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洞朱门几尺宽,
千总汛士把幽关。
曾经不许凡民过,
原是其中有圣天。
有道森严难挡鬼,
终来未免野狼残。
沧桑历尽云烟在,
鉴史于兹道不堪。
注释
①朗洞:指仁寿门。
②千总汛士:清代绿营兵编制,营以下为汛,以千总、把总统领之,称“营千总”,为正六品武官。把总为七品武官。
仁寿门为一间两柱一楼的山门式牌楼,也是颐和园宫廷区的二重门,它巧妙地把牌楼、衙署仪门和祠庙棂星门的形式特点结合在一起,于典丽中透出庄重,是颐和园中较有特色的门。它的门匾是用汉、满两种文字写成,门前的两旁各设一块青石,呈猪与猴之形,俗称猪猴石,象征孙悟空、猪八戒守卫着皇家大门。院内左右配殿叫南北九卿房,原是清朝九卿六部的值班房。
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在这里聚集。首先,这里是颐和园东宫门进园的第一景;其次,这里空地宽敞,便于旅游团体集中讲解入园事项和导游开讲第一景。而且,在介绍仁寿门建筑历史和建筑特色时,导游也必然会讲一讲关于猪猴石的奇闻逸事。但是,不管导游如何夸赞猪猴石的神通,当年这里终也没能躲过英法联军侵略的魔爪。
猪猴两石下面各有一块底座,据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圆明园的故事》一书介绍,这两块奇石的底座是圆明园的物件。圆明园被毁后,大量文物流散到世界各地,而许多精美的石构件则流落到京城内的一些私人花园和宅院内。颐和园内也有很多来自圆明园的文物。在遗留下来的圆明园老照片中,有一张拍摄于1877年的照片,也就是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17年后,从照片展示的西洋楼观水法景区的巴洛克门中,可清晰地看到这座门的底座正是这两块猪猴石,只不过是反着安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