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对七姑、八姨解释完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关系,大明的大学同学们又发来邀请,准备周末一起聚个会。大明知道当年的“班花”小美要来,特意收拾打扮了一下。他的朋友老王打算在聚会上帮大明一把……
老王:“哎,大明呀!我看到你朋友圈,现在在搞什么人工智能,是不是在谷歌那样的大公司上班啊?”
小美:“啊,就是那个很厉害的‘阿尔法狗’对不对?”
老王:“对对对,还有那个自动驾驶,看过网上的广告没有?这都是人工智能。”
小美:“想起来了,还有那个人工智能芯片,这些都是国际大公司才做得出,融资得上亿吧?你现在到底在做哪种人工智能啊?”
大明:“嗯……你们说的都对,但是我从事的领域与‘人脸识别’有关,它在智能监控方面很有作用哦。”
小美:“你居然研究‘人脸识别’?我们公司现在上班打卡都用这个,害得我都不敢迟到了……”
大明的工作虽然与人工智能有关,但他也并非是我们想象中在苹果、谷歌、IBM、脸书这种超级大公司工作的顶尖精英,从事的也并非是AlphaGo、自动驾驶这种高端‘黑科技’,而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监控。我们知道,现在的监控只能用作事后取证,而不能发挥它的实时性和主动性,可以说,它们只有眼睛,没有大脑。而如果用人力来监控多个画面,往往会看得眼花缭乱,而且不容易发现细节。智能监控不仅有敏锐的眼睛,而且有“大脑”,有了它们,就可以实现无人看守。它能够24小时实时分析、跟踪监控对象,自动分析图像,若有异常事件,会及上报相关部门,就像小学时喜欢报告老师的纪律委员。它在识别车牌号、识别人脸、识别物体出现和消失、识别人员突然奔跑、突然聚集方面是一把好手。
除了能够保障我们安全的智能监控,在稀松平常的检票口,也出现了人工智能的身影。比如以前的火车站,检票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会在火车票上剪一个小口子。而现在,只要把火车票插入一个检票的机器,门就会自动打开了。但即使是这样,也依然存在着“人票不一”的弊病。但是,当检票结合了人工智能“刷脸”技术以后,“人票不一”的情况就可以大大减少。“刷脸”技术结合了人工智能、机电一体化、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识别速度快,效率也高。但如果用“人脸识别”方式上班打卡,那迟到一族可麻烦了!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领域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不仅有“人脸识别”,还有“桃脸识别”。比如北京工业大学的同学们利用百度PaddlePaddle深度学习平台制造了一台智能大桃分拣机。传统的人工分拣费事费力,挑拣结果还需要看个人水平。而几位同学们却将人工智能与“桃子分拣”结合起来,让机器学习了6400张桃子的图片,将图片数据集放入模型进行训练,模型又从各个分类的图片集合中,自动提取可以用于分级的特征,并形成分类逻辑。分拣机在为每个桃子拍照后,能够自动辨别大小、颜色和品相,比人工分拣更加精准、快速,帮助桃农们省时省力又省钱地完成了大量工作。还有来自广西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同样借助百度PaddlePaddle深度学习平台,制造出了一款喷油嘴阀座的智能监测装置。喷油嘴是一个往汽车气缸里喷射汽油的装置,对汽车的油量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人工检测速度缓慢,而且失误率较高。而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工人们通过拍照上传主机,就能判断喷油嘴是否合格,这样就加快了检测进度。据说,这种小小的改变能够节省70万元的人工成本。
我们说的这些人工智能,听上去好像还是离生活有一段距离。那么手机摄影中的场景识别、语音助手,还有你看微博、看新闻时“被”推送的广告,这些或多或少都用到了人工智能。它们听起来既不科幻,也不尖端,但它们着实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进入了不少产业的制造端、供应端,而且正在产生实实在在的价值。
不过,这并不是说尖端、科幻的技术不是人工智能。以人工智能芯片为例,它确实成了各大巨头的新战场。2018年8月31日,华为发布了人工智能加持的麒麟980芯片;9月13日,苹果又发布了新款iPhone XS系列手机,它搭载了A12仿生芯片;9月19日,阿里巴巴在杭州云栖大会上宣布,成立“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这一公司由阿里收购的中天微以及旗下的达摩院芯片团队整合组成,主攻量子芯片的研发;9月26日英伟达宣布推出全新的TensorRT 3人工智能推理软件;10月9日华为又有两颗人工智能芯片问世,一场又一场接连不断的发布会感觉好像是看“神仙打架”。
在这些听起来既圈钱又高级的名称当中,阿里巴巴的“平头哥”听起来很接地气。大家知道阿里巴巴旗下有“蚂蚁金服”“菜鸟物流”“飞猪旅行”“盒马生鲜”,简直是“阿里巴巴动物园”,那么这个“平头哥”又是什么呢?其实,这家芯片公司原本想叫“蜂鸟”,意思就是“小而快”嘛,倒也符合“芯片”这种设定。但是马云却态度坚决地要把名称定为“平头哥”。“平头哥”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来自非洲,名叫蜜獾,虽然体型不大,但是有一颗胆大包天,想成为非洲“一哥”的心。它被吉尼斯纪录评为世界上胆子最大的动物,据说敢和老虎、豹子互怼。要知道这些动物要比它大好几十倍啊!想来马云也正是因为它骁勇善战的个性,才将这家公司命名为“平头哥”的吧!
言归正传,人工智能有“神仙打架”的一面,也有接地气的一面,它其实并不是一个多么具有“未来感”的名词,在不知不觉中,它已经一点一滴渗透到我们的生活里,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