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爷爷百岁寿诞有感(1 / 1)

何晓民

2010年9月7日,是爷爷的100岁生日大寿,回忆起与爷爷共庆大寿的美好情景,历历在目。可时光荏苒,斯人已逝,生者长思。万般滋味在心头,道不尽的苍凉,诉不完的思念。不禁眼角湿润。感觉爷爷并不曾离开过,只因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永存!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每年给爷爷过生日。北师大9月7日给爷爷过的大寿,我也参加了,那天有几十人,会聚了各路名流、亲朋,中央部委领导,二炮的领导,爷爷的挚友,北师大领导,爷爷的得意门生杨共乐、宁欣等人都前来给爷爷贺寿。生日当天人头攒动,场面恢宏,看得出那天爷爷是十分开心的。

在此特意着墨的是,我跟爷爷有个默契的约定——爷爷每年过两个生日,可能人们不曾知晓,尽管爷爷离开老家菏泽几十年了,但他一刻也不曾忘记家乡本土,思念家乡的情怀也不曾消减。按照我们山东老家的风俗习惯,生日要过农历的,所以爷爷很喜欢我给他过农历生日,这便是我和老人间的默契约定,并坚持了很久,直至老人与世长辞。因为我也在老家菏泽出生,可能源自那种同族的血脉亲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爷爷对于我的喜爱和关怀,是一种思乡的寄托,也是一种血脉延续的关怀。每每看到爷爷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那种感觉发自内心且延绵不绝。每每通过爷爷脸上展现的笑容就能感觉到爷爷很快乐。爷爷是喜怒形于色、真性情的好人,他的好是那么的无私,那么的与世无争,那样的耿直,那样的厚重。俗话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爷爷以其非凡的一生践行和印证了这句话。爷爷专心于学术,潜心研究,造诣颇深。但他与世无争,只专注于学术,从不与人争什么虚名,但求在学术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因此,尽管爷爷已经100岁,却越发地像小孩子一般,毫不掩饰那种既有小孩天真的对于过生日的期盼与渴望,又有老人家庆寿的那种荣耀幸福,此时,看到爷爷发自内心的喜悦,我也更加为爷爷的长寿而高兴和快乐。

记得那是2010年的8月24日,我照例为了排解爷爷的思乡之情,来给爷爷单独过农历的生日,上午我首先给他打电话送上生日的祝福,并告诉他老人家:晚上我下班过来,爷爷说别过来了,你工作很忙,我说一定给爷爷过生日,其实我知道爷爷心里是希望我给他过的,只是怕影响我工作才这样说,因为爷爷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一个正直无私的人,他的境界很高,是一般人所无法企及的,所以他一切先为别人着想,在当今社会这种老人很难找。

我下班后给爷爷订了一个很大、爷爷又十分爱吃的蛋糕。为了增加生日气氛我又叫了孩子、部队的老乡一同给爷爷庆贺。当敲开爷爷位于北师大家属区红二楼的家门时,保姆说由于过生日这段时间来探望的人多,老人家比较疲劳,提前躺在**休憩,当我来到爷爷的屋里把蛋糕放在桌子上时,爷爷脸上露出了童真般的笑容。爷爷说:“你又给我花很多钱买蛋糕,你来我就很高兴了,不要带东西;你每次来都给我带很多的营养品,花很多钱。”我说:“孝敬爷爷是我心甘情愿的,只要您健康长寿就是我最大的快乐。”这些温馨的话语和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每每想起我心头都是暖暖的。我很喜欢老人,因为我小时候是姥姥带大的,姥姥在多年前生活不太好的情况下就去世了,也没享什么福,我也没有报答她的机会。我父亲也去世得早,在他们去世的第二年由于改革开放生活就好了,所以他们都没享福,连个馒头都吃不上就走了。所以我到北京后就把何兹全爷爷当亲爷爷了,尽管是本家的堂爷爷,但感觉比亲爷爷还亲,也可能命运就是这样安排的,补给我孝敬老人的机会。在北京逢年过节以及周末,我都会去看爷爷奶奶。那种感受如同回家般温暖,不时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在累了倦了的时候,有种停泊在家的港湾般的感受——幸福和温暖。

可如今,老人驾鹤西去,我没机会再敲他的门了,每当想起这些,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撕心裂肺,悲伤不已,可同时又感觉他不曾离开我。每当我想念他老人家时我就到红二楼去,看到了那里人去楼空的场景又把我惊醒,告诉我事实上他已走了,今生再没机会去敲他红二楼的门了,更没机会听到他洪亮的声音:“谁呀?”“是我。”“是晓民呀。”并打开门把我让到屋里。这样的声音、这样的对话,今生永远听不到了。爷爷,我们怀念您;爷爷,您一路走好。如果有来世,我还想当您的孙儿。

就在那天一口一口给爷爷往嘴里喂蛋糕的同时,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能够亲身孝敬100岁的老人并为他祝寿,这是我从不曾想过的,可今天实现了,试问人的一生中能见几个百岁老人,并且能够亲自祝寿,世上不多;何况能够给自己至亲的百岁老人祝寿,更加令我感觉到无比荣耀。这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福报,在此谢谢爷爷赐予我的一切。

给爷爷过完百岁大寿,天色已晚,考虑到爷爷需休息,我和爷爷说我走了,改天再来看望,爷爷紧紧握着我的手说:“谢谢你给我过老家农历的生日。”望着爷爷那慈祥的面容,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既幸福又想流泪。当时我想明年依然给他老人家过生日。没想到爷爷过了春节没到101岁生日便永久地离开了我们。

他走后我许久没缓过劲来,可以用悲痛欲绝来形容,因为和爷爷的感情太深了,尤其在爷爷晚年这几十年里,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很多,他突然走了我很不适应,他走后我多次不知不觉地伤心流泪,虽然男儿有泪不轻弹,就连我父亲去世时,我都不曾感觉到如此悲伤。心里无数次的默念,爷爷走了,我再也不能和他说话了;再也没有这种一到周末、逢年过节去串门看爷爷的情景了;再也没有我敲红二楼的门,爷爷问谁,我说是我的这种对话情景了。此生的悲痛莫过于此。

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谨以此文祭奠我逝去的至亲——兹全爷爷。您的教诲我终生铭记,您的品德我研习传承。您将永远、永远地活在我们每个后辈的心中,不曾离开。

晓民

2013年3月28日

(北京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