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分内容,我们得好好推出一个重量级的“大人物”。这位“大人物”虽然非常厉害,但是体型却很小,那就是充满着未来感的“纳米机器人”。纳米机器人能在原子水平上精确地建造和操纵物体,能在我们身体里帮我们“做手术”。想象一下,将来有一天,你的体内会住进由电子元件构成的小机器人,帮你清理血管,帮你赶走病毒。也许有的读者会觉得这听起来瘆得慌,如果有这么几个小东西在自己的血液里游泳,那绝对会联想到孙悟空在铁扇公主肚子里撒泼打滚的画面。但是要知道,既然是“纳米机器人”,那么它的大小也就是纳米级别的,比一只蚂蚁小一百万倍。而且它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不会在你的肚子里“造反”。那么,它到底要怎么帮我们处理身体内存在的“病变”呢?让我们来看一则“纳米机器人小分队”的故事:
纳米机器人队长:“我们已经进入患者的身体内了,准备好巡逻了吗?”
纳米机器人们:“准备好了!”
纳米机器人队长:“好,我们先顺着血管一直游,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纳米机器人A:“报告队长!我感到这里好像温度有异常!”
纳米机器人队长:“好,检查一下这里信使核糖核酸上的疾病指标。”
纳米机器人A:“各项指标均与一种疾病符合!”
纳米机器人队长:“准备释放相应的治疗药物,消灭敌人!”
纳米机器人B:“报告队长!检测到这里是肿瘤聚集的环境!”
纳米机器人队长:“好!大家变换自己的形态,释放携带的‘肿瘤杀手’!”
纳米机器人B:“不行,敌人太强大,人手不够啊!”
纳米机器人队长:“不用怕,我们能自我复制出几百万个兄弟,一定能顺利完成工作!”
我们可以从这则小故事中总结出纳米机器人的四个特点:第一,它们携带温度感应器。人体中出现病变时,会发生温度变化。因此,纳米机器人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识别患病部位,实现药物的精准投放。第二,它们能检查信使核糖核酸的疾病指标,如果所有指标都与人们设置的某种疾病指标相匹配,那么它就会做出“这里该释放何种药物”的判断。第三,纳米机器人会变换自己的形态,由筒状展开变成片状,露出内部的药物,射杀病变细胞。第四,纳米机器人能自我复制出百万数量级的机器人,完成庞大的工作。
纳米机器人模拟图
也许有了纳米机器人,癌症患者不用进行化疗,纳米机器人可以精准地消灭癌症细胞,将其完全分解。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对于纳米机器人来说更是小菜一碟。这样一来,有人会自然而然地推理:既然各类疾病都可以治疗,人类是否可以长生不老呢?还真有人承认了这一点。不久前有人宣布:“到2029年,人类将开始正式走上永生之旅。到2045年,人类将正式实现永生。”
说到这里,秦始皇的棺材板怕是按不住了。古往今来,寻求“长生不老”灵丹妙药的人数不胜数,几乎中国历代皇帝,包括最英明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莫不如此!据说当年秦始皇就派方士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东渡寻找长生不老药,灵丹妙药当然没有找到,秦始皇49岁就呜呼哀哉了。在我们传统的认知里,“长生不老”只存在于神话之中,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可能发生。那么到底是谁胆子这么大,敢颠覆我们的认知,做出这个“神预测”?一般人说的我们不信,但是“大神”说的,我们就要仔细地考虑考虑了。这位“大神”就是谷歌的首席工程师、未来学研究家雷·库兹韦尔。所谓“名师出高徒”,库兹韦尔的老师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比尔·盖茨称:“雷是我知道的在预测人工智能上最厉害的人。”
好吧,那我们姑且觉得他没有胡说八道,那么他有什么根据呢?当然,库兹韦尔说出这番话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设想一下,如果有那么一个时间点,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人均寿命每过一年就增长一岁,那岂不是人就逐渐逼近永生了?等到了2045年,库兹韦尔口中的那个“奇点”就将来临,计算机智能将与人脑智能兼容,人类将超越自己的生物存在!
有读者要说:“行行行,你说的那个逼近永生好像有点道理,但是那个‘奇点’是怎么回事?计算机智能怎么能与人脑智能兼容呢?”这里,我们的纳米机器人就发挥它的大作用了。它就是人类“永生之旅”的一个重要角色。库兹韦尔认为到了2020年,人的血肉之躯将可以植入纳米机器人,由它们来接管人类的免疫系统。到了21世纪30年代,我们血液中的纳米机器人还能摧毁病原体,并修正人体内的基因,达到扭转衰老的效果。纳米机器人还可以透过毛细血管无创伤地进入人体大脑,将大脑皮层与云端联系起来。如果肉体实在是支持不下去,我们的思维、情感、学识都还能在计算机中保留,甚至能通过与云端相连的全息投影技术,把去世的人重新“投射”到现实世界,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想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永生。
你可能会敏锐地意识到:如果将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那人岂不是和人工智能非常相似了吗?如果这真的实现了,那么自然人与人工智能则完全不是想象中对抗的关系,同时也超越互帮互助的“朋友”关系,人将与机器融为一体,人亦是机,机亦是人。
总体看来,说是“看医生”也好,说是“看机器”也好,我们未来的医疗护理一定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力量。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它能帮助医生诊断疑难杂症,帮助护士从繁复、无趣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对于患者来说,它能帮助偏远地区的人们实现“远程看名医”的梦想,在线诊疗平台的建立使得偏远地区的医院能够迅速提升诊疗水平,获得大城市的医疗资源。它还能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康复效果,危急关头挽救转瞬即逝的生命;对于全人类来说,它又是一剂“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改变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的命运。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发展,医疗物联网(IoMT)、人工智能全科医生机器人、远程医疗、医疗中的可穿戴设备、云计算,它们正在走向现实。未来,VR以及5G技术的发展,使得之前较为昂贵稀奇的远程医疗变得触手可及。从患者招募到药物开发,人工智能将全程参与,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福利”:新型药物的研发时间将会比之前更短,而且价格也会更低。对于残障人士而言,下一代假肢技术也在进步,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加容易地恢复到常人生活状态……这场人工智能带来的“医疗革命”究竟还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惊喜?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