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广告,它们宣传推广着各式各样的产品,其中不乏一些看上去很奇葩的商品,它们真的有效果吗?
◎ 暗示的效果?
你是否曾在杂志背面等处看到过一排排介绍“奇怪产品”的广告呢?
比如“万能记忆法:帮你3天记住3000个英语单词”“完全消除烦恼的自我启发DVD”“运气手镯,镯来转运,提升能量,转运项链”等,真是林林总总,千奇百怪。
这样的产品真的有效果吗?
总感觉怪诞诡奇的气氛扑面而来,但就结论而言,这些产品可以说还是有一点效果的。
但与其说是这些商品本身有效果,不如说只是消费者在“自以为是”。也就是说消费者的臆想是有暗示效果的。
如果我们坚信一件事情,比如“哎呀,买了这款产品,这下我也能变聪明了!”在这样的自我暗示下,自己真的会变聪明。
◎ 荒唐的东西也有效果?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安东尼·格雷瓦尔德(Anthony Greewald)通过海报和报纸招募参加心理实验的人,共有288名志愿者报名参加。
格雷瓦尔德事先告诉其中一半的志愿者,发给他们的是提高自尊心的磁带,并让他们5周内每天都要听这个磁带。剩下一半的人被提前告知拿到的是提升记忆力的磁带,也是连续5周每天都要听。
5周刚过,格雷瓦尔德便再度召集参加者并询问他们“磁带是否有实际效果”。
结果50%的志愿者都回答“磁带真的有效果”。从这个数据来看,可以说市场上出售的自我启发一类的磁带是有实际效果的。
尽管内容错乱,但仅靠“自以为是”也有效果
实际是提升记忆力的磁带
实际是提高自尊心的磁带
→ 有50%的人回答“有效果”
然而这个研究的有趣之处就在这里:事实上,格雷瓦尔德事先把双方磁带上的标签对调了。
也就是名义上是“提高自尊心”的磁带,其实是“提升记忆力”的内容;“提升记忆力”的磁带中是“提高自尊心”的内容。
换句话说,志愿者听的明明是内容错乱、与心理期待毫不相干的磁带,却有50%的人认为“确实有效果”。
◎ 是否见效,取决于消费者的心理
从这个研究中我们明白,商品的效果取决于消费者的自我暗示。
消费者认为荒唐离奇的产品也有一定的效果,但这其实只不过是他们主观的一厢情愿而已。
转运项链其实并不能招来幸运,但是有人相信戴上项链“自己会成为幸运儿”,这样的心理暗示可能真的能吸引到好运。与其说项链本身有效果,不如说是当事人的“自以为是”罢了。
当然,我绝对不是要在此否定所有这类的产品,我觉得如果有人购买了这种产品,相信自己的人生能过得更有意义,那它就和护身符或符纸一样,对购买者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