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几次在女儿的手腕上看到割痕,对丈夫一说,他就训斥了女儿。”
加奈子(初一)的手腕上有很多用裁纸刀割伤的痕迹。那些伤痕重重叠叠,看得出那是多次重复割伤的结果。
青春期孩子的问题行为之一,是割腕、拔头发、用头撞墙等自残行为。这虽然不至于马上送命,但是如果放任这种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持续下去,最后就有可能导致最坏的结果——自杀。
青春期的自残行为很容易分辨,比如割腕、用指甲掐自己等,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选择其他方式的自残行为,比如酗酒、与有暴力倾向的男人交往等。
自残的时候,每个孩子都说:“不知为何感觉轻松了”“舒服”“感到自己真正地活着”。
反复自残的孩子在潜意识中存在这样痛苦的想法:“谁也不理解我”“自己这样的人还是消失了好”“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痛苦的时候用自残来解决是最好的”,等等。
于是,在反复自残的过程中,行为渐渐升级,虽然本不打算寻死,可一旦热血上头,就会产生从高处飞降下来、狠狠地割伤手腕的冲动。
如果您发现了孩子的自残行为,绝对不可以不由分说地怒斥“你在干什么!”,或者责怪“你这么干不觉得羞耻吗!”。
首先,要靠近孩子的心,安慰孩子“你一定很痛苦才会这么做吧”“让爸爸妈妈陪你一起努力克服吧”。
然后,如果问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做?”,大多只会得到“不知道”“因为这么做就舒服了”“没什么”之类的回答。
是的。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连孩子本人都不知道真正的理由。如果孩子明白理由,还能清楚地对父母说明,就不至于做出自残行为了。
顺便一提,之所以会自残,我想还是因为孩子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身心,对自己的肯定感很低,或者是因为孩子遭到了父母的暴力对待,还有的孩子是因为一直目睹父亲对母亲的暴力行为。
也就是说,因为孩子长期置身于这种压力之下,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心理门槛就猛地降低了。
孩子还会因为伤害自己而产生解决问题的错觉。
对于有自残行为的孩子,有必要教育他们不可以伤害自己和他人的道理,也必须要教给他们应对压力的方法。
要告诉他们,感到压力的时候,使用暴力、自残、伤害别人,都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要告诉他们,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有通过思考和行动,才能真正地解决。
为此,请您回顾自己在感到压力的时候,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有自残行为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比身体更加脆弱、更易受伤。身为父母,必须要呵护好孩子的内心,必要的时候,要带孩子去见专门的医生。
父母呵护孩子内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全然地接受孩子存在的本身,将爱用语言、用行动、用表情表现出来。请牢牢地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