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欧美教育革新运动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美国率先发起对正统福禄培尔派的批评,出现了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以后又波及其他国家。人们热心地开展儿童研究、教育实验和教育调查运动,重视学前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自我教育、创造性活动、社会合作活动以及劳动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实验科学尤其是实验生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为学前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论基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学前教育观念的改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80年代,在学前教育领域中,智育中心主义占据统治地位。“冷战”时期的到来,尤其是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以后,各国为加强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日益重视学前儿童智力的开发,强调对其进行科学启蒙教育。60年代的民主运动对学前教育也产生深刻影响,出现了幼儿教育机会均等运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成果为这个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重视智育的年代里,蒙台梭利方法重新受到重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被应用于学前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学前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学前教育的目标由智育中心向个性全面发展方向发展,强调学前儿童的整体发展,既重视学术目标,又注重社会性目标,尤其重视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其次,学前教育功能逐步扩展,除托管和教育的功能外,又增添了补偿和治疗的功能。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民主化已成为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促进学前教育的民主化,这表现在:学前教育普及率持续上升,加强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发展。
战后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般趋势是:(1)政府日益重视学前教育,制定法律和政策,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2)提早幼儿教育起点,重视学前教育的科研工作;(3)学前教育机构多种多样,幼儿入园率大幅度提高;(4)重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5)确立学前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奠基地位;(6)注意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7)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8)扩大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