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遥亭(1 / 1)

清园漪韵 李增瑞 408 字 2天前

人人都想享逍遥,

踏遍尘烟哪沉寥。

寺院如今都吵噪,

天涯岂不也喧嚣。

云中有雨如常下,

大海生波必起涛。

若是心中真宁静,

别学圣上恋渔樵。

注释

①逍遥(xiāo yáo):悠闲自在貌。

②沉寥(chén liáo):沉寂。寥,寂静。

③渔樵(yú qiáo):打鱼砍柴,指隐居。

清遥亭坐落于昆明湖北岸,长廊一线的西部。颐和园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长廊,它东起邀月门,西至百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在排云门两侧又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4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着春夏秋冬。清遥亭是长廊东向西的最后一个亭子,代表着冬季。

颐和园的冬天有其独特的景致和韵味,阳光洒落在冰雪覆盖的湖面,透射出水晶般的晶莹,东西长堤玉树银花,在瓦蓝天空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白净素洁。每年冬至前后,颐和园十七孔桥还会出现金光穿洞之绚烂奇观,远远望去,就像桥下点亮明灯,金灿灿的光辉映满十七个桥洞,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则备齐“长枪短炮”守候在桥头,抢占绝佳拍摄位置。

在颐和园游览的人群,往往会于长廊周边密集。这或许是因为颐和园大多景点集中于此,更多原因是走累的游人可在长廊坐凳上稍作休息。由于这一段人多拥挤,不像走在东堤和西堤上那么悠闲,所以这4座亭子正好调节了长廊的节奏,很多逛累的游人会在亭子内休整,也正好欣赏一望无际的湖山风光。清遥亭的位置在万寿山西南角湖岸,在这里赏景视野更加开阔,不但能尽观万寿山南的所有湖光,而且能把视线转向万寿山西侧一带的风景点,也可清晰地欣赏西堤以西的外湖景色。

关于“清遥亭”名字的由来,很多人说它出自乾隆御制诗:“一碧春清万里波,近遥哪与近如何。”正如诗中所言,从清遥亭向远观景,往往会出现一些神奇景象。从这里眺望昆明湖、南湖岛的位置,因观赏角度与前3座亭子不同,使其由湖中“漂移”到了湖东,而昆明湖的湖水更加浩渺无垠,眼前的视野更加宽广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