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次执行项目都会出现死亡冲锋的情况,久而久之,谁也不愿意与项目扯上关系了。
我在软银工作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状况。
“Yahoo!BB”项目启动时,孙社长要求人事部“今天下午5点之前召集100名员工到会议室来”。
然后孙社长当着这100人的面,满怀**地说:“这个项目是赌上软银未来的第二次创业。希望大家都能参与到这个项目之中来,请在场的人都把名片留下。”
但留下名片的只有几十个人,很多员工都直接离开了,甚至有十来个人是从紧急出口悄悄溜走的。
当时软银的很多项目都接连失败,所以员工们都“不愿参与孙社长的项目”。
就连孙社长这样的领导者,如果成功率不高都难以留住人才。
员工们连项目都不愿参与,更别说担任项目经理了。
很多日本企业对我说,“我们企业没有人愿意做项目经理,根本培养不出人才”。
这绝不是因为日本的商务人士不思进取或者缺乏能力,而是因为没有权限只有风险的项目经理这个职位实在太没有吸引力。
更何况绝大多数的日本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就存在问题,导致项目经理无法充分地履行自身的职责。
日本企业成立新事业项目的成功率非常低,这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日本的大企业中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将商业计划竞赛的获奖主题项目化,将提案者任命为项目经理。
在项目启动初期,往往有高层领导参与其中,为项目经理提供支援。
但随着项目的进行,一旦项目内容与高层领导自己管辖的部门发生利益冲突,这些领导就会立刻撤出项目。
失去高层支援的项目经理同时也失去了必要的人才和预算,最终项目只能以失败告终……这就是最典型的失败案例。
更糟糕的是,项目失败的责任完全由项目经理独自承担。即便在项目结束后,这次的失败经历也会导致其人事考核的评价降低。
如果在项目启动时,提供支援的高层领导能够明确表示“如果项目失败我承担全部责任”的话,就能避免出现上述的问题。但日本企业的项目基本都没有明确的权限和责任划分,所以当出现问题时,最终都是由项目经理来承担责任。
项目经理的工作在短时间内不会被AI夺走
既然担任项目经理没有任何好处,那么员工们认为“不参与项目,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实际上正如我前文中提到过的那样,今后不管在任何企业之中,“项目化的工作”都将越来越多。
届时如果谁都不愿意担任项目经理,员工也只是迫于上司的命令才参与项目的话,项目失败的概率只会越来越高。这样一来,日本企业与海外企业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甚至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一败涂地。
这对日本整个国家来说,都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虽然话题比较沉重,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个机会。
正因为很多人都对参与项目敬而远之,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掌握“项目管理”的能力,就更容易出人头地。
不管今后AI如何发展,只要你掌握了项目管理的能力,就一定能够成为各个企业争抢的人才。
尽管现在日本的组织环境对项目经理来说非常严峻,但仍然有对项目整体进行控制,让他人提供帮助的技巧存在。
本书将在后文中为大家做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