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什么?听起来很像是互联网的亲戚。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相比,物联网是一个相对冷僻的词汇,了解的人相对较少。其实,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原意是“万物互联”。业界已经提出了“AIOT”的概念,从这些字母就可以看出是由AI和IOT合成的,可见它和人工智能的关系非常亲密。那么,它有什么作用呢?有了“互联网”,还要“物联网”做什么?
其实,“物联网”与“互联网”可以实现互补。互联网主要解决的是人与人的链接,而物联网要解决的是物与物、人与物的链接,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我们知道,现在互联网发展得热火朝天,“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已显示出巨大生命力,在新经济领域发挥出了明显的作用。而在传统经济领域,“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联系最为密切。另外,如今一个人就能拥有很多不同的物品和设备,物的数量一定远远超过人的数量,所以物联网比互联网应用范围广得多。在未来的30年,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类(70亿),届时将有逾1万亿件物品被接入互联网,人工智能也将比人脑更聪明。
物联网利用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物与物、人与物相联的模式。而它对于信息端的云计算和实体端的相关传感设备的需求,使得产业内的联合成为未来必然趋势,也为实际应用的领域打开无限可能。物联网涵盖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其中九个主要应用领域市场产值最大,分别为:①智能汽车,包括无人驾驶与车联网等;②智慧城市,包括公共健康与交通运输等;③智慧物流,包括智慧运输与商业导航等;④智能护理,包括辅助健康与健身等;⑤智慧办公,包括运营最优化与运营安全等;⑥智慧零售,包括自动结账等;⑦智慧工厂,包括智能操作与设备最佳化等;⑧智慧能源,包括能源互联网等;⑨智慧家庭,包括家事自动化与家庭安全等。
智能家居
看到了吗?这些领域不少和本书之前介绍的人工智能影响的领域是重叠的,其实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共同发挥作用。
“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的观念已逐步为社会所接受。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物联网“是改变人类未来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商业周刊》评价物联网“是人类未来四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目前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发展迅猛,比如百度的百度天工、Apollo无人驾驶计划;华为的华为云服务、阿里巴巴的阿里云、Link物联网平台、科大讯飞的灵犀3.0等,都属于已经落地的物联网项目。据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高德纳公司(Gartner)的预测,2020年以后物联网的行业支出将出现大幅增长,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当前5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物联网安全市场将达到8.405亿美元的规模,2013年至2020年,物联网安全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高德纳公司还预测,该领域的市场规模还将呈指数级增长,到2020年底,其全球消费将超过50亿美元。
当然,凡事皆有两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物联网的应用,黑客一方面可以加快数据和用户习惯的分析,从而加速攻击进度;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分子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传统的威胁形式,使电信诈骗、隐私窃取更隐蔽、更难以防范。通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为社会提供价值的同时,也会被不当利用,放大物联网终端面临的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