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慕课发力在职学习
慕课运动的浪潮轰轰烈烈,它携带着强大的革命性的冲击力,向全球各个领域迅速扩展。在这股“慕课潮”的推动之下,慕课与企业产生了碰撞,擦出了新的火花,包括雅虎、美国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公司,已经在积极探索企业慕课,在多方面验证了企业慕课的价值。除了在教育领域,慕课也可以在企业培训领域大有作为。
(一)企业慕课
从本质上来讲,慕课就是按照混合式学习方法设计的一些开放的、大规模的在线学习资源。慕课充分发挥优势,并通过设计与运营的重大创新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时代的宠儿”。面对慕课在教育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企业培训也不敢小视这股慕课风潮。实际上,企业培训领域与教育行业具有比较大的相似性,慕课对于解决企业培训面临的员工分散、培训信息复杂、学员对学习体验要求较高等难题具有良好的帮助,二者存在某种天然的契合度。因此有很多人认定,慕课下一步将引领企业培训。从慕课发展的轨迹来看,它对传统高等教育产生的冲击确实是革命性的,那么当慕课“跨界”到企业培训领域,是否会产生同等影响力?企业慕课具有哪些优势助其快速发展?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哪些劣势呢?
1.企业慕课的优势
早在2013年,慕课跨界进入企业培训领域便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关注。对于企业慕课的优势,不少业内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廖肇弘教授就曾表示,慕课进入企业培训领域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而已。邱昭良博士更是直言,慕课毫无疑问会对企业培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在帮助企业人才培训、人才招募、品牌传播等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企业慕课有很多积极的作用,其学习方式的选择多样化及灵活自由性是传统大学或者面授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归结起来说,企业慕课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仅能有效减少培训费用,还能够及时覆盖全员,让身处全国各地的员工都能随时参与企业的培训。二是慕课课程的设计感得到增强。慕课课程的设计或者说课程的开发,是企业培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一个难点。传统的企业培训课程以教材为主,但是在教学活动方面缺乏设计感,而慕课为他们带来这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变化。三是具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学习体验是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慕课比较强调交互以及体验,即关注用户的体验和感受,比如,视频的长短大小、文章的质量、学员在回答问题交互过程中可能需要的一个频次、讲师或者教学辅助人员对培训学员的支持等,这些都是企业慕课相对于传统培训方式的不同。四是企业慕课更加具有体系。当企业慕课能够持续提供一套培训服务的时候,它可能会慢慢形成一套体系。学员学习的课程有初级、中级、高级之分,这样学员一门门课学下来,可能慢慢会产生这种体系感,能够有一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感觉,知识体系更为清晰具体。
2.企业慕课的劣势
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往往是免费的。但是,人们对于那些免费的、丰富的资源并不珍惜,如我们呼吸的新鲜空气,我们喝的纯净水以及我们能够学习的课程。慕课的学生流失率非常高一直是困扰慕课的一大难题。杜克大学教学技术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慕课的学生流失率在30%~90%。虽然企业慕课可能并没有这项数据那么夸张,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天真地认为,企业慕课会轻易规避这一慕课难题。
慕课能够以低廉的成本为更大规模的人群提供课程,但是并没有数据能够证明,慕课课程质量能够像传统课堂质量或者小规模在线课堂提供的课程质量一样好。现在大多数的慕课课程并不会授予学位证书。很多时候,特别是对于企业慕课而言,接受过企业慕课培训并不能证明什么,这也直接导致了企业慕课在与其他培训方式同台竞技时明显的“底气不足”。
而一些慕课专家也指出慕课存在明显的劣势。中兴通信学院副院长屈佳娴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不看好企业慕课的原因:一方面来源于慕课创造者,企业是追求功利的,无法像大学一样做巨额的投入去开发慕课;另一方面,成人学习是功利性的,实用的才去学,而慕课无法做到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定制课程,内容上无法做到吸引所有人。
(二)企业培训应如何利用慕课
关于如何利用慕课进行培训,近期有一个典型案例广为传颂,堪称企业慕课的推广代言。
为帮助员工进一步全面掌握银行卡产业知识,提升工作绩效,中国银联培训中心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中国金融培训中心联合开展了面向银联员工的“银行卡从业人员专业认证”培训。此次认证采用“E-Learning在线学习+主观题作业+在线考试”模式进行,学习阵地为“银联网络学院”。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联共同颁发的“银行卡专业认证”证书。
为了帮助学员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摆脱传统在线学习的枯燥,同时完成三大认证任务,本次企业慕课尝试采用了“团队学习+个人学习”的以任务导向为目的的慕课模式。
首先是制定认证的考核方式。考核分为三部分,即完成在线电子课程的学习、完成主观题作业、完成在线客观题考试。最终主观题作业和客观题考试的分数总和达到80分,就能通过认证。其中主观题作业分为5道,分数由多个公司的业务专家来进行评定,并最终取决于学员所在团队的整体成绩。
然后是创建学习团队。将300名学员分成3个班,每班再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10人。班长和组长由学员自荐,负责组织学员学习和讨论、督促学员按时提交作业、组织作业批改等。值得一提的是,分班分组的过程,有意识地将公司不同部门的员工混搭在一起。每个组员需完成一篇特定主题的主观题作业,该分数将会被计入该小组的总分,最终每个班级的10个小组以总分高低进行排名,并根据排名得到该组组员的主观题分数。
这样的考评方式让组员深深感觉到压力与动力并存,只有每个小组绝大部分组员的主观题作业分数高,整个小组的总分和排名才会上去,组员最终考核认证的主观题作业分数才会高。班长和组长更是铆足了劲督促组员登录“银联网络学院”认真学习电子课程,将业务知识学精学透,学习进度必须百分之百符合要求,并且认真学习。组长们更是利用社交工具,如建立微信群,组织组员展开对5道主观题的讨论。有些组长更是热心地邀请业务专家在微信群里对学员进行辅导,讲解业务知识和答题要点等。这类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学习,将原本只有线下竞赛才有的火热场面重现在了线上学习中。
在正向引导了团队学习后,又该怎样保证个人学习的**呢?学员不可能一直开着网络学院的页面学习课程,而且课程信息量一旦很大,学员很可能就不再坚持。项目负责人想到了“微信+微课程”的方式。他们将5门电子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整理出来,放到微信订阅号“银联培训中心”开发的专栏“微网站”中的“银行卡从业人员专业认证”里面,并将模拟题库导入微信,让模拟题库动态更新。这样学员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知识点,参加模拟答题了。
历时一个多月,除1名学员因工作原因中途退出外,最终其余299名学员都参加了在线客观题考试,完成率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期企业培训的完成率。最后有289名学员通过认证,获得认证证书。其中,30名学员因学习成绩优异,特被授予了“优秀学员”荣誉称号;10位担任班级管理者的学员因所在集体整体学习情况优异,分别获得了“优秀班长”和“优秀组长”荣誉称号。
(三)慕课在企业培训中推广可能遇到的难题
企业慕课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不可避免地会在推广与应用中遇到种种难题。
第一,能否开放培训资源一直是企业培训领域争议的焦点,这也是上文提到部分企业领导人不看好企业慕课的顾虑所在。企业无论规模大小,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形成了独特的知识和经验数据库,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机密,是企业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制作的课程,除常规性的课程对外公开外,针对企业特殊的内部知识所制作的专属课程是不对外公开的。因此,很多企业领导人对此颇有顾忌,然而如果不开放似乎又违背了慕课公开的特点。
第二,企业慕课能否成为企业培训的主要方式。对此,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学院院长付伟、用友大学校长田俊国发表了看法,“在我看来,慕课只能为用,不足为体,如果真要融入企业培训,可以作为营养丰富的补充小吃,还不足以替代正餐”。田俊国认为,慕课在人的学习中能扮演的角色还要从学习的本质说起。学习能促进人的心智模式产生持久变化,而使人的心智模式产生持久变化显然是一个系统工程。人的改变是需要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共同促成的,互联网再发展也不能替代人们面对面情感交流的基本诉求,网络课程再生动、再有道理,在引导受众采取行动上仍然显得力量不够。所以,一个人心智模式的彻底改变,需要面对面的建构、手把手的体验、心对心的情感交流。显然,仅仅靠慕课是不足以促成人的变化的。所以说,在人的心智模式变化过程中,企业慕课难以担此重任,企业慕课只能为用,不足为体。
(四)对于企业慕课发展的建议
第一,正确吸收应用慕课所带来的“创新”。当慕课浪潮涌动之时,曾有人指出,慕课将成为未来企业学习的新模式。慕课在多数人眼中的创新,指的是它让以前没有上网的那些课程,变成大众能够便捷获取的资源,比如,哈佛大学的公开课,它使遍布世界各地的学生能够和世界最顶尖的教师直接交互,这是慕课引来大众欢呼之处。但是,实际上,慕课的创新并不在于这一点,我们不应把慕课当成一个特别创新的模式看待,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引导企业对传统的线上培训项目进行重新设计,也许这才是比较能够体现出企业慕课优势的创新所在。
第二,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特点,进行设计与运营。由于学员特点的不同,企业慕课与教育慕课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将两大慕课平台Coursera与NovoEd进行对比可以发现,Coursera平台上的慕课时长平均为7周,每周有6.5段视频,每段视频时长9分钟,每周总视频时长58.5分钟;NovoEd所开设的慕课时长平均为6周,每周只有3.8段视频,每段视频时长也比Coursera少,为7.5分钟,每周总视频时长仅为28.5分钟。对比发现,NovoEd的慕课体验明显优于Coursera,对于繁忙的职场人士来说,完成NovoEd上慕课的难度显然小于Coursera。因此,企业开设慕课,应考虑成人的学习特性,将慕课设计为短小精干的视频,每段视频小于10分钟(或根据edX平台的统计,最好小于6分钟),每周的视频总时长不超过30分钟。另外,考虑到企业慕课不只是为了传递知识或让学生理解某事的基本原理,学员也更容易集中或在线交流,因此可以更灵活地增加其他教学方式,如线下的聚会、在线引导等。除此之外,在设计慕课时,也不应该设立固定的条条框框,应当大胆试验,并及时根据实践结果来摸索、优化。
第三,正确定位企业慕课。正如众多专家所言,虽然我们展望企业慕课在未来将大有所为,但是目前其仍处于探索创新的阶段。付伟曾经说过一段话,值得我们借鉴:“如果企业的培训越来越走向混合式,线上和线下结合,慕课能够作为一种线上培训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线下相结合的话,我觉得很难分出它是主食还是零食,是主餐还是小吃。若我们始终认为企业慕课对整个在线教育都只是一个补充的话,那我觉得慕课肯定逃不出点心或者是奶酪的作用,而不能成为主食。”在当前企业慕课尚不成熟的时期,对其应用的关键在于实效。企业没有必要非把学习项目包装成为慕课,只要能够把慕课中的一些有用的理念运用到企业项目中,更加重视教学设计、项目运营和用户体验,用一些创新的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就一定能走出一条中国式的企业慕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