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帕内拉(Tommaso Campanella,1568—1639年)是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思想家、爱国志士以及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著名代表。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年轻时进修道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并担任过教士。在面临西班牙人入侵时,他曾领导那不勒斯人民奋起反抗,因而被捕,在囹圄中度过了27个春秋。1602年,康帕内拉在狱中写成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太阳城》。
《太阳城》描述的是一个立足于科学和社会平等的共产主义的城市国家。从此书的思想渊源来看,显然受到柏拉图的《理想图》以及莫尔的《乌托邦》等书的启示。此外,17世纪前后,由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异常残酷的剥削,促进了一些人文主义者的思想的发展,形成了他们谴责资本主义私有制罪恶、憧憬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思想。这些思想曾在《乌托邦》中得到体现,而在《太阳城》一书中同样得到反映。
作者设想,太阳城完全消灭了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每个公民都从事生产劳动,由社会组织生产和分配。太阳城的居民都是富人,但同时又是穷人;“他们都是富人,因为大家共同占有一切;他们都是穷人,因为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私有财产”[16]。
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中将组织教育与安排生产相提并论,看成是国家的两件大事,他主张国家办教育、普及教育,以及男女教育平等。在其有关教育的构想中,幼儿教育占有特殊的地位。
(一)优生与胎教
受柏拉图及前人的影响,康帕内拉在书中亦大力倡导优生与胎教。他指出,太阳城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名曰“爱”的官员,其职责便是掌管有关生育的事务,监督两性的结合,改良人种,优生优育。怎样实施优生呢?作者设想,在太阳城中,“体格匀称和美貌的女子,只同性格匀称和健壮的男子结合”。此外,胖男配瘦女,瘦男配胖女,性格暴躁者配性格温和者,以便互补。他还对男女结婚的最佳年龄、妇女受孕的合适时机,以及受孕前双方的准备工作等都作了详细探讨,其目的就是生育健康的后代。“以便后代成为最优秀的人物。”[17]
在妇女受孕后,康帕内拉主张她们“做些轻微的工作,使胎儿易于吸取母体的营养而生长健壮,同时也可以加强母体本身”。此外,“根据医生的指示,只发给她们维护健康的食物”[18]。
(二)婴幼儿的养育和教育
当妇女分娩后,康帕内拉主张将婴儿送到“特设的公共大厦”,即国立公共育儿室,由母亲们对婴儿进行抚养、照料。婴儿哺乳期通常为两年,但如果情况特殊,也可根据“物理学家”(医生)的指示适当延长。儿童一经断奶,立即转到国立托儿所,由国家挑选的男女教养员实施抚育。他说:“孩子们从2岁到3岁时就在房屋墙壁的周围游玩,并学习和读念字母。他们分为4组,由4位领导他们的有学问的最受尊敬的老人来照管。”[19]儿童稍长,就身着鲜艳漂亮的服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体操、跑步、掷铁饼和做游戏,努力使四肢得到匀称发展;此外,还要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字母、看图,并根据图画等直观方式认识历史及学习各种语言。当儿童年届7岁时,要令他们跣头光足,锻炼体力,同时开始学习科学知识。此外,将儿童送到各类作坊去见习鞋匠、木匠、面包师及画匠等工作。教师应认真观察,以便了解每个孩子的志向、兴趣。儿童8岁后,开始学习较为系统的抽象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儿童教育中,康帕内拉一再强调直观教学,并认为“儿童们在10岁以前,就能毫不费力地轻松地通过直观教学来掌握各种科学的基本知识了。”[20]
在康帕内拉的幼儿教育思想中,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继柏拉图之后,将所有儿童都能得到平等的养育和教育作为国家的责任,试图通过在公共幼儿教育机构中由专家进行集体养育和教育来保障实施。第二,试图将科学文化基础教育、体育和劳动所构成的教育内容通过轻松的娱乐的方式进行。康帕内拉的上述思想(尤其是前者)在当时虽然只是空想,但完全超出了一般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并给予夸美纽斯以及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深刻的影响。
思考题:
1.简述欧洲中世纪儿童教育的一般特征。
2.文艺复兴时期儿童教育观念发生哪些重要转变?
3.人文主义教育家儿童教育思想述评。
[1] 旧约·箴言(第23章).中国基督教协会,1989.
[2] [美]W.C.格莱因.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计文莹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6.
[3] [美]W.C.格莱因.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计文莹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5.
[4] [美]克伯雷.教育史(英文版).1920.457~458.
[5] [美]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吴元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80.
[6]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31~42.
[7] 华东师大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3.
[8] 华东师大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24.
[9] 伊拉斯莫斯.幼儿教育论.转引自[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现代教育学基础.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25.
[10] P.科尔.教育思想史(英文版).1972.189.
[11] [法]蒙田.蒙田随笔.梁宗岱,寅建华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208.
[12] [法]蒙田.蒙田随笔.梁宗岱,寅建华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211.
[13] 华东师大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81.
[14] [法]蒙田.蒙田随笔.梁宗岱,寅建华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233.
[15] [法]蒙田.蒙田随笔.梁宗岱,寅建华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228~229.
[16] [意]康帕内拉.太阳城.陈大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4.
[17] [意]康帕内拉.太阳城.陈大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8~19.
[18] [意]康帕内拉.太阳城.陈大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0.
[19] [意]康帕内拉.太阳城.陈大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2.
[20] [意]康帕内拉.太阳城.陈大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