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真意轩(1 / 1)

清园漪韵 李增瑞 430 字 2天前

丘园养素为谁开?

隐逸渔樵万岁来。

啸傲泉石收丽景,

聊撩碧水洗尘埃。

云烟望去忧愁尽,

鹤鹭飞来快乐载。

与我群芳同醉貌,

轻歌几曲皆开怀。

注释

①丘园:指家园、乡村。亦有隐逸之意。

②养素:意思为修养并保持其本性。丘园素养,是君子所常处的一种生活状态。何谓“丘园”?即“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山水。用现代时髦语言讲,凡人可以诗意栖居的自然,就是丘园。

③渔樵(yú qiáo):打鱼砍柴,指隐居之处。

陶渊明《饮酒》诗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句子。乾隆年间修建清漪园,把处于万寿山山坡之上的这方建筑命名为“湖山真意轩”,想必是借用了陶诗之意。史文有无记载,自然就不得而知,但诗中之意与轩名之意是否相贴合,似乎没有太多争议。

湖山真意轩据说是乾隆皇帝欣赏音乐的地方,故它的原名叫“清音山馆”。乾隆御制《清音山馆》诗:“地籁悠然天籁闲,虚轩如翼冠孱颜。鲁山诗趣分明是,不在烟波缥缈间。”诗中鲁山指唐人元德秀(约695~约754年),因为他曾任鲁山令,故称。元德秀精通音律,著有大量音乐书籍,乾隆帝便用此典故形容在此听乐的美妙。

湖山真意轩坐落于万寿山之上,立身于此,可轻易欣赏到昆明湖的美景。可湖山之美从何说起,学者诸雨辰撰文称,“湖山真意”本是西观玉泉山的佳所。他列举了罗健敏先生在《别了,湖山真意》一文中的回忆,说1955年罗健敏考入清华建筑系时,经老师指点而感受“湖山真意”的故事。一行人登至湖山真意轩,于轩亭北望,只见农田开阔,无甚景色。而当他们站在轩亭中间,透过廊柱及栏杆形成的景框西望,却真正看到了湖山真意的美景。所以说,“湖山真意”原不与万寿山、昆明湖相关,而是指向西视线里的玉泉山及水田,乃至百里以外的燕山之景。

湖山真意轩坐北朝南,面阔五间,歇山顶,面南悬“湖山真意”匾。此轩地处万寿山前山山脊西部端头的地形转折点处,西面的梁梗正好将远处的西山、玉泉山框成一幅绝妙的风景画,湖山真意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