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并不意味着简单如意;
“生活”,这朴实无华的两个字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却意味着异样的无奈。
“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它是《把根留住》里的一句歌词,它也是对目前农村生活的写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涌向城市务工,把子女留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及亲戚朋友抚养。
根据全国妇联近日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2300万,其中近200万留守儿童独守在家。大部分留守儿童与(外)祖父母一起居住,由于老人的能力、精力、体力等有限,而且受教育程度偏低、卫生观念和生活习惯较为落后,难以教导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良的卫生状况和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作息习惯、不爱运动等问题都在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精神风貌和身心发展,甚至危及到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为了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课题组曾在贵州、河南等十几个省进行了区域调研并对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多个案例研究。面对现实,我们既心痛,又无奈。我们可以做的是通过农村学校与教师的教育工作,引导留守儿童了解并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案例
小个子男生的烦恼
壮壮已经13岁了,他过完暑假就要到县城读初中了,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务工,他的爷爷很发愁,担心他一个人在外受人欺负。因为,壮壮并不像他的名字那样长得又高又壮,相反,又矮又瘦。壮壮的爸妈都挺高,为什么壮壮却还没有长个呢?
家里人反映壮壮有几个不良习惯:例如晚上熬夜,常常12点以后才睡,早上起得晚,所以几乎很少吃早餐。每次去上学,随便带包方便面或者饼干就走了。由于不吃早餐,中间吃零食,又影响了午餐的正常进食。在近3年里,小壮壮几乎没有长个,眼看着自己的同学都长高了,甚至许多女生都比自己高,壮壮感觉自己仿佛被青春抛弃了,壮壮也很着急,他期盼他的青春期能早日到来。
案例分析
进入初中以后,每一个儿童都会进入青春期,此时,孩子成长迅速,小学阶段的“小豆包”,一个一个迅速成长为又高又壮的小伙子或者身材修长的少女。但是,壮壮已经13岁了,依旧没有任何变化,个子和骨骼都没有迅速成长的迹象。这种现象一方面与遗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孩子的饮食习惯有关。
1.壮壮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小病不断
由于父母不在家,壮壮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孩子卫生习惯的养成,一方面靠教育;另一方面还要有家人的监督。吃东西前要洗手、勤洗澡换衣、经常剪指甲等,这些都需要有家人在身边经常提醒。而像壮壮这样的孩子,父亲母亲不在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提醒,就会忽略个人的卫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许多不良的卫生习惯。壮壮常常是由于不良的卫生习惯从而导致小病不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壮壮的健康发育。
2.父母不在家,壮壮没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壮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壮壮上学时很少吃早餐,饿了,就以零食替代;渴了,就从学校附近的小卖部买饮料。长期不吃蔬菜水果,营养单一,时间久了,由于营养不良,就会影响壮壮身体的正常发育。
3.壮壮喜欢熬夜,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充足的睡眠是儿童成长重要的保证。有研究发现:在深度睡眠中,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是促进儿童成长的重要激素。而壮壮喜欢熬夜,要么看电视,要么玩手机,一般都到12点以后才睡觉,这样就影响了生长激素的分泌。所以,其他同学都在长个子,唯独壮壮原地踏步。
4.壮壮喜欢在家玩游戏,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为了方便壮壮查阅资料,壮壮爸爸妈妈用打工赚来的钱为他购买了一台电脑。有了电脑之后,一方面,为壮壮的学习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壮壮玩游戏提供了方便。自从有了电脑,壮壮就很少到户外运动。只要一有空,他就在电脑上玩,包括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等,不仅影响了学习成绩,而且眼睛近视了。
应对策略
像壮壮这样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跟他们一起居住的老人往往因为年龄较大,精力有限,体弱多病,同时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难以引导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作息、运动等习惯,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针对壮壮这类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解决策略:
策略一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策略二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策略三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策略四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