤的,哪些爱是错误的。我只是糊涂地笨想,真诚的爱都该是没有罪过的。
她是少女。少女的初爱无疑是纯真的。纯真的爱能不美好嘛。她爱上的却是别人的丈夫。是他把她的爱挑起来抓过去的。爱的砝码并不平衡。但也创造出令她无法忘却的诗意来;两人独处时常常笑得像稚气的孩子;有人时就用眼睛默默地注视;雨也变得美丽了;他们心里都多了一个世界……
爱是难得的,因为难得才幸福。被所爱的人爱更难得,因为更难得才更幸福。她只为爱和被爱的幸福而欢乐,并没想让他承担什么责任,并没想到从他妻子那儿把他夺走,也并没记着谁欠着谁的什么债,也没希望从他身上得到别的什么。爱使她充实就够了,别的她都没想。当他的妻儿因缺少他的爱而痛苦地出现在她和他的眼前时,她自责,忏悔,怀恋,心在隐隐作痛。她理解他在妻儿面前离她而去的恕罪般的弥偿行为,因为她知道自己也因惧怕别人把一顶重重的帽子抛给她便不敢承受重压而正大光明地爱他。可她无论如何忍受不了他在那种时候对她说的一声对不起。真诚的爱是能用简单的对不起来回答的吗?她失望,爱心深深地沉下去了。痛苦的思考之后她决计离开这个苦爱的漩涡,到远远的小镇上去当合同工人。更使她失望的是他对她的要走竟报以不经意,不相信的一笑。这不经意不相信的一笑使她明白了,他只是把她看成一只属于他的不会飞出他那温馨又冰冷窝巢的小鸟。她什么都不希求,惟一希求的那个真诚的爱字原来是不曾存在过的,她怎能不心如被皮鞭抽碎了似的想大哭而无泪啊。她相信自己的爱是纯真的,因而没有去做一般人所要求的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却是对那个如此不珍重少女爱情的卑俗男人示以无情的鄙视。对的,应该鄙视的是他。他得到了那么多、那么深、那么真的爱,竟只轻轻地回报了一句对不起和不经意的笑。
她并不计较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也不需要别人来回答她是对是错,她也不后悔,她是真诚的,并不自私,所以不可恶。
这篇小说虽然不足四千字,结构上却有现实和以往两条交错的线索,而过去那条线索又并不顺序地分成“我和你”、“你和她”等细碎的线段,时空也是杂乱的。表现的完全是心态,人的衣着、形象、性格、表情几乎滴墨未着,这就是篇幅虽短容量却不小的原因,另外,杂错着的段落里间或能有不错的句子逗引你读下去。
我还朦胧地感觉到,是不是实的细节稍多一点,叙述稍深沉一点会更好?我读过一个短篇,写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学生对一个四十多岁的有妇之夫的依恋之情,分寸把握得相当好,很好读。不过那是苏联一位著名作家写的,篇幅也近万字,以此来苛求不足四千字《请不要回答》的青年作者,肯定不妥。
(原载《文学之友》198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