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反手击落地球技术(1 / 1)

网球 高徐 2451 字 2天前

反手击落地球技术简称反手击球技术。和正手击球技术一样反手击球技术也是网球技术中最常见的击球方法,是网球运动中又一项基本技术。由于反手击球时关节是反向向前运动,相比正手击球的力量要小,再加上大部分人是右手为主力手,习惯于在身体的右侧做事,正手的拉拍动作既方便又容易,身体向右转动已成习惯。正手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球的弹跳规律已熟悉,再学习反手就比较容易。另外,反手的许多动作要领与正手相似,只是方向相反。所以,初学者一般先学习正手再学反手。由于底线反手击球的力量较正手小,再加上大部分人学习后不太重视反手击球的练习和提高,往往在比赛中被当做弱点受到攻击,正手击球特长也将失去优势。如果底线反手击球技术掌握得好,就能在比赛中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提高球场的控球能力。双手握拍促进了反手击球的进攻性,也使得底线技术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反手击球有单手和双手两种握拍方式,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进行选择。

(一)反手击球的动作环节

反手击球分为单手握拍反手击球,简称单反和双手握拍反于击球,简称双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力量和习惯采用单反或双反,两者击球技术都是由准备姿势、引拍、挥拍击球和随挥4个环节组成。

1.准备姿势

准备动作与底线正手击球准备动作相同。单反选手左手扶住拍颈,便于调整握拍,双反选手采用双手握拍法(见图4-8)。

图4-8 双手反手接球准备姿势

2.引拍

当判断对方来球飞向反手侧而决定用反手球时,应立即转肩,单手反手选手应在左手的帮助下迅速完成反手握拍动作,并转肩带动球拍向左后方摆动。同时,左脚掌转动,右脚随着身体左后方转动做向前方上步动作,成“关闭式”步法,并使右肩或右背对网,拍柄底部对着击球方向或幅度适当增大,全身自然放松,注意力集中,单反选手握拍时肘关节弯曲并贴近身体(见图4-9)。

图4-9 双手反手引拍

3.挥拍击球

向前挥拍击球时,应蹬地发力并向右转动身体,以右侧身体为轴,沿着来球的轨迹迎前挥去,球拍由后下向前上方挥出。在击球时手腕应固定,拍面垂直于地面。击球点一般在身体的左前方,与腰齐高或稍高于腰,击球高度可通过屈膝,并调整身体重心高度来调节。初学者应注意,当向前挥拍击球时,朝着球网一鼓作气地回身转腰,手腕紧锁,在将要击球时刻,身体重心由后脚移向前脚,使身体重心顺畅地往前移动(见图4-10)。

图4-10 双手挥拍击球

4.随挥

反手击球动作由于腰的扭转,击球后身体面向球网,为了控制球,球拍跟进动作应向上挥到肩或头部的高度,同时保持身体平衡并准备下一拍的击球(见图4-11)。

图4-11 双手反手随挥

(二)常见的单手反手击球技术

1.单手反手上旋球

(1)技术特点

单反技术对击球员手臂力量要求较高,男子使用单反技术人数较女子多。反手上旋球也称进攻性反手击球,击球力量大,球在空中的运行路线与落地后的轨迹,与正手上旋球相似。运动员如能熟练掌握单反上旋球技术,就能在比赛相持对拉时争取主动,给对手以出其不意的进攻,为进攻得分创造有利条件。

(2)动作方法(见图4-12)

一旦判断决定打反手球,应立即向左转肩,并内转肩带动球拍向后,在左手扶拍颈的帮助下调整为反手握拍法,同时脚掌转动,重心移向左脚,侧身对网(见图4-12(2))。球拍后引时,拍头稍高于来球,右肘部自然靠近身体。

图4-12 单手反手上旋球技术图解

开始向前挥拍时右脚向左前方跨一步,成“关闭式”步法,跨步能使身体重心跟进并保持平衡,同时保持屈膝含胸。拍头自然从下后向前上挥击球,打出带上旋的反手球,击球点在跨出脚的前面(见图4-12(3))。击球后手臂应自然向前上方挥到尽头,随着腰部的转动,面部随着转过来朝着球网的方向,此时球拍大致停于右侧高处(见图4-12(4))。每击完一次球后,应马上恢复准备姿势以迎击下一次来球(见图4-12(1))。单反开放式多用于接发球和移动中的击球。单反开放式的转肩要点和关闭式差不多,区别在于是否能充分转肩,单反开放式的重心开始多在左脚,对右脚的位置要求并不高。

(3)动作要领

①单反的准备很重要,能不能打好单反球,往往就看能不能充分引拍准备;

②球拍由后下向前上击出,前挥时手臂保持一定的弯曲,直到随挥结束后才伸直,击球点在左前方,拍触球时手腕绷紧,拍面与地面垂直,要利用转体和转肩的力量击球;

③随挥是沿着球的飞行方向前送,重心移到前腿,身体转向球网,拍头随着惯性挥到肩的另一侧上方。

2.单手反手下旋球

(1)技术特点

反手下旋球也称防守性反手击球,俗称“削球”。由于削球容易掌握,回球不易失误,为许多初学者、中等水平和老年网球爱好者所喜爱,如果掌握了反手削球技术,对于扩大击球范围和击球的稳定性很有益处。反手削球一般来说是防御性的,当对手大力发球或高压球,自己无法用上旋球和平击球进行反击时,选择削球来过渡是比较明智的打法。在网球比赛中,切削战术虽然无法带来直接制胜分,却是一个由守转攻造成对手回球质量下降的很有效的手段。另外,当来球反弹高于肩部时用削球来回击亦是很适宜的。削球也能成为进攻的武器,它可以在一个上旋球后使用来改变比赛节奏,并打出平而低、落点多变的球,使对手不易还击。削球的动作小,主要是借对方来球之力将球削出。即使是在身体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也仍然可以打出削球来。此外,双反选手,当来球很远时来不及到位时,也可以双手变单手,采取反手削球的回击方法,从而扩大防守范围,有效地将球击回对方场地。一般来讲,反手削球属于防守性技术,但根据其使用方法的不同,它也可以成为一种很得力的攻击手段。比如,在实战中,遇到对方上网时,可先将球削到对方脚下,迫使对方无法反攻而只能回一般的高球,然后再狠狠地向对方发起猛攻。能打出下沉的削球技术,既可以在向前截击时使用,也可以在接发球时使用。还可以利用削球的后摆动作与反手击球相同的特点,出其不意地削出网前小球。因此,很好地掌握削球,无疑将扩大击球范围,提高竞技水平。

(2)动作方法

反手下旋球的握拍宜采用大陆式握拍法。当准备打反手下旋球时,左手扶拍颈向左后引拍,拍头应高于手腕,肘关节抬起,远离身体,拍子和手腕在击球点的后上方,拍面稍打开,手腕固定。在右脚向左前方跨出的同时,向前下方挥拍击球的中部或后下部,重心须随球拍前移,以加强击球速度和力量。击球点在跨出脚的前面,触球时机可比反手上旋球和平击球稍晚,眼睛盯住球。球拍随着球击出的方向继续向前下方挥出,应让拍子向前平稳运行一段距离后,自然地将拍子随挥到一定高度结束动作,不要突然地停止或急于把球拍提捡起来。

(3)动作要领

①直线向后引拍,抬起肘关节使其远离身体;

②向下向前挥拍,削中必须含有向前推的动作成分;

③尽可能使球拍与球有较长的接触时间;

④随挥须随球送出球拍,并自然地在高处结束。

3.单手反手平击球

(1)技术特点

单反平击球是指以单反击球方法击出不旋转或略有旋转的球,称为单反平击球。单反平击球特点与正手平击球基本相似,球速快,球的飞行路线比较平直,但击球的准确性较差,容易下网或出界。

(2)动作方法

单反平击球打法的准备与引拍同单反上旋球,引拍幅度也较上旋球小。击球时,手腕绷紧,拍面几乎和地面垂直,挥拍路线向前较多,使击出的球沿垂直于拍面的方向飞出,左臂自然向后展开,维持身体平衡。击球后,球拍应随惯性挥至右肩上方。

(三)常见的双手反手击球技术

1.双手反手上旋球

反手不及正手打得好,这是大部分刚入门的网球人都有的体会,这和正手技术击球次数多、反手击球次数少有关,当然也跟平时正手练习密度高于反手有关。由于开始学习的技术往往是正手技术,因此一般的业余选手大多采用“正手攻击,反手防御(以削球为主)”的打法。当今,优秀网球选手一定是技术全面的选手,压迫性、进攻性打法成为比赛的主流,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反手的攻击性打法已成为球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

(1)技术特点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网球运动员的反手采用双反技术。双反技术具有准确、隐蔽、有力、动作变形小等特点。双反击球能像正手击球一样,打出高质量、高难度、高速度的进攻球。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双手握拍容易固定球拍拍面,击球更容易掌握。双反击球不论来球高低,都便于对球施加上旋,也比较容易弥补反手击球力量不足的弱点。其弱点是控制范围小,脚步移动要求更快。

(2)动作方法

一旦决定反手击球,尽早转体引拍,拍面要稍开一些,右脚向边线方向迈出一步,使身体形成侧身对网,把身体重心移到左脚,此时两膝微屈,重心略下降,右肩前探,下颌靠近右肩,含胸。开始向前挥拍时,要积极蹬腿转腰,两臂协调一致用力前挥。前挥是平滑而连贯的动作,将球拍伸入球的下面击球,积极使用左手的力量,眼睛始终盯球。用手臂从低点向前上挥拍,身体重心前移。随挥动作是由转动上体、使左肩向着球飞行的方向转出而完成,把拍带到身体另一侧,在右肩高处结束随挥动作。

(3)动作要领

①双反击球前的准备姿势一般采用关闭式步伐;

②双反的引拍简捷、幅度小。手臂要随转体自然向后拉拍,尽可能地保持两条手臂贴近身体。保持拍柄底部正对着来球,并可以从右肩的后面看到来球;

③引拍结束后,应保持腰部扭紧,重心平稳,同时收紧下颌;

④向前挥拍时,一定要靠重心前移,带动转体前挥球拍。在挥拍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拍面持续垂直地面,并沿着由下向前、向上的轨迹挥动;

⑤击球点的位置一定要固定在体侧,离身体约一个球拍的距离;

⑥球拍触球时,右臂伸直,拍面垂直地面,并有向前推击的感觉,同时保持收紧下领,眼睛盯住球;

⑦随球动作要充分向前、向上、向右上方挥去,环绕至右肩上方;

⑧挥拍结束时,重心落在前脚上并保持后脚与地面接触,后脚鞋底正对后面的挡网。

2.双手反手平击球的主要技术特点

充分利用腰回转和腿部力量,整个手臂挥动要快、用力要集中,击球拍面几乎垂直地面,球拍击球正后部直接将球击出。挥拍击球的路线是从后向前上方较平缓地挥击,不应过于向上,便于压住球并控制好过网高度。

(四)反手击球易犯错误及纠正

1.单手反手击球易犯错误及纠正

(1)后引拍时拍头下垂低于手腕

纠正:非持拍手放在拍颈处帮助向后引拍,手腕的角度(前臂与拍柄的角度)从准备姿势到击球应基本保持不变。

(2)击球时拍面击在球的下部,只靠手腕发力

纠正:球拍挥拍的轨迹从后到前应是“高—低—高”的反弧运行,上臂大肌肉群主动发力带动前臂、球拍向前击球,击球时手腕固定。

(3)随挥动作不完整

纠正:在墙壁上画出一个标志,挥拍练习时每次随挥结束动作球拍底指向标志,建立稳固的随挥结束动作。

2.双手反手击球易犯错误及纠正

(1)握拍时双手没有靠紧

纠正:反复体会用非持拍手控制住球拍,只是持拍手转动到正确握拍位置,然后非持拍手下滑靠近持拍手。练习时眼睛不要看手,也可闭着眼睛,培养自身本体感觉。

(2)腰部没有向后转动,引拍幅度不充分

纠正:下肢主动扭转带动躯干及手臂向后引拍,引拍动作结束时球拍柄底部对向球网。

(3)准备姿势不正确造成击球无力

纠正:转体引拍时左髋关节后转,左脚置于来球后方选择击球的位置,根据来球的情况右脚迈出,利用腰髋的回转将身体重心从左腿向右腿转移,使下肢的爆发力作用到击球上。

(4)击球结束手臂缺乏前送动作,击球落点浅

纠正:随挥时使球拍在身体最前方停顿下来,保持手臂伸展的姿态这样就会帮助延长送球的动作,从而增加球的深度及击球的穿透力。

(5)过多依赖持拍手用力,上体力量不能有效发挥

纠正:尝试用非持拍手握拍进行正手击球练习,体会球拍运行轨迹及用力方法,然后再采用双手握拍击球进行反复练习,体会双肩参与挥拍击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