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原则一方面是指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生命的整体性,从整体上考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策略的运用;另一方面是指一定要整体把握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策略,发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策略体系的整体效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是关注学生整体生命成长的教学。尽管我们从学会学习的不同侧面分别探讨了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但在实际运用这些教学策略时,一定要把它们融为一个整体,根据学生生命整体成长的需要,整体加以运用。切忌挂一漏万,注重了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或片面地夸大某一方面的重要性。
贯彻这一原则要特别关注下面两点。
一、关照学生生命的完整性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要充分认识学生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参与教学并在其中获得发展的。完整的生命中不只有认知的成分,还有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多种非认知要素,还有这些因素特质化而形成的个体的气质、能力与性格。学生不是单纯的抽象的认知体,而是有着丰富内涵的完整的生命体,他们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有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需要,而且有发展情感、意志、态度,形成完美的个性的需要。倘若仅仅注重认知而无视情意、个性因素的作用,仅注重围绕认知展开教学,那么不仅会影响学生认知发展的有效性,而且还会阻滞学生整体生命素质的发展。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时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学会如何习得知识、技能,而忽视引导他们丰富情感体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完整人格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学生生命完整发展的角度让学生从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在发展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能力的同时,学会感受、体验、欣赏、创造,学会交流、对话、合作,不断丰富学习人生,满足生命不断完善、和谐成长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明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其最终目的在于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人的生成,在于唤醒学生沉睡的自我意识,唤醒学生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在于使学生成为一个身与心、理性与非理性、个性与共性、能力与人格高度和谐整合的人,成为一个健全完整的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认识、积累和加工并学会相应的方法,不只是让学生在形式上学会认知、学会相处、学会做事,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积极参与,通过深刻的体验与反省使知识进入个人的内心世界,使所有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化在一起,成为他们成长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他们完整人格的构成要素。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意志参与,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认知活动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投入,善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认知氛围和良好的学习心境,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自我调控学习情绪、行为,在学习中获得完整的人的成长。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还能陶冶性情,培植精神,提升生命品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时,能站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时间中理解它们,感受它们的内在的生命意义,把它们看做是与人生相关的东西,从而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人们在掌握知识时,如果没有理解意义,那么,在知识被淡忘以后,它就很难留下什么;如果人们在学习知识时理解了它对生命的意义,即使知识已被遗忘,这种意义定可以永远地融合在生命之中。”[1]只有关照学生生命的完整性和使学生的生命完整地投入教学,才能使知识对于生命的意义完全显现。
二、重视学会学习教学策略体系的整体性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分为了认知篇、情志篇、共处篇、做事篇、做人篇几个系列,并分别进行了论述,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怎样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但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学生的生命是整体成长的,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也是立足于学生作为完整、独特的生命体的整体成长,围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而形成的完整的策略体系。一方面每个教学策略系列反映和解决的矛盾各有侧重,都有自己的功能、特点及应用范围和具体条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各自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各个系列的教学策略又是彼此联系,相互关联、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共同指向于促进学生整体成长的目标,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他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体系,共同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每一条教学策略都需要其他策略的配合,并为其他策略的运用创造条件。离开其他的教学策略单独地强调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会削弱教学策略的整体运用效果。只有相互配合、综合运用这些策略,才能发挥它们对教学规划、导向、调控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如已有研究所指出的“不存在能实现各种教学目标的最佳教学策略”,“没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况”,想仅凭其中的某一种策略完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任务,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例如,正确地运用其他教学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学会认知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结果上,都可以发现,凡是能够与学生的理想与志向相结合,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体验,全身心地参与;注重引导学生合作、互动;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与能力;注重引导学生不断地塑造和完善自我的教学,都会使学生在学会求知方面也效果甚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站在关照学生生命的完整性与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立足于学生整体成长,整体配合,综合运用各类教学策略,才能发挥学会学习教学策略体系的整体功能,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
[1]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