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现
做梦还需本领“硬”
23岁的裴先锋的中国梦是“焊”出来的。
一身橘红色工装的裴先锋,是中国石油第一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313工程队电焊技师。通过勤奋钻研、苦练本领,短短几年工夫,这位“90后”从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青年技师,2011年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夺得焊接项目银牌,实现了这一赛事中国人奖牌零的突破。“90后”的小裴充满青春的自信和朝气:“练就国家建设需要的过硬本领,才能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是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给了我梦想成真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就能够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习近平边听边记,他对小裴说:“你通过奋发努力,成就的青春事业与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高度契合,这样事业的光谱就更广阔,能量也会更强。”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5月6日报道《习近平五四青年节参加主题团日活动侧记》)
悦读明理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更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过程。实现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志存高远,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需要广大青年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以切实的行动提高自身素养,练就建设祖国、报效人民的过硬本领。
练就过硬本领,需要青年如饥似渴地学习。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学习是首要任务,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青年要倍加珍惜大好时光,不断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刻苦钻研,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汲取反映当代世界新发展的各类新知识,为实现中国梦做好知识储备。
●一场速录比赛,蒙着眼睛的选手比拼的是平时积淀的真本领。
练就过硬本领,需要青年深入实践。深入实践是青年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重要途径,是青年了解国情的课堂和锤炼意志的熔炉,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在深入实践过程中,青年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检验知识、丰富阅历;可以深刻了解国情民情,增进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可以锻炼自己百折不挠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宽广包容的胸怀、乐观向上的心态。广大青年要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经受锻炼,不断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练就过硬本领,还需要青年坚持学以致用,将书本知识与基层经验结合起来,将扎实的学问和厚实的见识结合起来,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结合起来,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青年才能不断增强服务祖国、造福人民的真才实学,不断提高实现中国梦所必需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实现中国梦战略性的人力资源,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打铁还需自身硬,广大青年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这个最广阔的大学校里,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加强自我修炼、自我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素质和能力储备,力争早日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链接
我要练就过硬本领,有机会就自己创业
扎西是个家住四川的藏族孩子,在一次暑假返回巴塘家的途中,乘坐的大客车出了故障,司机忙活半天,还是无济于事,乘客在车上干着急。“要不我来试试?”扎西鼓起勇气上前说。原来,扎西就读于成都市工业学校汽修专业,没想到,课堂上学的东西真的管用,扎西“药到病除”,司机和乘客直竖大拇指。
几年前的扎西,还在四处打工,靠体力赚钱,尝尽了没技术的辛酸。如今的他,已经获得学校技能比赛一等奖,人也变得自信起来:“我要练就过硬本领,有机会就自己创业!”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7月25日报道《今天的职业教育什么样》,记者:张烁)
名言警句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创新无极限!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
——[美]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