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煤矿那些年,除了怀有希望之外,还经常自我安慰:不就是干点活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同样是人,别人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人家要干一辈子,甚至老子死了儿子接着干,我顶多干几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比那些关到监狱劳动改造的同学强多了!苦一点累一点,好歹咱们还有自由,而且收入也高啊!
矿工的劳动是非常原始的,打眼,放炮,抡铁锹,搬圆木,架顶棚,汗流浃背,光着膀子一干几小时。那个炮烟又苦又辣,大口大口地吞,煤尘呼呼地往嘴里灌,我住院两个多月出来,痰还是黑的。半个月白班,半个月夜班。白班清早四点起床,夜班下午四点起床,每天连下带上,摸爬滚打至少十几个小时。碰到高产日没完成任务或出事故需要处理,过了半夜才回来。明天能不能晚点起?不行!刺耳的铃声一响,照样得起来,确实很苦很累。可是,到每月开工资的时候感觉便不同了,我们下一天井有九角九分津贴,那时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是46元,我从不缺勤,每个月可拿到七十多元。若赶上高产月,大干一个月,又碰巧是大月,就能拿到八十多块。谁说幸福和金钱没关系?此时我觉得关系特密切,数钱的感觉真好!连数几遍,反复享受数钱的快乐,数完高兴地喝酒,那种感觉真爽!
现在人们工作五天,休息两天,甚至两天半,还喊压力大,我们当年连续干三十一天,也没听说压力这个词。据我观察,整天忙忙碌碌的同志很少喊压力大,牢骚最多的恰恰是那些无所事事、穷极无聊的人。
自我安慰的方法很多。比如,打破碗了说“岁岁平安”,丢了钱说“破财消灾”等。这种精神胜利法,看起来很消极,其实这里有合理的成分。我们遇到挫折、困难,遭到打击或失败,偶尔来一点儿自我安慰,来一点儿精神胜利法,作为缓解情绪的权宜之计,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也是避免自己精神崩溃的一种有效方法。
自我安慰简单易行,但是你不能老用这个,不能像阿Q那样,老是“小子打老子”“我的祖宗比你阔多了!”也不能老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老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安慰完了不做努力,没有行动,那叫没出息!但是你偶尔用一下,不但可防止精神崩溃,还可以让自己心情稍微好一点。就好像一个人发高烧,必须先吃退热药,然后再找病因,寻求解决办法。
一位领导插话:有位领导同志退休后,唱京剧,练书法,写了好几本书,晚年生活很充实。听说他还针对一些官员留恋权利、不愿退休的情况,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早退晚退都得退”,下联是“早死晚死都得死”,横批最妙:“早退晚死”。这是否也可看作一种自我安慰呢?
你提到的这位领导哲学学得好,他写的那本《学哲学用哲学》我读过,确实不错!您看“早退晚死”这个横批多有哲理!
关于自我安慰,我们后边还有机会谈到,所以这里就不做过多的分析和讲解了。
一位年轻人插话:老师!您讲的心理调节方法,我数了一下,共有十二种,虽然都很好,但治标不治本!不管是宣泄、转移,还是幽默、放松,都只是暂时缓解一下,升华最积极,可是很难做到,我的根本问题没解决,过后不是还难受吗?
问得好!一语击中要害。确实如你所说,上述方法多数都是治标不治本,所以才叫“术”,要真正治本还要靠理智,这是更重要的心理调节方法。如何才能做到理智?阴阳辩证是个法宝,这是下一节要重点讨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