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给慕课文凭贴点金(1 / 1)

当每个求职者的简历里都夹着慕课证书时,企业自然而然会重视起来。

比尔·盖茨曾说,将来的年轻人不必去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完全可以在网上自学,“你将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世界上最好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比任何一个单独的大学提供的课程都要好”。一方面,比尔·盖茨的话似乎在逐渐变为现实,但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名校情结”却依然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在线上大学,各国的教育制度、人才评价体系的支持还不够,通过考试上大学获得文凭,几乎是被社会认可的唯一成才模式。学生可以上慕课,但学分会被承认吗?达到一定学分可以获得学校的文凭吗?即便学分兑换和文凭颁发的问题得以解决,慕课文凭会被用人单位认可吗?

(一)缺少观众的慕课赛跑

尽管互联网教育在资本和创业者层面已经表现得如火如荼,广大学习者也对慕课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是,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网民对网络教育的担忧选项中,排在首位的是对其文凭的认可度,这一比例超过50%。如果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自认为有价值的慕课课程,而这些努力和成绩都不被用人单位和企业认可的话,无疑会打击广大学习者的积极性。

从受众角度来看,慕课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学习者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取全球优秀的教育资源。但是,目前慕课尚缺少用人企业的参与,由此导致慕课学习模式的就业动力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进而出现高“辍学率”,这也是慕课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瓶颈之一。对于中国而言,高校的很多课程与社会实践脱节,无法真正满足职场人士对于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的需求。这也导致慕课文凭的社会认可不尽人意。

目前,慕课在中国还处在早期培育阶段,各平台通过不同渠道的资金支持,都在加紧技术开发和内容构建,营利模式也仅有小规模的“试验”,相关慕课证书目前作为完成学习凭证的意义更大,但欠缺权威性。内容方面,国内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为代表的大学正进行着一场慕课较量,部分高校甚至自己投资录制课程后提供给平台方。由此,高校、机构以及“体制外”创业者的入局使得国内慕课发展有如长跑竞赛。然而,尽管在课程建设速度上,国内慕课已可与美国比肩,但从平台建设角度看,国内平台还没有完全得到市场的认可和信任。因此,提高社会和用人企业对慕课的认可度已是当务之急。

(二)中等水平的自学能力

在询问慕课文凭能否被用人单位认可和接受之前,应该了解慕课文凭的价值到底有哪些。这样一种观点是相对中肯的,那就是慕课证书能够证明该学习者具备一个“中等水平的自学能力”,有可发掘和培养的潜力。

一般而言,高等教育的学历和毕业证是企业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指标之一,这样的准则在中国更加突出。至少到目前为止,大学教育仍旧是一个比较严谨客观的人才培养和认证体系,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智力素质和基本技能,社会和企业都认可这个体系和这个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目前这是难以被其他模式和标准取代的。

而慕课的人才培养模式则和大学精英式的教育方式正好相反,它是大规模的平均化、标准化的网络授课和考试,以自学为主,非常依赖学习者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比起课堂教育,慕课的用户覆盖面更广,对学习者的准入门槛自然会降低一些;比起教室里的有人监考,慕课的考试和认证更依赖于学习者自己的诚信,这些因素都会弱化慕课证书的效力。如果某个慕课证书被传统企业认可,作为招聘的参考标准之一,那至少说明慕课教育模式已经部分具备了传统教育中那部分严苛的元素,既能准确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又能防止冒充和作假,但实现这点要经过很长时间。目前,还没见到有用人单位把慕课证书作为招聘中重要指标的例子,国外也只有很少的企业能够接受将慕课证书作为一个有效的证件认可其价值。

(三)“有组织的学习”

很多人在线上进行学习时,目的可能是提升自己,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就是能够带来升值加薪。虽然现在慕课文凭的社会认可度还比较低,但是如果应聘者的证书是由某个知名的慕课平台颁发的,还是有可能会隐形地给应聘者加分的。

例如,学生要报考某个学校的硕士生或博士生,如果他的简历证明他已经在网上学习过这个学院某个专业的课程,这无疑会增加印象分。对于这样的学生,他会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这就是一种价值。那些“聪明”的学生慢慢地会开始做这个事情。

新闻还报道过一个案例,美国马里兰州有一个华人,她是家庭妇女,想要找份工作。她以前的专业是数学,但她想在医院找一份工作,必须要学一门化学或者生物方面的课程才能申请。她有三个孩子,没有时间去学校。有一天她就发现了对应专业的慕课课程,然后就问了医院是否认可。医院认可之后,她就把这门课程非常认真地学完了,并且最后获得了这份工作。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社会的驱动可能带来慕课的直接价值呈现,有人将这种来自实践驱动作用的慕课学习行为叫作“有组织的学习”。比如,某个学校在研究了某门课程的价值后,要求他们学校的学生都到网络上去学习,并考核学生的通过情况,以此充当传统的课堂教育评估,这就是一种有组织的慕课学习行为。

(四)慕课证书的价值

对就业市场而言,慕课证书到底价值何在?首先,如上所述,慕课本身和其他所有性质的教育、培训一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证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且就现在慕课的教学方式和时间长度而言,只能证明一个中等水平学生的自学能力。它的特点是,比起纯线下教育,优质教育内容的用户覆盖面更广,比起同样覆盖面比较广的书籍和公开课,它更标准化一些。其次,慕课可以帮助一个新人了解某个非专业领域的最基本知识。这也是雇主喜欢慕课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可以比较低成本地让一个新手进入正常的工作流程,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的新手培训。不过这个很容易和其他职业培训相混淆,而且如果是新人培训,就表明新人已经过了人才筛选这一关,对新人的要求会跟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那么证书带来的通用价值反而没那么大。最后,慕课可以帮助那些原本条件不太好的“天才”崭露头角,也就是在极小概率下发现天才,这个是媒体偏爱的。的确,由于没有准入门槛,很多边远地区的天才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不过这个概率太小,而且很多时候只是证明了一个人具备成为天才的可能,也就是被顶尖大学录取,而不是直接进入职场。

整体而言,目前慕课认证证书更多的是个人参与学业的展现,社会认可度还不高,因为需要克服在线考试身份确认等问题。目前,在校大学生利用慕课学习的最大阻力是高等院校对慕课教学价值的认同以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尽管目前有些单位已经认可中国大学MOOC颁发的证书,如江苏、湖北承认了其教师资格培训资质,但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