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案例
2002年5月22日到24日,上海市育才中学581名师生来到学生们亲手创建的“育才市”,开始了为期三天的仿真社会生活:模拟社会运行机制,通过层层选举,产生以市长为首的市政官员,建立起政府机构、企业、研究所等社会机构;模拟社会竞争机制,或者竞争“市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或者自己创业,而没有生存岗位的少数学生则只能通过“社会救济”生存;模拟社会各种职业,学生们以政府官员、企业人员、研究人员、自由职业者甚至无业游民等角色,尝试通过劳动“自食其力”——自己找住房,自己谋生活,自己创造幸福的生活。仿真实践活动十分逼真,如市长办公室负责入营式、结营式和艺术节闭幕式;“经济事务司”对“育才市”33家“私营企业”、13家“国有企业”进行“征税”;“科学院”组织“研究人员”进行天文、植物、船模等课题研究;“文化体育局”负责全民健身、运动队训练、球类比赛;而“市民”则对“市政府”的工作进行督促等。
这一活动的目标追求、设计思路与具体操作方式,持续影响着上海市育才中学的学生工作:学生会组织有着强大的号召力,自主开展校内的学生自我管理;学代会有着规范的操作,会对包括食堂餐饮、作息时间、课程设置、社团建设、文体活动和校园建设等在内的诸多问题提出议案,对学校提出批评和建议;社团建设鼓励创造,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多元的平台;各类大型学生活动都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开展,校长与教师只有在被邀请的前提下,才有机会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各类涉外活动几乎都由学生主持活动现场,而不是外请主持人或教师。
上述内容都不同于课程与教学领导、学校后勤管理等工作,但却是当代学校管理、学生发展所不可缺失的构成。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将实现以下学习目标:
1.结合学习者的学校生活体验,认识学生工作在学校管理与学生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
2.了解学生工作战略领导的内容与具体的学生工作开展,能初步辨析当前学生工作实践的合理性;
3.针对学校学生工作实践问题,具有学生工作实践改革的基本立场与思路,初步具有改革与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学生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对于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章基于当代中国丰富的学校学生工作实践,讨论学生工作的战略领导、学生学校日常生活建设、大型学生活动开展三大主题,透析相关实践状态,形成相关理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