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颗星(1 / 1)

和鱼去散步 刘兆林 588 字 11天前

故乡是颗星

我为故乡黑龙江省巴颜县西集镇自豪。她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乡镇之星”了!在幅员辽阔人口全世界第一众多的中华大国,一个没有特别深厚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也不占特别重要政治和军事位置的区区小镇,能取得这样一个虽然不是最具耀眼光环的荣誉称号,也实属不易了。我是在长江三峡采风时接到为故乡的影集写几句话的请求,当时我正为第二次到三峡所见的巨变而欣喜。一座座村镇,甚至整座整座历史名城由峡谷或山腰迁上了山顶,所以在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任过职留下大量诗篇的奉节县城酒后题诗时,我感慨地写道:“诗城与时进,随水上高峰,奉献有大节,境界总提升。”回到沈阳坐下来为故乡新影集写序时,我不禁又想到这几句顺口溜,而且想到日新月异这个词。细细想来,这个已被用烂了的词,和“与时俱进”真的都充满了文采和哲思。岁月如流,时事变迁,一个人,一个地方,不能与时俱进,那真是可悲了。作为家乡人,看了今日西集的一幅幅图片,真是欣喜异常,这欣喜甚至不亚于来自长江三峡的。西集的一座座工厂、一个个市场和商场,以及不落后于外地城镇的学校、医院、公园、车站、住宅楼等等,虽不能与我走遍祖国大地看到的先进的都市相比,可她在山乡小镇之中是闪光的,是优秀的。“先有西集场,后有巴彦县”的说法,就说明西集在全市在全省是有优越历史条件的。她市场的久远,她种菜的先进,她教育的优良,她水土的肥沃,她人心的善美,她民风的纯朴,她民众的勤劳,她上下一心想改革思进取的精神,都是我这个远游的故人为之自豪的。

自豪之余,我不能不想到,三十多年前我离家时,西集几乎没有工厂,也没有市场。西集镇原名叫西集场,就因为她是集市贸易中心而得名,但后来却没了市场,现在看来简直近乎荒唐。现在她不仅有了面向全县的,还有了面向全省、全国甚至世界的市场,这是西集最了不起的进步。建好集市才能引来外面的人,也才能使自己的人和物走到外面去;建好工厂才能造就自己的物和人;办好学校才能培养和提高人的精神质量;办好医院,才能保障人的身体素质,等等。从前的西集,既有让我怀念的东西,也让我留下了太多的辛酸。现在,我几乎是含着热泪在感谢故乡的变化。我相信,从西集中学的怀抱走向了北京、南京、广州、上海、新疆、海南……以及海外的游子们,都会如我一样为西集的进步而激动的。西集的驿马山不算高,但蕴有《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那支歌儿的精神;西集的少陵河不算深,但沾有《呼兰河传》的灵韵;西集的市场不算大,但继承有“西集场”的优良传统……

同时我还想到,如果,我的故乡,这个已经闪耀出中国乡镇之星光的小镇,目光再远大些,也能养育出一个大作家萧红,写一部不朽的《少陵河传》,连同西集场一齐名扬四海并传之后世,那么,这颗中国乡镇之星就会更加星光灿烂,也会更加惹远远近近的人向她走来……

2002年11月19日草于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