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文化管理
1.学校文化定义
迪尔和肯尼迪(Terrence E.Deal,Allan A.Kennedy))认为,组织文化就是组织中人们做事的方式,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习俗和仪式以及组织中的文化网络共同构成。其中,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1]大内(William Ouchi)指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构成。文化包括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2]包尔·赫克曼(Heckman)认为,学校文化和学校传统与历史密切相关。他把学校文化解释为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所共同具有的信念,这些信念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3]赵中建指出,学校文化是学校规范性和传承性的价值观、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其内核是管理哲学和学校精神,外显是学校风范。[4]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这样定义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5]郑金洲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6]杨全印、孙稼麟在总结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学校文化包括内外两个部分,内在部分是价值观,外在部分是表现形式,包括行为规范、仪式、视觉符号等。其中,价值观是核心,表现形式是外壳,价值观是本,表现形式是末。[7]
本研究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生活的全部,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或好或坏的生活,是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主导下的行为方式与物质形态的总和。按照由内到外、由深到浅的变化过程,学校文化体系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方面所构成的金字塔型结构。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全部或大部分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学校精神文化也被称为学校理念系统或者核心价值体系,是一条学校文化的价值链条。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实践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规章制度及其背后的管理理念、制度实施的保障机制等所构成的组织框架及其观念成果,包括学校管理制度、支撑这些制度的理念、保障制度实施的组织机制等。制度文化通过明确告知行动者什么是应该做的和被鼓励的,为学校的价值系统外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起到规范和保证作用。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精神文化指引下和制度文化的规范下所形成的为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及其承载和表达这些行为方式的活动的总和。学校行为文化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具体可分解为人的行为方式、活动或仪式、学校特色项目等。如果按照管理对象划分,行为文化包括校长领导团队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和学生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第二足”,是学校文化重要的外显方式,表现着学校不同于他者的个性风范,是学校精神的折射。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标志,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学校成员创造的以物质形式表达的学校表层文化,包括学校物理环境、文化设施等方面。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第三足”,往往与视觉识别、听觉识别系统联系在一起,是学校文化的物化表达形式,能够让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可见可闻。
学校文化是买不来、带不走、扔不掉的,具有不可替代性。学校文化是内部滋生和浸润的文化,不是外来的文化;学校文化是事实的、情境的文化,不是概念和静止文化;学校文化是全息的,又是在上的,但同时又是可操作的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一点一滴创造出来的活的文化。学校文化无处不在,也无所不至。每个成员都是学校文化的能动创造者。
2.学校文化管理
学校文化是“我们在这里做事的方式”,体现在学校教职员工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中。学校文化管理过程就是学校文化的创建和培育过程,这是一个多结构、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是在学校师生员工中培植学校价值观、打造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学校文化领导与管理是手段,以此达到驱动学校和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反过来,依靠能动者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又是必要而最好的途径。
学校文化管理首先是对价值观的管理,其次是对行为和环境的管理。学校文化管理即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点为抓手,有序、有效开展和落实学校文化建设的管理策略,包括明理、善人、治事、化物的策略。
明理是创建和明确学校精神文化体系和逻辑的策略。精神文化的创建过程是在充分的成熟的文化传统和事实基础上,总结和寻找学校教育哲学或办学宗旨的过程,是把学校理念系统体系化的过程,也是学校精神获得标签式表述概念的过程。
善人是以促进校长领导团队、教师和学生发展为本的行为文化管理策略。善人是塑造干部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过程,也是贯彻和积淀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善人的三步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干部队伍进步。培育学生和谐人格,引导学生在身体、心理、德性、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健康成长是学校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最必要的理由。
治事是学校进行制度文化建设的管理策略,包括组织设计、学校制度安排、文化网络的管理等方面。
化物是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策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第四个抓手和着力点,是由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具象表达。化物需要做好美化学校环境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