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慕课冲击海外留学市场(1 / 1)

随着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发展,现代世界已经进入慕课时代。作为未来教育理念的先导者,慕课已经对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通过互联网,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世界上最优秀的高校和教师的高质量课程,接受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和社科思想。那么,在慕课时代可以跨越时空、无须旅行地进行学术交流,千里迢迢的跨国访学是否还有必要?随着慕课时代的来临,留学生教育如何转变理念?这些都是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出国留学“高烧不止”

“出国留学,变身海归,收获一份体面的高薪工作,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改革开放开始,这股留学热潮便弥漫中华大地,始终“高烧不退”。据教育部统计,2000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为3.9万,到2011年增至33.97万,增长了近8倍。2013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已达到41.39万。时至今日,出国留学热仍然在持续升温。

虽然留学热仍在持续,但是有些问题却不能忽视。近年来,欧美留学学费在逐年攀升,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传媒专业普通一年制的硕士生为例,2005—2006年度学费为11958英镑(1英镑≈9.4元),2011—2012年度升至15888英镑,2012—2013年度又升至16512英镑。留学韩国一年的花费是10万元,法国公立学校3年的花费为20万元,荷兰每年要13万元,澳洲为18万元左右,像英国和美国则被认为是最贵的国家,每年的花费要超过20万元。虽然国外留学的综合前景相对好一些,但是,花费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到国外去留学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个很难承受的数字。

虽然留学费用很高,但是人们选择留学的热情一直未减。一方面,小留学生越来越多。有数据显示,读本科及读高中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迅猛。以2013年中国赴美国留学人数为例,读研的人数为10.3万多,而读本科的人数约有9.4万,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高中留学生人群也开始急速膨胀,这也使得高中国际班开始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并有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的趋势,其招生数量和人数在逐年增长。另外,留学人数不断攀升的同时,学生入读国外名校的概率有所下降,首先国外名校的申请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录取率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国外名校的录取要求不断提高,申请难度增加。中国学生的竞争力不足,从英语能力和学术能力两方面来看,都与世界名校的录取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与此同时,出国留学“一纸值千金”,而一纸能否真的价值千金?出国留学的价值也引人深思。于是,留学就处于人数倍增、名校难读和价值未名这样一种令人“纠结”的现状当中。

(二)慕课为留学助力

慕课时代来临,出国留学也无法“独善其身”。实际上,很多准留学生对慕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主动拥抱慕课,正充分利用慕课的信息之便来进行出国留学的准备。

一是通过慕课学外语。学生在留学初期遇到的最大挑战不是生活用语应付不来,而是上课听不懂。在观看无字幕、未汉化的慕课视频的条件下,视频中教授使用的是交流时的正常语速,而不是托福听力对话中的慢速英语。他们的表达是地道的口语表述方式。一些准留学生们能在出国之前的学习中跟上慕课的节奏,有利于提高日后到国外理解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是通过慕课找学校和专业。除了语言方面的提升,学生也可以通过慕课来熟悉并探索国外课堂。国外学习到底是什么样子?化学工程到底是学什么的?金融市场涉及哪些方面?国外的传播学概论和国内大学中已经学过的理论有什么不同?相关的慕课课程可以让学生窥见国外相关学术领域的一隅,为选择专业提供一些参照,也会帮学生补充一些在国内未学到的知识,不得不说,慕课是一个拓展学术知识储备的好形式。虽然目前慕课在留学申请过程中无法成为加分项,但它也可以成为深入了解学校和专业的途径。想要认识某校的某个学科,不妨去寻找一下该校正在开设的慕课;想要申请某位教授的研究生,也可以去上他的慕课课程。

(三)在线留学成新宠

随着慕课的普及,一个名为“在线留学”的新概念正在悄然兴起。在线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在线教育接受跨国课程,而不需要“肉体出国”。慕课的兴起可以说是对留学生教育的一次重大冲击,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慕课减少了时空限制,省去了绝大多数经济费用。对于接受跨国教育的留学生来说,留学的成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对口学校的选择,包括师资力量、擅长领域、授课模式和文化氛围等。这个方面的不确定性非常大,因为只能选择一次,所以有很大的机会成本,如果选择错误,会直接影响整个留学生教育的质量。但是,慕课通过网上试听的方式大大降低了选择的成本。如果课程太难或者语言交流有困难,重新选择的成本不过是退出程序,重新选择其他课程。这赋予了学生更加自由和自主的学习方式。其二是交通食宿的费用,这是留学生跨国学习最大的一部分花费之一。虽然现在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便捷,但是跨国旅行和异国生活对大部分人来说仍然是一项非常高的支出。就跨国教育来说,往往是去往更为发达的国家学习更为前沿的课程,而这样的目的国的消费水平往往高于母国的消费水平,甚至需要几年的储蓄。慕课教育却通过互联网流量省却了这种巨额花费,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和互联网终端就能搞定,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其三是跨国留学难免造成原有生活方式的打断,学生要重新融入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在饮食习惯、人际交流和气候变化方面往往难以适应,甚至会出现健康状况的损坏等。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在慕课方式下,学生既可以习得先进的知识理念,又能避免这些不得不面对的不确定性和支出负担。

其次,慕课提供了全世界优质的教学服务,倾向以学生为主体。慕课课堂汇集了该领域的优质教学资源,对传统的教室课堂授课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慕课模式下,一方面,教师受到来自同行的竞争和挑战,而且是和全世界同一领域最优秀同行的竞争,实际上这是引入了一种淘汰机制,这种压力更会鼓励教师改进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另一方面,教师也会受到学生课堂提问或者不选课的推动,提高教学质量。对留学生而言,他们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在不同的教师和课堂之间有所权衡取舍。传统课堂模式下,留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权,处于一个被动上课的过程。学生从授课教师到授课内容,再到授课方式往往没有太多自主的空间,因而在上课过程中也是无精打采占多数时间。慕课模式在提高留学生自由性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助于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慕课课堂汇集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同学,观念交流更为多元化。传统留学生教育中,课堂上往往是外国留学生和本国教师为主,这种交流和互动仅仅是二元化的沟通。当然,也有极少数特别优质的顶级高校有可能同时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于同一课堂,但并不普遍。在中国学生到外国留学的聚集地,如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等许多地方,留学生日常见到和接触的往往是华人,缺乏留学异国他乡的体验,以至于很多地方被留学生戏称为“清华”,意即清一色全是华人。留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最大机会是课堂,但也往往局限于授课教师的修养和个人风格等。从这一角度讲,传统的留学方式并非真正意义的留学,特别是在中国学生蜂拥而出的当下。相反,慕课课堂往往汇集了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同学,这种随机性保证了课堂上观念交流更为多元和新颖。在多元化课堂上的头脑风暴往往会激发出更具创新能力的观点和思想。此外,慕课课堂让相同兴趣和共同目标的人结合在一起,可以增加最新和有效信息的交流效率,甚至让这些人组成一个团队,为共同的事业目标而策划并行动。通过整合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资源和社会资本,可以扩大慕课课堂的影响力,将观念快速转变为现实,不仅能够解释世界,还有可能改变世界。

(四)慕课时代留学生教育理念的转变

慕课的兴起对于留学生教育产生怎样的实质性影响仍然是难以定论的,但是我们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将教师与网络科技有效结合,如何重新发现和概括留学生教育的意义,如何重新评价教师的价值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应是留学生教育理念的转变。

日前,清华大学首批慕课课程的学生已通过测试拿到学分,而在海外也有部分高校承认慕课学分。虽然通过选修慕课课程来获取学分,这在国外大学还只是很小范围内的尝试,但这依旧是一种发展可能,即日后高校有可能允许留学生待在母国,借由慕课的学习来获得国外高校的学分。

如果慕课的技术和制度设计逐步完善起来,能够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防止作弊,那么,慕课很有可能会成为大学教育体系的一部分,那时候不只是留学生在家里就能留学,整个传统大学体系都可能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