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提高文明礼貌的秘诀是呼吁“大家共同做”吗?(1 / 1)

即使有人对我们说“为了保护环境,请……”,我们可能会想:“只有我一个人行动,势单力薄,收效甚微。”这样就导致环保措施很难得到贯彻执行。其实说服别人是有诀窍的。

◎ 只有我一个人,不行动也无妨

有些酒店在推行不要浪费卫生纸或者重复利用毛巾等环保活动时,很难得到客人的支持和配合。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其中的问题就出在酒店方倡议客人的方法上。

我们经常看到“珍惜有限资源”“爱护美丽地球”等标语,但是客人看到这样的呼吁,是不会心动进而采取行动的。

当然,为了保护环境肯定要做这些力所能及之事,可面对这样的倡议,人不免会产生“道理我都明白,但应该不差我一个人吧”这种心态,因此不会付诸行动。

那要怎么做,才能让大家都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活动中来呢?

◎ 大家都在行动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诺亚·戈尔茨坦(Noah Goldstein)认为,更换一种呼吁方式可能会更有效果。

戈尔茨坦想出的呼吁方式是“大家一起行动”。通过加入这种宣传,也许会有更多的客人照做。

呼吁“大家一起行动”,就不会产生“应该不差我一个”这种心态。

戈尔茨坦认为,群体行为的认知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如果提出“大家一起行动”,个人很可能会产生从众心理,“那我也参与吧”。

于是他邀请一家宾馆的老板参与一项为期80天的实验。具体是在一段时间内,酒店客房里贴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样单纯的环保标语。然后,戈尔茨坦调查了酒店客人重复使用毛巾的情况,结果只有35.1%的客人听从了标语提示。

接下来戈尔茨坦把贴纸标语的内容变为“敬请所有客人共同努力”,结果有44.1%的客人重复使用了毛巾。可能有人觉得这个数量还是很少,但是重复使用毛巾的客人已经增长了近10%,可以说这种方法大体上是成功了。

◎ 不会形成“如果只是我的话就算了”

“大家都在参与”这种说法是说服别人的一种有效方式。

如果听到“大家都不愿意闻烟味”,就不会有人愿意做个例外继续吸烟了;听到“大家都在遵守”,就不会有人特立独行,还坚持把自行车停在马路上了。

要推动别人参与的时候,呼吁“所有人都在做”可以提高说服力。大家知道这点后,在宣传或推广新政策时会更为顺利,所以还请务必牢记于心。

在车站的洗手间内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

“这里是公厕,环境靠大伙!”

(言下之意,请你也维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