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女性大规模登上职业舞台。今天,在大多数国家,女性的就业率在40%以上,我国更高达73%,女性已成为影响经济、政治的重要力量。在政坛上,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澳大利亚前总理吉拉德、巴西前总统迪尔玛、阿根廷前总统克里斯蒂娜、泰国前总理英拉等诸多女性的身影日益活跃。在商业管理领域中女高管的身影更是比比皆是:2012年,IBM迎来了女首席执行官罗睿兰;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中国,格力的董明珠、海尔的杨绵绵、华为的孙亚芳,以及2016年新进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女性”排行榜中的蚂蚁金服公司首席执行官彭蕾、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等。越来越多的女性打破了传统的羁绊,走上了领导岗位,也掌握着越来越多的管理权、财富及社会话语权,女性领导力正日益受到尊重和认可。

虽然不少女性领导者已经展示了女性的管理实力和独特魅力,但真正成为商业领袖和商业模式创建者的女性仍属凤毛麟角。根据专注于研究女性及全球商务运作的美国非营利性组织“触媒”公司(Catalyst),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调查,《财富》杂志所评选出的全球500强企业中,女性高管所占的比例为14.3%,而这部分高管所把持的董事会席位同样仅为16.6%。在《财富》500强的企业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企业拥有超过25%的女性董事,而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企业则根本就没有女性高管。尽管已经有研究表明当公司拥有女性董事、高管时,该公司的表现将更出色。

女性进入领导领域到底面临哪些内部和外部障碍?如何培养和激发女性管理者的领导力?这需要我们了解领导力内涵、发展过程、现代组织最新商业动态带来的变化对领导力的影响以及对女性领导力较为科学、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领导学在中国的起步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但是对女性领导力的研究较为缺乏。至今,现实中有关女性领导力的书籍,大多是通俗读物,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研究。

本书以国内外领导力研究的经典理论为基础,对领导力和女性领导力的本质、理论基础,领导者的形成、基本素养以及领导力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内容共分为两篇,第一篇是领导力理论基础,第二篇是领导力基本要素。第一篇,包括第一章,领导力概述;第二章,领导力的基本理论;第三章,领导生命周期;第四章,领导者的胜任特征。第二篇,包括第五章,领导者与决策能力;第六章,领导者与激励;第七章,领导者与沟通能力;第八章,领导者与影响力;第九章,领导者与执行能力。第一篇主要对领导力内涵、研究发展状况、理论最新发展,女性领导者的胜任力和成长周期进行了介绍,使我们对领导力本质、研究进展和研究理论,形成了基础认知。第二篇基于领导力素质模型,对领导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女性领导者在这些构成要素方面形成的特点进行了阐述。

本书由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的张丽琍、张瑞娟统稿。编写的具体分工是:第一章,张瑞娟;第二章,张丽琍;第三章,高秀娟;第四章,张瑞娟;第五章,高秀娟;第六章,张博;第七章、第八章,吕翠;第九章,杨丽。

本书力图在全面介绍领导力的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导入,围绕领导力的构成要素,较为全面地介绍女性领导的构成要素。本书适合女性管理者作为理论指导书,也适合本科生、研究生作为学习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