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会学习教学策略的内涵与分类(1 / 1)

一、关于教学策略

1.什么是教学策略

关于什么是教学策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我国有代表性的关于教学策略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1)策略一词是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讲,策略是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在教育学中,这个词一直是与方法、步骤同义。策略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1]。

(2)教学策略可以看成是一种教学观念或原则,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实现[2]。

(3)教学策略是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包括教学事件先后顺序的安排、传递信息的媒体的选择和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教学策略也可称为广义的教学方法[3]。

(4)教学策略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做出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教学策略具有指向性、整合性、操作性、启发性、灵活性等基本特征[4]。

(5)教学策略是在某种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体现教学目标、原则、方法、媒体、组织形式、手段等一系列预设行为的综合结构[5]。

(6)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指难以明确或无须明确的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7]。

(7)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一定教学理论去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谋略,它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它介乎理论与方法之间,既是较低层次的教学理论,又是较高层次的教学方法。”[8]

(8)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9]。

(9)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10]。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教学策略的理解各不相同。概括地说,主要有五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将教学策略理解为教学方法,如定义(1)、定义(3);第二种观点将教学策略理解为教学观念或原则,如定义(2);第三种观点将教学策略理解为整体的教学决策,如定义(5)、定义(7)、定义(9);第四种观点将教学策略理解为具体的教学活动或教学行为,如定义(6)、定义(8);第五种观点将教学策略理解为由教学谋划和教学措施构成的整体,如定义(4)。也可以说,这些认识或者把教学策略看做是方法、方案、教学技术、措施等静态的存在,或者把其看成是行为和系统决策活动等动态的过程。都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了教学策略的某些特征但又不能完全概括教学策略的本质特点。概念上的模糊对于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研究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策略的含义。

本套书系的策划者认为,第一种观点和第二种观点将教学策略等同于教学方法或教学原则是不恰当的,第三种观点和第四种观点将整体的教学决策和具体的教学活动割裂开来也不恰当。基于以上认识,本套书系将采用第五种理解,并将教学策略定义如下:

“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任务中,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某种教学观念、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条件的特点,对教学任务的诸要素进行的系统谋划,以及根据谋划在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

在以上定义中,特定的教学任务,可以是某门特定课程的整体教学、某个时段(学年、学期或单元)的教学,或者一节课的教学。教学任务的诸要素,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需要强调的是,教学策略既包括对教学任务开始执行之前的系统谋划,也包括教学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具体措施。由于教学任务的执行会遇到各种变化的情况,因此,在教学策略中需要妥善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准绳,就是具体措施的实际执行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而这也正是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本质区别。教学方法是相对具体、固定的;而教学策略则是需要根据执行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的,也包括对教学方法的调整。

我们认为,教学策略是不同于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观念等的,不能用这些已有的术语来对它进行界定。教学策略是围绕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征和教师的作用,对教学各要素及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的系统谋划及由此而形成的行动方针和具体行动措施。是对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途径、手段的明智选择和调控。它不是方法却影响方法的选择并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而得到实现,对教学方法具有统摄、控制和调节作用;不是教学行动却影响行动的方向并通过教学行动体现;不是教学观念却受教学观念的制约还能指导教学行为;不是教学设计却影响教学设计,并属于其组成部分;不是教学模式却和教学模式相互影响和作用。它是运用系统方法鉴别教学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理论作依据对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考。也就是说教学策略是对教学过程的理性筹划,是教学行动的谋略。

教学策略往往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同时又对具体的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它通过动态的教学活动维度和静态的内容维度反映出来。教学活动维度指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运用策略有意识地选择筹划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静态的内容维度是指教学策略通过一定的文字或口头语言反映出来,为大家所认识,使理解和应用有所依托。

2.教学策略的特点

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指示性及针对不同目标、对象以及情境而形成的层次性、灵活性。没有规定性和刻板性,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方式概括化的作用。

二、学会学习教学策略的内涵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是围绕如何完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个特定的教学任务,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终身教育理念及其他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征和教师的作用,及教学中各要素的特点对教学活动的诸要素进行的系统谋划,以及根据谋划在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

我们可以从下述几方面来理解学会学习教学策略的内涵:

1.学会学习教学策略所指向的直接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终身独立学习的能力。亦即学会学习教学策略的选择和确立都是以完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任务为前提的,这是它区别于其他教学策略的根本特点。

2.学会学习教学策略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学会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建立在对学会学习教学在学习化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汲取多学科先进的思想营养的基础上,强调立足于学生的生命特性,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是在理解学会学习教学策略内涵时始终要明确的。

3.学会学习教学策略是围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的诸要素进行的系统谋划。它既要考虑教学中各种参与要素的特点,又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合理协调、配合,以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任务的完成。

4.学会学习教学策略是整体谋划与具体措施的统一体。学会学习教学策略既考虑教学的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对教学进行整体谋划,又探讨根据谋划在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学会学习教学策略的完整体系。只有善于通过整体把握具体,借助具体理解整体,才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学会学习教学策略体系的价值和意义。

5.学会学习教学策略的间接目标或言终极目标是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整体成长。当代教学的整体目标是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文化传递与理解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生成与发展,无论是侧重或关注于哪一方面的教学策略研究,都要以此为旨归,学会学习教学策略更不例外。唯有如此,才能够对学会学习教学策略有整体的把握和理解。学会学习教学策略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和谐、健康的成长。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使学生在学习中身心获得发展的同时具备现有基础上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能力,不断超越自我,“去成为人”。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的立论基础。从宏观角度说,是考虑到学习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学习化社会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还需要学会如何获得知识,学会如何形成思想、丰富情感、完善人格,学会在学习中具备终身可持续学习的能力,获得作为整体人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从微观个体角度说,是考虑到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学生的生命是未完成性与可发展性,受动性与主动性,统一性与独特性,历史性与现实性、超越性统一的整体。他们作为人的发展、他们的学习、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需要教师不同侧面的引导和影响。而教师的影响要想富有成效,就必须讲究教学策略。

三、学会学习教学策略的分类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可以对学会学习教学策略进行适当的分类。

目前已有的教学策略的研究经常根据教学过程进行的阶段把教学策略划分为教学过程中某一环节或某一方面的具体策略,相应的我们也可以把学会学习教学策略划分为这样几类:学会学习教学目标的决策策略、学会学习教学准备策略、学会学习教学行为策略、形成学会学习认知结构的策略、促进学会学习信息加工的策略、学会学习教学模式的选择策略、学会学习课堂管理行为策略、学会学习教学评价策略、学会学习教学监控策略等。

根据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的不同,可以把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划分为:学会学习教学设计的策略;学会学习课堂教学的策略(教学过程的组织、程序安排);学会学习教学评价的策略;学会学习教学管理的策略等。

根据教学工作所涉及的要素的不同,可以把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划分为:学会学习教学内容组织和安排策略;学会学习教学组织形式变化策略;学会学习教学方法选择策略;综合性学会学习教学策略。

以学会学习的内涵为基础划分,我们可以把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划分为:提升学习动力的策略;学会认知的策略;学会合作交流、共处的策略;学会做事,幸福生活的策略;学会完善自我,学会成为自己的策略。也可以划分为这样几类:学会认知的教学策略、学会发展情志的教学策略、学会共处合作的教学策略、学会提高做事能力的教学策略、学会完善人格做人的教学策略。表述虽然不同,但都是紧紧围绕人的整体的、全面和谐的成长来划分的。本书就是以此划分为基础来分项研究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的。之所以没有着眼于具体的教学过程实施步骤和具体操作,旨在从学生属人的发展角度,探索对教学过程的理性筹划,从学生整体成长的角度,整体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人格等方面的发展,来探讨整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

[1]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261~262

[2] 时俊卿.教学策略——当今教学改革的新热点.教育·管理·社会,1995(1)

[3] 皮连生.智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 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6] 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7

[7] 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80

[8] 陈心武.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

[9] 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教育研究,2000(12)

[10] 周军.教学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